“副处级祖坟”曝出墓葬整治中的不公
标签:
杂谈 |
http://s8/middle/53874990nbf80e28ec2b7&690
无论从保护资源还是从加强规划考虑,对墓葬进行集中整治都确有必要,每个公民都有义务配合。具体到如何整治,则需要有关部门认真谋划、慎重实施。既要考虑到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又要考虑到居民情感的承受,更要考虑到政策的公平。因为,只有坚持最基本的公平,才能使得政策得到百姓的支持,才能有效地推进各项措施的落实,也才能提高集中整治的成效。令人遗憾的是,南阳有关部门在实施“平坟”的过程中,最大的错误就是忽略了公平,也正因此,“副处级祖坟”这样的荒唐事才会出现。一旦百姓有了抵触情绪,这项工作的实施难度可想而知。 衡量一座古坟该不该留下来,有没有保护的价值,标准是坟墓本身,即墓内埋着的主人是不是历史名人,坟墓有没有特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如果有价值,就应当保留或者迁移,为后人保存一份文化遗产;如果没有保存的价值,也要尊重其后代的意愿,作出妥善的处置,并不是简单地一平了之。当然,在判断有没有价值的问题上,可能存在争议,争议可以通过征求权威部门意见、公开争辩等方式达成共识。但很明显,墓葬后人的官位大小,绝对不能成为判断的标准。把祖坟也评个正科、副处级,荒谬至极,透露出的是浓浓的官本位意识。官员的特权让祖坟也享受了特殊的待遇,可谓光宗耀祖了。
然而,比“副处级祖坟”更可怕的是“领导打招呼”。尽管当事部门否认有“副处级祖坟”这样的规定存在,也不管这样的规定是否合理,但至少还是存在着一条标准的。而“领导打招呼”则完全突破了仅存的底线,已经完全没有了标准,领导的意志就成了“金科玉律”。也就是说,只要有关系,哪怕不是“副处级祖坟”,也可以享受不被平的特殊待遇。而关系何来?恐怕托人情、花钞票都是可以办到的。到头来,只有无权无势无钱的平头百姓才是被整治的对象。
公平是维系社会的最基本的底线。这条底线屡被突破,除了让人看到权力的张狂,也让人看到了底层的屈辱。这不是一个小问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