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量子特性的宏观体现

(2025-08-22 20:59:26)
标签:

量子

宏观

辩证法

       量子世界完全不同于宏观世界。宏观世界中,一切都是确定的,与主观无关,你看或者不看,客观存在都在那里,不会改变。而量子世界最有名的就是叠加态和测不准,以及观察者效应,就是说观察本身改变量子的状态,因此从理论上彻底排除了真正认识量子的可能性。
       于是一个悖论出现了,宏观物体都是由微观粒子组成的,既然微观粒子是不可认识的,为何宏观物体就是确定的可认识的呢?有一种解释是微观粒子的不确定性相互抵消,从而形成宏观层面的确定性。然而,也许宏观世界和微观量子世界是一致的,宏观确定性只是一种错觉。
       第一个,量子叠加态,前面的一篇文章中已经有说明,叠加态对应的就是“不知道”。在意识没有确认以前,事物的状态就是不知道,所谓的确定就是对于意识而言的确定,离开意识谈确定本就是自相矛盾,因此,现实其实也是叠加态的,只是在意识介入的那一瞬间才成为意识中的确定。因此,宏观世界其实也是存在观察者效应的。对叠加态的确定,目前采用多次测量的办法,就是对同一个量子进行多次测量,得到不同的结果,然后把每一个结果都视为量子的一种状态。但这种结果其实是量子运动在不同时间点的轨迹,叠加态只能是一种猜想,不可能证明。就如我们想看清黑暗,但是看清的前提是有光,而黑暗一旦遇到光便自然消失了,因此我们是不可能看清黑暗的。所谓光照下的黑暗,虽然看清了,但已经不再是之前的黑暗。这个道理,就如哲学中的主客观其实是密不可分的,没有完全脱离主观的客观,只有呈现在主观之中的客观,完全脱离主观的客观本质上只能是主观的想象,主客观是一种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
       第二个,就是测量对于事物的干扰。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告诉我们,测量本身会改变量子的状态,因此测量出来的都是量子过去的状态,而不是实时状态。这一点在宏观世界中也是如此。其实事物运动变化是永恒的,你测量出来的永远都是事物过去的状态,因为在你获得测量结果的那一瞬间,结果已经成为过去。其次是干扰问题。所谓干扰,就是用来测量的手段对于被测物体的影响,这与二者的量级有关系。如果测量物与被测量物旗鼓相当,那么测量的干扰就比较大,测量之后被测量物状态改变较大。如果测量物相对于被测量物很小,这种影响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宏观世界中,光线作为测量手段对宏观物体影响比较小,可以忽略不计,而微观世界的量子本身与光子就是一个数量级的,因此影响很大。测不准的问题,其实是一个用什么测的问题,并非量子世界与宏观世界的区别。量子测量中目前最有效的就是弱测量,本质是用对量子影响很小的更小的粒子去测量,其实就是这个道理。弱测量下,量子状态也就是确定的,正如用光测量宏观世界的结果是确定的一样。
       所谓的量子世界完全不同于宏观世界,本质上是我们用习惯了的宏观世界认知方式去理解微观量子世界,而量子世界展示出的完全不同的特性,其实是在揭示我们认识宏观世界方式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促使我们反思现有的思维方式。这就推动我们进行哲学思考,找到能把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统一起来的理解方式。如此,则人类的认知和文明又会在暨爱因斯坦相对论之后,进入更高的层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