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观园观民俗

标签:
民俗观园陕西民俗雁塔广场 |
分类: 游乐中国 |
陕西民俗大观园以关中民俗文化为主题,兼备陕北、陕南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结合园林绿化植被特点,旨在展现陕西民俗文化的丰富多样性。
陕西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中国风俗文化的摇篮。大禹治水,秦皇、汉武、唐宗建功利业,而且有世世代代的陕西人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造形成的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三秦大地,民风淳朴、民信悠远。不仅有以秦腔为代表的地方戏曲,还有耍社火、滑旱船、踩高跷、舞狮子、敲锣鼓、扭秧歌、放灯捞灯、赛龙舟、贴门神、元宵花灯、延安跳火、生马会、七七乞巧等民俗活动,以及剪纸、风雨泥塑、马勺脸谱等民间艺术形式。
在这里可以上溯华夏农耕文明的渊源,感受周秦汉唐文化在民间的余韵,领略黄土地文化的质朴和厚重,体味陕北游牧风俗文化蕴藏的蓬勃生机和陕南长江流域风俗文化的灵动、浪漫与温情。
概言黄土厚,井水深,女子绞水之苦,每绞水非男子而不可为,然井水甘甜,做成饭食滋味香馨,这种世代的“苦”与“甜”,酿就了每一个普通人家生活与生命的真滋味,让最初两口过活的小家庭,繁衍成绵绵不绝的大家枝系。
2、丢方:四四方方一盘棋,赢了自在输了急。
乡人游戏,简单随意。划地为阵图,土块为兵马,谓之“丢方”。
其规则既包含象棋的“动”,又具有围棋的“静”,此乃秦地又一土生土长的大智慧。
3、学童:启蒙先生教娃娃,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秦人尚礼仪,重视启蒙教育。黄土地和庄稼是最早、最形象的教材,古老的乡村哲学便养育出一种诚挚、求实的人生品性。
4、母子抬水:楸木桶,槐木棍,小子抬水充大人。
这既是一副活生生的母爱图,也是一副真切切的爱母图。
母亲的辛苦、怜子之情,儿子的小小英雄气概,全部连接在波光粼粼的一桶水上。
这是黄土地生命传承的又一真是写照。
秦地农人喜留光头,多与田间体力劳动易流汗,却井深水贵有关。
剃头就往往构成一幅乡间农俗画,意味深长。
6、车子全家带:摩托车,跑得快,出门就把全家带。
最初的歌谣不是摩托车,而是自行车,这是一种现代乡人小家庭的康乐景致。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陕西民风民俗既源远流长、根深叶茂,又争奇斗艳,异彩纷呈。
欢迎你来陕西游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