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真网站不给力,假网站才肆虐

(2012-03-16 10:47:37)
标签:

杂谈

真网站不给力,假网站才肆虐

 http://180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2/3/16/10/16/u49189588_136d9fdfbd6g214.jpg

    据媒体报道,仅北京地区,就有数百家非法“315”网站。这些网站刊登消费者的投诉信息后,依靠收取涉事企业的公关费和删贴费牟利,日进数万元,而消费者从头到尾都被利用。据从业者称,315前后投诉最多,也是他们挣钱最快的时候,业务量能翻番。(《新京报》2012年3月15日)

    说这些网站是非法网站,主要原因是它们打着“315”的旗号,没有真正从事为消费者维权的工作,而是借此来敛取不义之财。其实,“315”是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代称,并不是某个部门的专利,只要从事消费维权工作,都是可以使用“315”这一代号的。但如果利用315的公益性和公信力“挂羊头卖狗肉”,不仅缺德,而且涉嫌欺诈了。

    值得反思的是,为何非法网站蓬勃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发生在消费领域的纠纷越来越多,民众维权的意识越来越强,都需要通过一定的渠道来反映、解决。但问题是,正规的渠道并不通畅,如果消费者遇到纠纷,不仅反映的渠道比较少,而且处理也不够及时到位。面对消费者的正当需求,正是因为真网站的不给力,才使得假网站乘虚而入有了生存的空间,才使得假网站肆虐有了合适的土壤。

    但问题恐怕并不仅限于此。那些非法网站的敛财手法,是利用消费者的投诉信息,来收取涉事企业和单位的公关费和删贴费牟利。这样的操作手法并不少见,不仅存在于一些以曝光威胁勒索钱财的非法网站,就是一些正规的网站也常采用这样的方式,只要涉事部门愿意花钱,那么一些负面的信息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处理的,从而达到减少甚至消除影响的目的。这样的操作方式已经成为一些部门“公关”的常用套路,非法网站只是嗅到了这一“商机”,肆无忌惮地为我所用而已。

    因此,要维护315消费维权网站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不仅要对那些假冒的非法网站进行打击,更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正规网站的服务,快速有效地回应消费者的各类投诉,站在公道正派的立场上平等保护包括企业在内的各方当事人的利益,而不是采取一些所谓的“公关”手段来摆平,这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315”的公信力,也才能使各方权益得到更加周到的保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