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悖论就是思维突破口

(2023-09-08 13:03:32)
标签:

悖论

思维

自我否定

罗素悖论很有名,并引发了数学上的一次大危机。“理发师悖论”作为罗素悖论的通俗版,也经常被当作悖论的典型,成为吃瓜群众为难他人显示自己不同凡人的工具,也引发了众多讨论。这些在网上搜一搜,就会发现到处都是。看看讨论细节,往往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讨论了半天,也没有一个清晰的结果。其中的原因,就是都是在原来的框架中讨论问题,而“理发师悖论”攻击的正是原有体系的先天缺陷。
通常提出的一个解决办法,是说要做一个特例说明,就是理发师本人不包含在“不给自己理发的人”当中。这个办法虽然解决了问题,却损害了这句话本身的普遍性。往大了说,就是真理不能涵盖提出真理的人。那么,这种真理的真理性本身就是有缺陷的。就如一个人天天要求别人干这个干那个,但是却不能以身作则,那么别人自然就心里不服,因为觉得不公平。往更大里说,就是真理不能覆盖自身,或者说,一旦覆盖自身,就会引发悖论。比如“真理都是相对的”这句话,如果这句话所说的是真理,那么这句话本身就是绝对的。也就是说,这句话从本质上是自我否定的。一旦你确定他是对的,那么它本身就会自我否定。
其实,问题的答案在于假设前提。所有的阐述和推理,都是建立在这个前提上,只是这个前提通常是隐含的,被认为是不言自明的公里,不再需要证明的。比如说平面几何学就是建立在六大公理基础上的。几何学所有的定理都是建立在公里基础上,自然不会与公理抵触。直到定理发展到极致,触及公理划定的边界,就会产生悖论。悖论其实是一个契机,展示的既是现有思维系统的边界,也是通向更好思维境界的突破口。这个时候,如果只是在现有的思维框架内协调,那么我们可以认识到现有思维体系的局限性。如果我们能沿着悖论,反思隐含的现有思维体系整体的公理前提,突破并深入挖掘更为基础的前提,我们的思维就能大大的前进一步,思维就能提升一个层次。
回到“理发师悖论”,其攻击的是形势逻辑的隐含前提。形式逻辑的同一性认为A=A。这里隐含的假设是事物是永恒不变的,世界存在着一个固定不变的东西。而“理发师悖论”的假设是"A=非A",就是说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一个固定不变的东西,只有运动(事物的变化,后面事物对前面事物的否定,才是永恒的)。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看似不变的东西,其实只是由于时间短,变化小,没有被感觉大。但变化其实是时时刻刻都在不断进行着的。静止只是相对的,而变化确实绝对的。变化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可以保持一定的稳定,即相对静止,但是事物本身的变化却是绝对的。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理发师悖论“本社就是对像是逻辑体系基本假设的否定,因此不可能在逻辑框架内解决,相反,需要彻底放弃形式逻辑才能找到答案。而答案本身也不是形势逻辑可以理解的,在以变化为基本假设前提的思维框架下,悖论本身也就不再是悖论,问题也不成为问题。换一种思维方式,问题就消失了。
以变化为基本假设的思维方式,就是辩证法。以此为基础,就不再是探讨思维的规律,而是探讨实在世界变化的规律,于是就有了矛盾律,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三大规律。
思维基点一变,天地大开。悖论就是新起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