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领导联系方式是否应当“公私有别”
http://182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2/3/6/8/28/u49189588_136a5d702b3g215.jpg
近日湖南湘潭市政府在《湘潭日报》以及湘潭市政府门户网站上公布了36个市直部门共508名领导干部联系方式。短短半天后,湘潭当地的一些网站就删了相关信息。湘潭市政府部门知情人士解释道,有领导说网上就不要搞了,怕外地不相干的人看到了,乱打干部们的电话。(中国新闻网2012年3月1日)
领导干部的联系方式公开后不久便删除,确实不太妥当。这本来是加强与基层群众的联系,推进政务信息公开的好方法,但因为“出尔反尔”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公开的诚意,非但起不到正面的效果,反而让民众产生“作秀”等负面的联想。从湘潭市有关部门“犹抱琵琶半摭面”的做法,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对信息公开的认识上,还是在具体的操作方式上,政府部门确实有待进一步学习和提高。
但个别领导对联系方式公开之后的担忧也不无道理。特别是政务信息的公开还不够普及的情况下,个别热点部门的领导很有可能面临着不堪其扰的局面。在这些所谓的“骚扰”中,有的是跟工作职能有关的正常的联系,但也不排除会有一些不相干的电话,可能会影响官员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对此也不能不防。比如,一些广告电话、垃圾短信会不请自入,让人不胜其烦,也有可能有些电话也就是为了打电话而打电话,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却会占据领导干部不少的时间。特别是在非工作时间内,这样的电话无疑会给领导干部带来烦恼。
对此,笔者认为,在公开领导联系方上是否也应当做到“公私有别”。因为,领导干部也是一名普通的公民,他也应当有着自己的私密空间,上班时间干工作,下班时间享天伦,谁也不能要求其二十四小时绷紧神经。除非个别承担特殊职能的部门,领导干部也没有必要一直保持通信联系的畅通。一些非处理不可的事项,完全可以交给值班的部门和领导去处理。
目前,官员的公务手机和私人手机尚没有完全分开,常常两者结合在一起,这不可避免地带来管理上的不便。当然,我们不能为了公开而专为官员配备公务手机,但在公开的方式上却是可以做到“公私有别”的,那就是正常上班时间领导干部的联系方式应当无条件公开,公务手机也应无条件公开,而私人的联系方式则在尊重官员个人意见之后选择是否公开。“公私有别”,既可以有效地保证信息公开的质量,也可以更好地尊重官员的私权利,而这正是法治的应有之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