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养生之大暑

标签:
养生大暑健康 |
分类: 十二月养生行 |
http://s11/middle/53837f24h774b884b671a&690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正值中伏前后,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摄氏40度的高温天气。夏季气候炎热,酷暑多雨,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入且暑气逼人,心气易于亏耗,尤其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往往难以将养,而导致疰夏、中暑等病。当出现持续6天以上最高气温大于37℃时,中暑人数会急剧增加。如果当你出现全身明显乏力、头昏、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四肢麻木、口渴、恶心等症状时,多为中暑先兆。此节气还要预防阴暑伤人,由于酷暑难当人们常常喜欢晚上到庭院或溪流河边纳凉休息或当劳动、运动出汗后立刻用凉水洗澡。有的则大量喝冷饮更有甚者干脆室外铺上凉席睡觉。一觉醒来后却出现恶寒头痛或伴沉重感、鼻塞流涕、喉痛咽干、四肢酸痛、肌肤发热而无汗或伴有消化道症状如呕吐、腹泻等等就是患伤暑症,中医学称之为阴暑。阴暑的致病原因不单纯是暑邪而兼有寒和湿。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风处休息,给病人喝些淡盐开水或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夏季预防中暑应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在烈日下暴晒;注意室内降温;睡眠要充足;讲究饮食卫生。有条件的人,进入夏季后,宜常服用一些芳香化浊,清解湿热之方,如大麦茶30克,甘草3克,水煎代茶饮。也可在暑热之季服用一些仁丹、十滴水等。
大暑时节高温酷热,人们易动“肝火”,会产生心烦意乱、无精打采、思维紊乱、食欲不振、急躁焦虑等异常行为。特别是老年体弱者,由于情绪障碍时会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血压升高,甚至会引发猝死。预防上要做到:其一静心养生,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其二要调整起居,保证充足的睡眠,中午应午睡。其三要注意饮食调整理,宜以清为补,宜补气清暑,宜健脾养胃,宜药粥进补。清补食物有绿豆、百合、黄瓜、豆芽、鸭肉等;补气清暑食物有冬菇、紫菜、西瓜、番茄等,亦可选用西洋参、太子参、黄芪;健脾养胃食物有赤小豆、薏米、南瓜等;药粥有绿豆粥、扁豆粥、莲子粥、薏米粥等。在大暑当日或在高温暑热时,民间传统上煲荷叶老冬瓜汤进饮以防暑养生,其组成还有赤小豆、薏米、扁豆、灯芯花、猪苓、泽泻、土茯苓等,或淡饮或为甜汤,亦可煲猪骨。
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故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痹证等阳虚证,是最佳的治疗时机。有上述慢性病的朋友,在夏季养生中尤其应该细心调养,重点防治。
十二月养生秘方
薄荷:炎热夏日,薄荷可谓防暑降温佳品。薄荷性凉,味辛,归肺、肝经,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口疮、麻疹不透、风疹瘙痒、肝气郁滞、胸闷胀痛等。夏季蚊虫较多,在卧室靠窗的地方放上薄荷草,每天傍晚喷一些水可驱蚊。如被蚊虫叮咬,可用薄荷汁液止痒,用后清凉舒适。
薄荷粥:薄荷干品15克,150克梗米,加水煮,待粥将成时,加入少许冰糖,煮沸便可。可清心怡神,解暑散热。
祛火茶:莲芯、百合花、甘草代茶饮。特色:祛脏腑内火。
十二月养生行(http://blog.sina.com.cn/qqwwn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