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定见奈斯比特 |
分类: 阅读 |
未来无需预测
(摄影=楼晓宁)
被人们称之为“未来学家”的奈斯比特,坚持说:我不是在预测未来,其实我总是在谈论现在——未来其实就隐含在现在当中。
《定见》
[美] 约翰"奈斯比特 著
中信出版社
2007年4月第一版
“一个网络组织中最重要的就是,每一个人都是中心”。
“尽情想象,错又何妨”。
这两句话出自同一人之口——约翰"奈斯比特。这位老先生自从1982年写出了《大趋势》一书之后,无论他走到哪里,都被冠以“未来学家”的头衔。上面的第一句话,正是出现在《大趋势》一书的“预言”之一。联想到去年《时代周刊》评选出的年度人物——你,不禁惊讶于奈斯比特的“通灵”,要知道,在1982年,不要说互联网,连个人电脑都没有进入家庭。如果没有记错的话,Apple
II这个划时代的PC型号,是1984年才问世的。
“尽情想象,错又何妨”。这句平淡无奇的话出现在《大趋势》出版11年后,作者的新书《定见》当中。在书中,奈斯比特总结出了面对未来的11种心态——作者将其称之为11种定见(Mine
Set)。
翻开《定见》一书,人们或许有些失望,因为其并没有像《大趋势》那样,出现一些惊世骇俗的预言。其实,《大趋势》一书出版之后,在奈斯比特后来的著作,如《大趋势2000》、《亚洲大趋势》等,再也没有超越《大趋势》之作——该书全球共销售900万册。
然而,奈斯比特写作《定见》的用意,恰恰不是预测趋势,更在于引导人们在变幻莫测的世界中摆脱不合时宜的惯性心态,于全球化的变局中把握潮流,抢占先机。对于在变化中浮沉的现代人浮躁不安的无根心态,这本书不失为一帖颇有实用性的清醒剂。
今年77岁高龄的奈斯比特,仍然孜孜不倦地到世界各地演讲,无论他去到哪个国家,都会被问及这样一个问题:下一个大趋势是什么呢?似乎越是在变化迅速的时代,人们对于未来越是担心和缺乏自信。
“2006年8月8日,亚马逊网站列出的所有书目中,有56170本图书的名字都与变化有关,其中11195本与商业变化有关,2404本与全球变化有关。”奈斯比特在开篇中写道。
这正是我们生活的写照。爆炸的信息、变幻的时尚、不断涌现的新产品,在媒体的报道中,“变化”两个字时时在吸引眼球,刺激神经。在这个发展越来越快的世界里,人人都在挖空心思地想着怎样赶上变化的潮流。
但是,趋势大师奈斯比特在他的新书《定见》中引用这些数据,却是要说明一个相反的观点:不是所有事都在改变——大部分改变,不是发生在我们做了什么事情,而是如何做的方式。
奈斯比特认为,未来的趋势,其实正隐含于现在的生活之中。但是,为什么只有少数人才能捕捉得到未来的模样?为什么人们对未来的预见总是存在差异?“似乎就像是同样的雨落在不同的土壤,就会形成不同的植物一样”……“心态就是雨(信息)所灌溉的土壤,不同心态则会促使人们得出不同的结论,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奈斯比特认为,如果没有这些心态,他就不可能得出《大趋势》中的结论。在11种心态当中,奈斯比特认为最重要的是“尽情想象,错又何妨”,其次是“愿景不要太超前于时代”。
面对未来,我们在踌躇满志的同时总是不免心怀忐忑,既然,在网络世界中,每个人都成为了中心,我们为什么还要等着别人告诉自己关于未来的样子,而不是自己去预测自己的“大趋势”?
------------------------------------------------------------------------
附:《大趋势》启示录
(转载自阮一峰的博客)
1.从农民到工人,再到职员,这就是美国的简史。
2.在工业社会里,战略资源是资本。在信息社会里,战略资源是信息。
3.经济转型的过渡时期正是创业精神最旺盛的时期。
4.我们现在大量生产信息,正如过去我们大量生产汽车一样。而这种知识是我们经济社会的驱动力。
5.新的权力来源不是少数人手中的金钱,而是多数人手中的信息。
6.知识不适用于守恒定律。知识可以被创造出来,可以被毁掉,而最重要的是它有合作增强的作用,也就是说整体的值大于部分的和。
7.信息不仅可以再生,而且可以自生。
8.在农业社会,人们习惯向过去看,依赖过去的经验。在工业社会,人们更注重现在。在信息社会,我们必须关注将来。
9.律师和海狸一样,他们进入了溪流,就堵住了河水。
10.我们被信息淹没,但是却渴求知识。
11.信息处理行业提供一种中介,而不是信息本身。
12.将来,读者不会接受编辑让他们看的东西,而是告诉编辑,他们想看什么。
13.新的信息技术首先用来解决旧工业上的问题,然后再发展出新的使用方法。
14.在信息社会,我们比以往更需要具备基本的读写技巧。
15.在电脑时代,我们所处理的是与电子有关的概念空间,而不是与汽车有关的物质空间。
16.我们的社会里高技术越多,我们就越希望创造高情感的环境,用技术的软性一面来平衡硬性的一面。
这意味者软色调、浅颜色变得非常流行。民间艺术恰巧与电脑社会相平衡,难怪手工做的被单那么受欢迎。
17.在一个飞速变化的世界里,连不安全感都维持不了多久。
18.在高技术的信息社会,我们使用的是脑力,而不是像工业时代的工人那样使用体力,所以我们在业余时间的活动中,需要更多地利用手和身体以平衡工作中对脑力的不断使用。
19.要想真正取得成功,你必须懂三种语言:流利的英语,一门外国语和电脑语言。
20.在这个国家里有许多公司,它们像恐龙那样等待气候发生变化。气候不会再变回从前那样了。我们脚下的大地在移动。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只有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其他一切都无助于事。
21.终身教育的概念已经取代了对待短期教育的看法。许多大公司正在考虑向雇员提供终身职业。
22.如果一个人的知识面太过专业化,一段时间后,他可能发现自己的专业已经陈旧了。如果一个人的知识面很广,在终身教育的配合下,他的专业可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
23.能够做长期预测的技能将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
24.领袖是追随者创造出来的。
25.过去的方式是,先找到群众队伍,然后站到前面进行领导。而今天,群众队伍正在变得越来越小,当然,类型增多了。
26.今天,全国性的政党只是徒有其名,在国会山上有535个政党。
27.新型的领导者是一名推动者,而不是一名发号施令者。
28.等级制度目前仍然存在,但是人们对它的信心已经消失了。
29.等级制度无法解决社会的种种问题,这迫使人们互相进行交谈,而这就是网络组织的发端。
30.网络组织是社会行动的有力工具,有心改变世界的人开始在本地做起,志同道合的人自然而然地聚集在一起。
31.网络组织可以提供一种等级制度永远无法提供的东西——横向联系。
32.一个网络组织中最重要的就是,每一个人都是中心。
33.除非我们建立一种信念,认为正在做那个工作的人就是那方面的专家,否则我们将永远束缚这个人。
34.在未来的企业中,每个单位越来越小,创业型单位和参与型单位越来越多。
35.等级制度迫使人往上爬,而网络组织则将权力赋予他人。
36.社会的基本单位正由家庭变为个人。
37.美国的大部分创新出现在5个州里,它们依次为:加利福尼亚州,佛罗里达州,华盛顿州,科罗拉多州,康涅狄格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