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弟子则争个不求闻达——《牡丹亭·学堂》(圈点《缀白裘》之九)

(2019-03-29 05:48:11)



牡丹亭


学堂


(贴上)

【一江风】小春香一种在人奴上。画阁里,徒娇养。侍娘行,弄粉调朱,贴翠拈花,惯向妆台傍。陪他理绣床,陪他理绣床。随他上学堂。小苗条吃的是夫人杖。



《学堂》首曲【一江风】首句便说:“小春香一种人奴上。”观《牡丹亭》全剧,杜太守家奴仆出面者,仅春香和花奴二人。春香所谓“在人奴上”,不过就是压花奴一头罢了。戏曲舞台太小,容不下许多人。换作写小说,杜太守家少不得也如《红楼梦》宁荣二府一般:姨娘、陪房,赖大、焦大,总管、小厮,大丫鬟、小丫头……各占位置、各有身份、各有职守,人虽多,却是一点不容淆乱的。

只要不在被剥削、被压迫的最低层,在力争上游的社会里,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判断方法扫视下,大多数人皆可以以“中产阶级”自命且自豪的,而他们对于自己“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的实际境况则是无意、或有意忽略的。王善保家的轻轻扯了一下探春的衣襟,脸颊上便重重挨了一巴掌。“趁势作脸”之所以导致中产阶级做人做事每每失败,其根本原因是他们的思维方式出了大毛病。

在权力金字塔下层台阶上,或许有姨娘和陪房、秘书长和秘书、教授和助教、白领和蓝领……种种差别,晴雯自认对手下的小丫头可以恶形恶状,然“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这一根本性质是改变不了的。“中产阶级”之说,不过是混淆阶级矛盾,自欺欺人的一种太虚幻境,更有可能是统治阶级为了固化社会阶层所使用的阴谋,就如同唐长老送给孙猴子的紧箍咒一样。因此,被统治者所有“在人奴上”的良好感觉都是五十步笑百步,用教科书的说法就是“将量变视同质变”,这就是中产阶级最致命的迷思。

此病症状最严重者,又往往是那些以“中产阶级”自命,以“社会精英”自许,窜跳于名利场,混迹于“文化圈”的社会名流。《牡丹亭》中的塾师陈最良堪称他们的代表。刚出场时,陈某人还是衣食堪忧的穷儒,倒也能认清形势,不存幻想:看旁人趋炎附势,竞相奔走豪门,也能做一番“七”针见血的批评:

 

“昨日听见本府杜太守,有个小姐,要请先生。好些奔竞的钻去。他可为甚的?乡邦好说话,一也;通关节,二也;撞太岁,三也;穿他门子管家,改窜文卷,四也;别处吹嘘进身,五也;下头官儿怕他,六也;家里骗人,七也。为此七事,没了头要去。他们都不知官衙可是好踏的!”(《牡丹亭·第四出·腐叹》)

 

然一旦被豪门延聘,立刻“才免饥寒便自豪”,居然自我膨胀:“养浩然分庭还抗礼。” (《牡丹亭·延师》)真是“趁势作脸”,没吃耳光,没被解聘,也没有沦落番邦……总算是比王善保家的命好。先前因缺粮断炊被人唤作“陈绝粮”;如今他任太守府教授:“吟余改抹前春句,饭后寻思午晌茶。” (《牡丹亭·学堂》)欣欣然吟诗喝茶,附庸风雅起来。最后“飞上枝头变凤皇”,黄堂教授又成了御殿黄门官,豪门走狗终于成了宫门行走的上等精鹰。陈教授的成长之路,和历朝历代的“国师”、“智囊团”一类货色发迹变态的经历真是太相像了。

社会身份的改变,经济条件的改善,真能移情感、迷本性。让人得意忘形。这当口就越发显得亚圣所说:“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之行之不易,难能可贵了。之于柳状元怼陈黄门:“做门馆报事不真;则怕做了黄门,也奏事不以实。”。倒是看人看根本,不以衣冠取人:穿不穿黄马夹,老乌龟还是老乌龟。

【一江风】此曲的最后,小春香唱“小苗条吃得是夫人杖”,“人奴上”也难逃“吃杖”之命运。小丫鬟吃夫人杖,手心疼屁股痛;大官僚吃皇帝杖,真个把命送。“吃杖”一事,道出了阶级社会的全部真相,清代官员见皇上自称“奴才”,显然比明代那帮糊涂虫懂事。胡适博士见溥仪:“他叫我先生,我叫他皇上。”而此时那宣统皇帝已经退位,这就不难理解,虽然已经是民国,阿Q见官,两腿还是不由自主地下跪。

 

京戏《群英会》里大白脸曹操骂小白脸蒋干:“你是个书呆子,一盆面浆”。《学堂》里的小春香开始糊涂,临了觉悟。相比之下,小丫鬟、小角色还是比大教授、大明星头脑清醒。



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来绰约省人事。终须等个助情花,处处相随步步觑。我春香自幼跟随小姐,妆楼刺绣,台榭观花;看他名为国色,实守家声,杏脸娇羞,老成持重。只今老爷延师敎授小姐讲学,就着我伴读。请来先生叫做什么--(想介)嗄,嗄,叫陈最良。阿呀,那老人家好不古板吓。老爷又对他说:倘有不到的所在,只打这丫头。呀啐!可不是我的晦气!(笑介)想我春香可是与他出气的么?今早伏侍小姐早膳已毕,叫我去看看先生可在学馆中。(内嗽介)咦,你看那老人家端端正正坐在那里了,待我去请小姐出来上书。正是:有福之人人伏侍,无福之人伏侍人。


明·陈沂《畜德录》

公(都御史韓雍)与夏公埙饮,各出酒令。公欲一字内有大人小人,复以谚语二句证之。曰:“伞(傘)字有五人,下列众小人,上待一大人,所谓有福之人人服侍,无福之人服侍人。”夏云:“爽字有五人,旁列众小人,中藏一大人,所谓人前莫说人长短,始信人中更有人。”


(下)(生上)吟余改抹前春句,饭后寻思午晌茶。蚁上案头沿砚水,蜂穿窗眼咂瓶花。


宋·苏轼《东坡志林·卷一·措大吃饭》

有二措大相与言志,一云:“我平生不足惟饭与睡耳,他日得志,当饱吃饭,饭了便睡,睡了又吃饭。”一云:“我则异于是,当吃了又吃,何暇复睡耶!”


陈老师才用罢早膳,便寻思午晌茶,对照苏学士语录,正是措大本色,然“食色性也,人之大欲存焉”,唯求饱暖而不思“淫欲”,终是迂腐;读《桃夭》而不解其宗旨——“兴观群怨”,更没有一丝兴发感动,毫无意趣。故不能完全体察人情,理解芳心。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难免被小姐、小丫头看轻。


我陈最良在杜衙设帐,敎授小姐,极承老夫人管待。今日早膳已毕,怎么还不见小姐进馆?却也娇养了些。待我敲三声云板。(敲介)春香,请小姐上书。(贴内应介)(旦上)


【遶地游】素妆纔罢,欵步书堂下。(贴上)对净几明窗潇洒。


(贴)小姐来了。(旦见介)先生万福。(生)坐了。(贴)春香见先生。(生)罢了。(贴)先生休怪。(生)那个怪你?(贴)不是小姐来迟了些?(生)不是吓,女学生,凡为女子:鸡初鸣,咸盥漱,栉,问安于父母;日出之后,各供其事如今女学生旣以读书为事,须要早起进学,不得懒惰。(旦)以后再不敢了。(贴)先生,我知道了,今夜我同小姐竟不要睡。(生)为何呢?(贴)等到三更时分,就请先生上书,如何?(生)这又太早了。(贴)哟,早又不好,迟又不好,难吓!


过犹不及——真理抢跑也是犯规。


(生)多讲!去!学生,昨日上的书可曾温习熟么?(旦)温习熟了,只待先生讲解。(生)春香,你可曾熟么?(贴)我么?也熟了。(生)熟了?背来。(贴)是吓。小姐,先生敎你背书。(旦)先生敎你背。(生)敎你背。(贴)我是烂熟的了。(生)熟了,怎么不背?背来。(贴)先生,到晚间背罢。(旦)朝上背与先生听。(贴作背不出)小姐题一字来。(旦)关--(贴)关关--(生)关关--(贴)吓,关关,关关--(生)关关睢鸠。(贴)吓,关关睢鸠,睢鸠。--(生)在--(贴)关关睢鸠,在--睢鸠,在--(生)在河之洲。(贴)吓,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贴对生)可是烂熟的了?(生)一句多背不出,反说烂熟的了!挐去再读!吓,女学生,听讲。

(旦)是。(生)春香,你也听着。(贴)晓得。(生)关关睢鸠:关关,是鸟声也;睢鸠,是鸟名也。(贴)先生,鸟声怎么样叫的?学一个与我每听听。(生)!怎么样学与你听!此鸟性喜幽静,在河之洲。(贴)吓,是了,我晓得了。不是昨日,是前日--呀啐!不是今年,是去年,我衙内关着一个班鸠儿,被小姐放了,一飞飞到何知州衙内去了。(生)这是兴。(贴)一个小鸟儿有什么兴?(生)胡说!兴者,是起也;起那下文。窈窕淑女,是幽闲女子;君子好逑,有那等君子好好的去求他。(贴)先生,为什么要好好的求他?(生)!我依注讲解,只管胡讲!(旦)先生依注讲书,学生自会;但把诗经大意敎演一番。(生)听讲。春香,你也听着。(贴)吓,晓得。(生)


【掉角儿】论六经,诗经最葩。闺门内许多风雅:有指证姜嫄产娃;不嫉姤后妃贤达。更有那咏鸡鸣,伤燕羽,泣江皋,思汉广,洗净铅华,有风有化,宜室宜家。


(旦)先生这经文有许多?(生)诗三百,一言以蔽之:


没多些,只无邪二字付与儿家。


思无邪,不是不让思,只是说不要想歪了。这老师因噎废食,割头去痛。


(旦)是。(贴)好,讲得好听。(生)书已讲完,春香,取纸笔来与小姐写字。(贴)晓得。(旦)学生自会临书。春香还劳先生把笔。(贴)先生,小姐自会临书,春香还劳先生把笔。(生)你书也背不出,又要写字。(贴)背得出的了。(生)看小姐写字。(贴)先生,字写个顺朱儿罢。(生)不要多说,看你小姐写字。(旦)先生,字写完了。(贴)先生,小姐的字写完了。(生)写得快吓。取来我看。(贴)吓。(取字,生看介)好吓!我从不曾见这样好字。(贴)在那里赞了。(生)这是什么格?(贴)先生,这是卫夫人传下美女簪花之格。(生)果然写得好。(贴)先生,我也写个奴婢学夫人,如何?(生)尙早。

(贴作呆介)小姐,我要出恭。(旦)对先生说。(贴)先生,领出恭籖。(生)吓,你来得几时,就要出恭了?(贴)来了半日了吓。(生)不许去!(贴)哎哟,急了!(生)哴,去去就来。(贴)吓,领籖。(生)就来吓!(贴)晓得。啐!我那个要出恭?且到那边闲耍一回再来。(奔下)

(旦)先生,敢问师母尊年了?(生)目下平头六十。(旦)吓,旣如此,待学生绣双鞋儿上寿。只要请个样儿。(生)生受你。依孟子上样儿做个『不知足而为屦』罢。


“宁信度,无自信也”,依圣贤上样儿,奈不合脚何。


(旦)晓得了。(生)吓,春香去了半日,怎么还不见来?春香,春香!(贴上)哎哟,只管读书!那边有个大花园,桃红柳绿,好耍子吓!(生又叫介)春香,春香!(贴)来了。这老遭瘟的又在那里叫了!吓,待我只做个出恭不完的意思进去便了。(作衔籖手缚裙带介)(生)春香。(贴)哟,恭也出不完,只管叫交籖!(旦)你为何只管去了吓?(贴)阿呀,小姐,你只管在此读书,元来那边有一座大花园,桃红柳绿,好耍子得紧!(生)吓,吓,吓!你不在此陪小姐攻书,反到后花园去顽耍?自己去了也罢了,又来引动小姐?取荆条来,我要打了。(贴)先生,打那个?(生)打你!打那个!(贴)打我吓?只怕将就些罢。(生)你怎么引逗小姐?(贴)阿呀,先生又来了!


【前腔】我是个女郞行,那里应文科判衙?止不过识字儿书涂嫩鸦。


(生)古人读书:有囊萤的,趁月光的。(贴)


待映月,耀蟾蜍眼花;待囊萤,把虫蚁儿活支煞。


(生)还有悬梁刺股的哩。(贴)


比似你悬了梁,损头发;刺了股,添疤纳,有甚光华?


(内叫卖花介)(贴)咦,小姐。


你听一声声卖花,把读书声差。


乐天大笑生《解愠编·卷一·懒学诗》

春游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只好眠,

秋到凄凉无兴趣,不如耍笑过残年。


(生)又引逗小姐!这番眞个要打了,取手来!(打介)(贴揪住介)放手,放手!(贴)


我是个嫩娃娃,怎生禁受恁般毒打?


(贴夺戒方掷地介)(生)阿唷唷,有这等事!气死我也!明日吿诉老相公,这等可恶,要辞馆了!(旦)唗!贱人!这等放肆!先生,请息怒。恕他初犯,容学生自去责罚他罢。(生)该责,该责!(旦)有这等事!贱人,拾起来!(贴拾介)(旦)取来!(贴)吓!小姐,送与先生罢。(旦)胡说!取来!(贴)吓。(旦)过来跪了!(贴)怎么要我跪起来介?(旦)唗!还不跪?(贴)就跪。(旦)对先生跪。(贴)跪了小姐罢。(旦)胡说!(贴)就对先生罢。(跪介)(旦打贴介)(贴)阿唷,阿唷!(旦)好丫头!这等放肆!自古『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先生打你不得,反去唐突先生么?(贴)我没有唐突先生吓。(旦)还要胡说!(又打介)(贴)吓唷,吓唷!(旦)自今以后呵:


【前腔】你手不许把秋千索拿,脚不许把花园路踏。


(贴)嘴儿说说罢。(旦)


这招风嘴,把香头来绰疤!


“招风耳”是大家常说也常见,故也常识;但不知“招风嘴”竟是怎样形容,或有“嘴大招风”一说,难道因为小姐是樱桃小口,对比显得丫鬟嘴大?


(贴)眼睛瞧瞧罢。(旦)


招花眼,把绣针儿签瞎!


(贴)瞎了眼是没用的了吓。(旦)贱人!要你怎么?


则要你守砚台,跟书案,伴诗云,陪子曰:没的争差!


(贴)就差些也罢了。(旦)胡说!


则问你几丝儿头发,几条儿背花?敢也怕些些,夫人堂上那些家法?


(连打介)(贴)阿呀,小姐,再不敢了!哙,先生,讨饶讨饶?!(生)问他下次可敢了?(贴)再不敢了?。(生)女学生,他旣知罪了,饶了他罢。(旦)旣是先生讨饶,且饶你。(贴)啐!早些说便好。(旦)吓!又胡说!(贴)不敢。(旦)起来谢了先生。(贴)谢了小姐罢。(旦)胡说!谢了先生。(贴)多谢先生讨饶。(生)今后再不可如此。(贴做鬼脸学生介)(生)哏,这个丫头!吓,春香,不是我做先生的苦苦敎授你。


【尾声】女弟子则争个不求闻达,和男学生一般儿敎法。(旦合)怎辜负这一弄明窗新绛纱?


(内)老爷请陈相公用饭。(生)知道了。你先去,就来。(内应)我陪老相公闲话去。你每工课完了,方可回衙。(贴)吓,晓得。(旦)学生送先生。(生)不消了。(贴)春香送先生。(生)罢了。(下)

(贴)呀啐!老白毛!老不死!好个不知趣的老村牛!(旦)吓,死丫头!自古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难道打你不得的?还要背后骂他?(贴)小姐,背后骂了,他是不晓得的呀。(旦)胡说!随我回衙去罢。(贴)噢。(走介)(旦)走来,我且问你,方纔说的花园在那里?(贴)小姐,你自去读书,不要学我这样死丫头要顽耍的。(旦)这丫头倒来还嘴!不是吓,你实对我说,花园在那里我?也要去闲耍吓。(贴)小姐,你果然也要去么?(旦)正是。(贴)小姐,来。哪,哪,哪,那边不是?这边不是?(旦)可有景致么?(贴)有景致吓。有亭台六七座,秋千一两架,遶的流觞曲水,面着太湖山石,奇花异草,委实华丽得紧。(旦)吓,元来有这等一个好所在。(贴)小姐几时去游玩呢?(旦)吓,吓,吓我想明日不好,后日欠佳,吓,除非是大后日老爷下乡劝农,你可分付花郞,敎他打扫亭台洁净,和你去游玩便了。(贴)晓得,待我就去分付。(旦)也曾飞絮谢家庭。(贴)欲化西园蝶未成。(旦)无限春愁莫相问。(贴)绿阴终借暂时行。(旦)你快去分付收拾,后日准要去的。(贴)是,晓得。(下)


 徐凌云《昆剧表演一得》

《学堂》    这出戏昆班与京班所演,完全一致,所不同的,只服装及场面上有细微差别而已。京班春香穿绣花裙,陈最良戴白色改良髯口、白鬓(亦有用黪髯黪鬓的)、黄绸勒额、老花眼镜、拖鞋皮,这副老朽昏聩的神气,可厌亦复可笑。台形上的不同,只杜丽娘所坐的桌子椅子,昆班摆在下场角,京班则摆在上场角。

        春香在《牡丹亭》里也有好几出戏,却从来没有个座位。就是别的戏里,扮婢女的占一个座位,除了《钗钏记·相约》的芸香外,可算绝无仅有。

        春香走路的姿态,不宜双手左右摆动,身躯扭扭捏捏。这种走法,适用于中年妇女,大概总是丑旦(京戏里的彩旦,如媒婆、禁婆之类)用得多,用于贴旦就不美了。如果用手叉腰,要以手背,不可以虎口,如果用虎口叉腰,显得生硬凶狠,也不适合小姑娘身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