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你的援手——失踪人口现状及民间自发网络寻人

标签:
失踪人口网络寻人人像识别杂谈 |
分类: 随思随想 |
http://s7/middle/538513cftb1ac90e8eac6&690
作为重要的信息传播工具,微薄上越来越多的发言是关于失踪人口的。而失踪者多为孩童。看着一张张昔日可爱的小脸与他们的父母垂泪、无奈、痛楚的表情的对比,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那么一刻的紧缩,尤其自己已经为人父母者内心,更为那些深受煎熬却又毫不相干的家庭增添一抹暗淡和忧伤。
数字惊人涨
近几年来,我国城乡流动人口以每年新增1000万人次的速度递加。一方面交通便利、流动人口加大导致丢失人口上升,另一方面紧张的现代生活导致一些人不堪重负离家出走,再加上老人孩子的走失被拐卖、黑心老板非法雇工,中国的寻亲家庭越来越多。
据了解,失踪人口近年来在全球都呈上升趋势。据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国家犯罪信息中心(NCIC)登记在案的美国失踪人口从1982年的154341人增加到了2000年的8762213人,增长了468%。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公开的全国性统计数字。一个可供参考的数据是,根据上海市公安局治安管理部门的统计,2001年该市各级治安部门共受理登记失踪人员9627人次,而1995年的总失踪数仅为4526人次,上升了2.13倍。
全球管理难
失踪人口问题在世界各国都是一个难题,国外通常也只是在有关部门(主要是警方)作一个登记备案,一旦有了线索才能加以查找,相当被动。造成这种现象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人口流动的急剧加速,而相应的人口管理体制却没有重大突破。在我国,有关专家指出,对人口的管理一直是以户籍为基础的条块分割方式管理。对于失踪人口,警方有自己的一个管理范围,而民政部门也有自己的一块领域。这种不统一首先就不利于解决问题。
人口失踪是一个社会问题,所以必须纳入到整个国家层面上来加以重视。
我国公安部在2009年正式建立全国“打拐”DNA数据库,各级公安采集失踪儿童和失踪儿童父母的血样,以便确定身份。这两年,解救乞讨儿童成为社会的热点。迄今为止,我国已开展5次全国“打拐”专项行动。
在2011年年初有人大代表提出,针对以往在解救乞讨儿童上信息隔绝的现象,尽快建立全国性失踪人口信息平台,由公安部和民政部牵头,发动社会力量创建一个公开的数据库,搜集被拐卖人口的信息,并将流浪乞讨儿童的性别、年龄、发现地点等信息整理归类、及时更新,便于失踪儿童家长和社会公众查找。
技术在更新
在民间,也有许多这种致力于公益事业的有识之士开办了各式的寻人网站,更多的普通人参与到了寻找失踪人口的队列中来。失踪者家属及寻人志愿者通过对所有寻人启事档案的浏览、筛选、互通、综合信息比对而排查出失踪者的一手资料,为寻亲者早日找到亲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众多寻人网站规模大小不一,点击率有高有低,网站大多各自为政,彼此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联系,难以形成合力。此外,这些网站大多是公益性的,维持正常运营尚需要更多人的人力、物力上的投入。
近日,北京邦街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主办方发起了利用人像识别系统寻找失踪人口的互联网及移动平台。该平台利用人像识别技术处理这些海量信息,通过照片包含的人脸生物特征自动进行匹配,可以使打拐及寻人工作更有效。该技术于2004年荣获公安部科技局重点科技推广项目奖,项目编号2004B01。
民间需援手
除了各式各样的技术手段,帮助那些受害家庭、降低失踪人口率还需要更多人的加入。目前,邦街科技承诺公司其余业务每年利润的1%划拨到寻人微博网站。但是单凭一家公司的微薄之力还是不够的。
众人拾柴火焰高。关注失踪人群,关爱寻亲家庭,让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帮忙他们寻找亲人,帮助他们寻找家!您可以加入我们的寻人志愿者行列,让那些失散多年的亲人离团聚时刻再近一点,再近一点!
注:此文是我应朋友之约撰写。虽不知朋友是否满意,但毕竟可另辟蹊径协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特在此处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