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微软新浪互联网 |
分类: 速记 |
MSN中文网vs.新浪
Windows Live Messanger vs. QQ
Google vs.百度
MySpace vs. ?
互联网:跨国巨头缘何失分?
(注:微软内部将其门户网站称之为MSN,而即时通讯工具被称之为Windows Live Messanger)
都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可是在与中国1.2亿网民密切相关的几个互联网领域,土和尚们却取得了绝对的胜利。至少目前看来,他们均以大比分胜出。
来看一组简单数字吧。
|
|
日均PV/市场份额 | 跨国企业 |
日均PV /市场份额 |
|
|
|
MSN中文网 | |
即时通讯 | |
|
Live Messanger |
|
|
|
|
|
|
门户、即时通讯和搜索远远并非互联网的全部,但却是当前最重要的几个山头。三者之间也没有互比性,在此,仅想通过这三个分赛场中的胜负,探讨互联网领域中,本土企业和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得失。(也不希望在此讨论诸如百度是否本土企业的话题)
跨国企业失分的原因:
第一,过于迷信国外成功经验,说到底,还是水土不服的问题。
Google、微软这些跨国巨头在改善用户体验方面所投入的金钱和精力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大到页面结构分几栏,小到头像尺寸,甚至广告的色调如何与页面风格搭配,这都是他们经过比较千万用户反馈、计算之后的出的结果——页面简洁、信息海量。
据悉,MSN中文网的总编刘书近日在向其国外同事介绍中国情况时,把新浪作为了代表之一。她在地址栏输入www.sina.com,当页面跳转出在大家面前的一刹那,老外们哄堂大笑——文字密密麻麻、页面色调斑驳、大红的广告条不断闪烁……在老外眼中,这样的网页的用户体验应该是极其糟糕的,他们还以为刘书举的是一个反面典型例子。随后,刘书却很严肃地告诉他的老外同事们:这就是中国人气最旺的门户之一。
其次,先来后到的问题。
互联网企业的排他性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在同一个细分市场,第一名风光无限,第二名或许还可以另辟蹊径存活,第三名就属于苟延残存了。在所有互联网应用中,这一点表现得尤为明显的是即时通讯,因为它是以用户互动为存在的基础。当同学们都在QQ上,谁会用Live
Messenger?当同事、朋友们都用Live
Messenger,Gtalk体验再好,上面没有联系人,跟谁聊?
几乎没有跨国公司不意识到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也几乎没有跨国公司不重视在中国本土化的实现。已经丧失先机的跨国企业,想要在中国互联网市场中拔得头筹,他们的本土化步伐需要迈得更大一些,甚至有时候需要丢掉原来的信仰,做一些和国外做法背道而驰的事情。
4月22日,NBA季后赛火箭与爵士第一战结束,火箭队在姚明两双的率领下以84:75击败爵士,赢得季后赛第一战的胜利。对观众和姚明本人而言,84:75这个比分显然比他在本场比赛中的13个篮板、4次进攻这些技术参数更有意义。
在中国互联网市场,跨国公司在与本土公司的较量中已经大比分落后。幸而比赛远远还没结束,或者说,总决赛还没有到来,而且,仍不断有人在韬光养晦,准备随时加入战团,例如微软的live search,还有,即将在中国亮相的——My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