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意率迷局”是在糊弄民意
http://187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1/1/5/14/8/u49189588_12e0c885343g215.jpg
重庆开县的政府网站政风行风投票评议公式被网友指出暗藏玄机,依此公式计算即使全票不满意,群众满意率调查也会不低于50%。对此,该地纪委回应称是网络公司搞错了,并迅速将网上公式做了更改。(《重庆商报》2011年1月4日)
如何计算满意率,是基本的数学常识,对受过基本教育的公务员来说不应当是个难题。最简洁的算法,是将“非常满意、满意和基本满意”票数之和除以总票数,十分明了,根本没有必要进行加权处理。当然,当地纪委是不会承认这种低级错误的,完全可以把责任推到网络公司身上。但问题是,做了更改后的计算公式仍是原来公式的翻版,根本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只是把满意率改成了测评得分。说出来或许让人不信,如果某个部门得的全部是不满意票,那么这个单位的测评得分还是不会是“0”分,而是“50”分。全部不满意竟然还能得此高分,这与即使全票不满意,群众满意率调查也会不低于50%又有什么区别!
在这一具体的事例中,或许真的是网络公司搞错了。但如果没有主办方的明确授意,网络公司又怎会无中生有地造出一个计算公式,又怎会确定了明确的加权系数?其实,我们完全不必纠缠于具体的细节,从一再拒绝的态度中可以看出,所谓的民意测评,实在是“聋子的耳朵”,是走走过场的,是完全不作数的。也正因此,“无论如何满意率也不会低于50%”这样强奸民意的做法才会公然上演。
事实上,这种公然违背群众意愿、曲解群众意见的做法绝非首次,前段时间就曾曝出只有“非常满意”和“满意”两个选项的民意调查,可谓如出一辙。只是有的过于赤裸,有的稍为羞涩,像利用暗藏玄机的公式来迷惑民众只是稍为艺术性的做法罢了。但无论如何也难以改变其糊弄民意、拒绝监督的本质。
尽管网络民意不一定能够完全真实地代表群众的评价,但作为接受监督的主要渠道之一,仍能够较为直观地反映群众的真实感受。作为被监督的对象,理应十分珍惜,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认真对待。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还不如不搞这些花花架子,直接拒绝民意监督就可以了。何必要这样“半抱琵琶犹遮脸”?须知,漠视民意,既体现了政府机构的自恋自大,又割裂了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虚伪做法背后的恶,会彻底伤了民众的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