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陕西八大怪

标签:
陕西八大怪陕西民俗雕塑雁塔广场 |
分类: 游乐中国 |
民俗大观园位于雁塔广场西苑,是集民俗、文化、生态、景观于一体的休闲场所,也是一个具有陕西地域特色突出的文化场所。
在陕西这块黄土地上,由于气候、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陕西人(关中)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方式。其中经过汇集称之为“陕西八大怪”(即“关中八大怪”)。
八大怪,其实就是过去陕西人独特的生活方式体现。
穿过假山,一座红墙挡在身前--从圆门进入,眼前豁然开朗。
--前面就是“民俗大观园”,在那里就可以看到“陕西八大怪”的特色雕塑。
1、油泼辣子一道菜:关中人,脾气怪,辣子夹馍不用菜。
关中人可以不吃菜,不吃鸡鸭鱼肉,但绝不能没有辣子。陕西的辣椒,又细又长,颜色鲜红,串成串,挂在房檐廊头,吃时放锅里焙干,趁热捣成粉末,再用热油浇入,俗称“油泼辣子”。
这样的辣子,可以放在面食里当菜吃,也可以用馒头、锅盔夹起来当菜吃--所谓“有了辣子不吃菜”。
说到吃辣子,一般人都以为都是湖南人、四川人的强项。其实,四川人只是把辣子当成一种调料,而在陕西,油泼辣子却是一道正经八百的菜肴,就连西安城里家家户户门前也是挂满一串串喜人的红辣椒。
关中乡人待客,桌上无菜,却少不了一碟辣椒。概因辣椒味烈、刺激、提神,这正是秦人心性中的一种率真与简约,体会其味,正如秦腔之刚烈、动人。
2、房子半边盖:房子半边盖,房檐滴水不留外。
半边盖的房子通风、向阳,所谓肥水不外流,此乃关中民居一怪。
所谓半边盖,指长方形的小土院中只有一边墙上盖着房子,这是旧时关中农家的普遍现象。
小农经济薄弱,虽盖不起四合院,小户人家常年拢一院阳光,倒也是心中一乐。
3、锅盔象锅盖:硬面锅盔象锅盖,出门干粮人好带。
锅盔即大烙饼,这是关中饮食文化的又一怪,也是关中面食文化的又一创造。
其样式、滋味、做工,亦各式各样皆有讲究和传说。
如西府的椒盐厚锅盔,长武的文火软酥锅盔,乾县的轱辘锅盔等常作出门干粮,越嚼越有滋味。
4、凳子不坐蹲起来:站着腰疼,坐着窝,圪蹴说话最受活。
圪蹴即蹲,自然环境和生活习惯使关中乡人自古养成了喜蹲的习惯。
蹲,既是一种变动为静的方式,也是一种体力劳动者调节肢体休息的习惯。
相沿成习,便视凳子为障碍,每聚集、开会、吃饭、聊天,人们便蹲成一片,十分放松、随意、自在,形成朴素的民俗风景。
乡下人又有不在家坐着吃饭,端着饭碗到街头去凑“老碗会”的习惯。
所以,每次盛饭都必须用大碗,直至碗、盆难分。
6、帕帕头上戴:蹚土多,太阳晒,出门帕帕头上盖。
秦处西北,黄土千丈,每西北风起,皆黄土漫天;若是天晴道干,则日光强烈,久晒灼人。故乡间女子、
老太太出门皆习惯头上顶一手帕,防尘、防晒,方便、实用。
女性爱美,天性之使然,便成为地域又一民俗之景观。
7、秦腔吼起来:拉弦索,敲桄桄,自娱自乐吼秦腔。
秦腔,荡气回肠,干梆硬正,尽显秦人刚健、豪放之心性。
---吹拉弹唱,自娱自乐,如西北风摇古槐,生生不息,别有韵味。
8、姑娘不对外:绿裤子、桃红衫,大姑娘结婚不对外。
旧时,陕西较保守,姑娘结婚一般是不嫁给外地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