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有好友投诉我有够懒,菜博一放就是几年不动。说者跟我前后脚有的娃娃,细心的她孜孜不倦的给女儿写着博客。我也看过,觉得很好,但就是提不起兴致效仿。很多人的育儿博客都写到孩子的第一次:第一次笑、迈出的第一步、长第一颗牙……,可是在我眼里这些都是xx平常之事,所以没有丝毫感动。
小时候很爱写命题作文,可以大了更喜欢自选动作,单位领导安排的选题做起来就显得不那么得心应手。
着年龄的增长,我的惰性也越来越强,喜欢生活中的些许调味,不喜欢生活中的种种变数。当然,这也只是我的性格决定的,不具什么普遍性。儿子也非常配合我的生活,长到现在1岁2个月,除了晚上睡觉依赖安抚奶嘴,一夜要叫唤几次让大人帮助寻回外,白天,我认为他似天使,低调的个性让我的确省了不少事:不跟小朋友争抢、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哭闹、容易在哭闹的时候转移注意力、辅食做给啥吃啥即便很烂、可以自己一个人玩很长时间……但是,突然间,这些平衡被打破了。饭不好好吃了,哄睡不那么容易了,午觉开始推迟了,头发越来越黄了,嘴里长了口疮了……小东西给我提出了新众多新课题。当然也要感谢他,让我波澜不惊的生活增添了多样色彩。我开始看书,看各种各样的育儿书籍,但只崇洋媚外地看老外的书,多是老美写的。好像他们的育儿方式更时尚、更人性、更科学。随着博览群书,我越发迷惑,即便是育儿专家,也有能力高低之分,而且更要命的是,他们的观点有的竟然完全对立!举例来说,有关对宝宝的回应问题,亲密育儿派就认为要马上回应,让孩子获取足够的安全感;另一派则认为回应需要时间差,以锻炼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专家说法都有一定道理,适合自己孩子的就是好的方法。这需要妈妈细心观察、体会。
我写的这些生活片段都是儿子给我带来的色彩,给我提出的新课题,不一定具有普遍性,只希望能给妈妈们一些提示吧,哪怕接受了一个提示呢,能让妈妈们少走弯路是我最终心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