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拍瀑布的几个心得

标签:
如何拍瀑布技巧总结 |
分类: 杂谈评论 |
随着数码相机等设备的日益普及,广大中国人民已经昂首阔步地进入了“全民皆摄”的生活状态。这是好事,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这意味着有了更多的机会去实践、交流和学习。
如果说,风光摄影(旅游摄影)是一个很小的孔,那么这个小孔却无疑能透视出精彩的万千世界。同时,作为风光摄影,其涵盖的范围又很广,甚至是几个领域的交叉,比如风景、建筑、人文、动植物、运动、新闻以及纪实、广告等。别的先不说,单就怎么拍好风光类照片,目前在各摄影论坛和专业杂志上也是讨论的如火如荼。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和渴望进入这个神秘之门的探索者,在没头没脑的胡拍了很多照片后,今天班门弄斧的浅浅的总结下拍瀑布的几个实践心得。
(1、居高临下,注重构图及瀑布表现)
首先,就风光摄影而言,最好在行程之前先了解这次去的目的和景区的大致介绍,这样才能准确的把握自己要拍摄的主题,做到有的放矢。这次的“金丝峡之旅”,首先就犯了这个错误--明知“水”是主体,却没有带上三脚架(偏振镜?还没接触呢)-----导致水面的拍摄不尽人意。好了,不瞎扯了,现在回归主题--如何拍瀑布。
(2、双手持机,快门速度慢,图片虚了)
勿容置疑,在峡谷旅行中瀑布确实是个很好的拍摄题材。瀑布及水的形态各种各样,面对姿态各异的瀑布,采用不同的拍摄手段,往往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使用高速快门,可使飞瀑显得汹涌澎湃,势不可挡;使用慢速快门,可使飞瀑显得潺潺缓流,轻柔飘逸。无论是采用什么样的快门速度进行拍摄,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在拍摄瀑布(或与人的合影)时,最好采用广角镜头,而尽量不用长焦距镜头。因为广角镜头视角广,可以表现瀑布的全景,使人欣赏那独特的优美景色。若用长焦距镜头,那就只能远距离拍摄,将人物与瀑布都表现清楚。
上面说了,一般在拍摄流动的瀑布时,使用高速快门可以凝结住飞溅的水花和奔流的场景,或者使用慢速快门拍摄雾状的水流和整体的水泻效果。通常,瀑布照大都采用慢速曝光,这样产生的瀑布效果是轻柔而模糊不清的,从而显出一种动感,达到一种轻柔如丝、牛奶般的润滑效果更为令人喜欢,这是很多人的选择。但并不是所有的瀑布都最适宜用慢速拍摄,细腻滑嫩的水流和飘渺的浪花固然美丽,有时那些渲泄的波涛、激起的巨浪和飞溅的水沫也是我们所要捕捉的。所以在拍摄瀑布的时候,依靠自己的感觉、审美和技巧才是最重要的。
一般来说,对于慢速拍瀑布(水面等)手动模式、快门优先和光圈优先这三种方式都可以实现。这里仅讨论快门优先的方式,别的先不说(不说,不是不想说,是因为我不懂,还没有实践,呵呵)。而如果用快门优先的方式拍摄瀑布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到水流的大小、急缓、积水的多少以及天气亮暗(拍摄时间和季节)、风向、人物位置、景象特殊细节等。当然,在使用慢速快门曝光时,必须保证相机的稳定。所以通常当快门速度低于1/10秒时,相机就必须用三脚架固定,以确保画面的清晰(这次我基本上是“人肉防抖”了,果然不可靠,很多片子回来一看都是糊的)。下面我们就逐个分析和讨论(本次金丝峡拍瀑布,快门速度均为1/6秒)。
(12、快门适当,图片因手持发虚)
水流的大小:
这次的金丝峡瀑布,大多数水流较小,因此在1/6快门时,基本能够扑捉到丝滑的流动感觉(尤其是边缘地带)。但是在瀑布的源头和接近水面的底部,水流很大,因此1/6快门略显得有些慢,于是产生糊片的效果。瀑布下泻的水量直接决定了你的快门实际所需程度。所以水量很多的话,你就需要相对快一点的速度(1/4秒)。记住,如果快门速度太快的话,你无法使水面的柔化的样子很好的表现出来。相反,如果你快门速度太慢的话,也会产生一种令人不满意的效果。
水流的急缓:和水流大小相类似,水流缓,快门速度再调慢些效果好;反之,应适当加快快门速度。
(16、快速流淌的溪流,快门有些慢)
积水的多少:这一点很重要,一般我们在拍瀑布时,都将注意力集中到了瀑布上,而忽略了下部的积水。这样的话,我们虽然拍好了瀑布,但是积水却会因曝光时间过长而发亮并产生糊成一团的感觉。
天气亮暗:考虑天气的亮暗,也是为了正确掌握拍瀑布的快门和曝光时间。尤其对于峡谷,地形复杂,确切地说每一处瀑布所在的周边环境其亮暗都不一样。在晴日拍摄时,如果想表现瀑布的轻柔姿态,采用较慢的快门速度往往会曝光过度,这时必须降低光线的亮度,使曝光趋于正常。
风向:风向的作用一方面决定了瀑布在空中的厚薄,另一方面也对瀑布在接近水面的形态起到很大作用。风大,瀑布的尾梢会散开,稍慢的快门速度就会出效果。
(22、左侧的水流小,被吹散;照顾了左侧的瀑布,右侧的就有些过爆了)
人物位置:这点主要涉及到瀑布拍摄时的大小和形态。人距离瀑布近一些,可以将人和瀑布都表现得很好,但代价是危险;人距离瀑布远了,人被拍清楚了,瀑布却只能是一条水流。关键看个人是想拍什么了,如果只想“到此一游”式的留影,那也不必要讲究什么快门速度了,自动挡最好,任意摆POSE。
景象细节:这是这次感触比较深的,扩展的说除了拍摄瀑布,对于其他的场景同样非常重要。那天当我驻足“拂尘瀑布”正在琢磨怎么拍时,旁比有位拿着5D的老者在我身边轻轻地说:拂尘,就是散着的飘逸,所以一定要拍出一根根的感觉...对啊,一句话惊醒梦中人。每一个瀑布的形态都不一样,都需要去琢磨他的特点是什么,再考虑用什么方式才能表现的最好。由此想到了“大众摄影”上最近说的一个话题:风光摄影看似平淡无奇,但真正能出佳作的,无一不是注重细节的表现力。呵呵,看看,细节--多么重要的细节啊。
(24、拂尘瀑布-既要表现整体流动的感觉,又要突出瀑布底部一丝丝的形态)
(25、水流贴着石头表面流淌,被阻挡着散开成絮状)
总结下,拍瀑布(拍摄)--必须做到脑勤、手勤,勤思考、勤动脑、勤测光,勤改变快门速度,切勿贪图“一劳永逸”,否则只能是事半功百。
当然,就拍摄瀑布而言,所需考虑的因素实在是很多,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更多的要靠大家的反复实践和摸索、提炼。还是那句话,摄影,靠的是实践、靠的是总结、靠的是个人悟性的不断提高。
一个好的拍摄者,不但要技术娴熟,而且也是一个具备独特审美眼光和善于思考的艺术家。所以,漫漫摄影之路,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长。同时,摄影又是一项很具有偶然性的艺术。所以,我们只有平时注重提炼,苦练基本功,才能在今后的某个日子里拍出精美,拍出震撼,拍出经典的艺术之作。
谨以此文,共勉...
以上示例图片,根据个人近两年的拍摄照片整理而成,部分为卡片机作品;由于时间、知识、技术、能力等原因,文中难免会有很多纰漏及不正确的地方,请大师们不吝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