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官员以合适的方式发飙
http://184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1/3/21/12/16/u49189588_12f8fd1e373g215.jpg
http://188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1/3/21/12/16/u49189588_12f8fd18fb3g213.jpg
(哪张图片更好些呢?)
近日,一段南昌电视台新闻频道《文明行风热线》“315特别节目”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网友热议。在这段视频中,节目的两位嘉宾南昌市卫生局一位女副调研员和一位律师在录制现场展开“舌战”,女副调研员因为不同意律师的观点,面对质疑和责问,当场发飙。(红网2011年3月20日)
这是一段未经证实、也不是公开播放的视频,其真实性有待求证。从视频的内容看,两位嘉宾因为观点不合而产生争议,引发不当言行,这也在合情合理的范围之内。对于两位嘉宾讨论的话题,即医托究竟应由谁来管,笔者没有倾向性的意见,也不敢随意表态。但对两位嘉宾由此而产生的争议,甚至是官员的发飙,笔者倒是持欣赏的态度。当然,欣赏的并不是发飙本身,而是发飙背后显现出来的立场和观点。
确实,相对于一团死水来说,我们更欣赏那些发飙,欣赏那些有更多个性的官员。常见官员在公共媒体上高谈阔论,但谈的大多是正确的废话,空洞的套话,对抗性不足,信息量有限,有的甚至成为官员自我表扬的舞台,根本没有起到访谈节目要达到的目的。打个比喻,这样的节目更像是在做戏,走走过场。但要知道,即使是做戏,也要讲究个起承转合,要有冲突和高潮,平淡无奇的戏观众不会喜欢,同样,四平八稳的访谈老百姓也不会欢迎。
因此,更希望有更多的官员能够在公众媒体上发发飙,讲些真话、实在话,亮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敢于接受公众的质疑。人们常说,道理越辩越明,其实,一项政策是否合理,也是需要进行公开的讨论从而达成共识的。很显然,政府并不天生高明,需要改进的地方很多很多,其中这种公开的辩论,正是吸纳民意的最佳渠道。也正是因为这是公开的辩论,那么应当允许官员据理力争,阐述自己的观点,来有效地说服对方。其中,发发飙也未尚不是一种表达的有效方式。
在我们的政治生活中,这样的发飙并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实在是稀缺品。当然,发飙并不是声嘶力竭、胡作非为,而只是一种表达观点的激烈的方式。因此,也很有必要提醒我们的官员,在发飙时也应当采取合适的方式,既体现了自身的风度,也有效地表达了自身的立场。
所谓合适的方式,其实并不神秘,也就是一些基本的原则和礼仪。比如,动作不能过分激烈,语言不能过分粗鲁,更不能搞人身攻击。在笔者看来,拍拍桌子,挥挥拳头,都是可以接受的方式,当然,不能越过底线,不能谩骂,甚至发生身体的冲突。也就是说,要以一种文明的方式来发飙。
这种文明的方式,其实就是摆事实,讲道理。至于对方能否接受,不可强求。谁是谁非,谁高谁下,这完全可以由第三方来做出判断,要相信公众还有基本的判断能力。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众对政府、对官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政府公开透明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接受民众的质疑,本身就是政府的义务。期待官员能够说服对方,为自身行为的正当性辩护。当然更期待官员能够从善如流,切实改进工作。至少,即使发飙,也是以合适的方式发飙,这该是政治文明的根本体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