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新西兰南岛皇后镇温带雨林美图休闲厚德载物吧旅游 |
分类: 【放眼天下】 |
地球上最大的天然牧场(组图)
温带雨林相对于热带雨林则非常少见。它在北半球它只分布于美国华盛顿州的奥林匹克半岛和阿拉斯加的东南部,以及加拿大温哥华岛的西海岸;在南半球则发现于智利、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和新西兰。
我们有幸来到了新西兰的温带雨林。
从皇后镇驱车向南越过南纬45度,就进入了世界并不多见的温带雨林区。典型的新西兰森林是温带四季常青的雨林,有巨大的蕨树、藤蔓和附生植物,尤如一般人概念中的丛林。
早在十多亿多年以前,新西兰就从其他大陆分离出来,许多原始动植物在孤立的环境中存活并进化。和这里独特的动植物物种相辅相成的,是一片无与伦比的多样化地形组成的自然景观。
尽管温带雨林不如热带雨林分布得广和知名度高,但同样脆弱、复杂和迷人。温带雨林在某些方面与热带雨林相似,例如都有高大的乔木、茂盛的灌木和众多的附生植物,但两者之间也有许多不同之处。
比如一块有代表性的4平方英里的热带雨林中,大约包含100种爬行动物、125种哺乳动物和400种鸟类。相比之下,温带雨林中的生物种类就少得多。这是因为许多温带物种在冰川期遭灭绝,而热带物种在1亿年中无间断地发展进化的缘故。不过温带雨林的生物量,即每平方英里的生物总量要比热带雨林的多。
温带雨林中的动物大多生活在地面上,安静且不惹人讨厌。不像热带雨林既有在林间吵闹的猴子、鸟群和蛙类,又有危险可憎的蛇、蚂蟥和蜘蛛。总之温带雨林更温和。
充沛的降水是雨林生成的一个重要条件。热带雨林的年降水量多数在2500毫米左右。而对温带雨林来说,这种情况通常只出现在纬度45~55度之间的沿海山区。温带雨林的特点是冬暖夏凉,冬季气温极少低于零摄氏度,这就为动植物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在古老的温带雨林中,有很多高大的树木,有的竟高达90多米、树围在6米以上。冷杉多生长在被大火或风暴侵袭过的开阔地;红松多生长在沼泽地和河畔。云杉和铁杉的分布很有规则,像街树那样排列成行。这是因为温带雨林的地表积有厚达7~9毫米的败叶层,种子很难落到适合其生根发芽的土壤中。这样,倒下的大树树干便成了种子的聚集地。随着幼苗的成长,根也深扎于树干两旁,待树干腐烂后,就留下了成排的新树。不过那些落在树桩上的种子只能长成一棵孤树。
每天清晨,阳光从树顶的缝隙漏进来,冲破雨林中弥满的淡绿色雾气,一片极其美丽的景色映入眼帘。酢浆草等低等植物如绒毯般覆盖在大地上,随处可见的蔓草、苔藓和蕨类植物布满了每棵树的枝干。像石松和欧龙牙草这类附生植物,以及许多种未被命名和分类的蘑菇也都隐藏其中。
沿途还看到一种新西兰温带雨林特有的景象:树崩现象!许多榉树遍布在陡峭的山崖或山坡上,这些榉树生长神速,但它的根部却土层很薄,无法深埋,遇到山洪爆发,在山洪的强烈冲击下,这些榉树会成片的冲刷下来,形成树崩,只留下光滑的山体裸露,长满泛绿的草苔,真是别样的风景。
穿行在新西兰的温带雨林里,如同进入如梦如幻的仙境。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