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认识的两招(一)定义你的学习型组织
(2011-05-24 22:23:02)
标签:
学习型组织
实践
方法
杂谈
|
分类:
学习型组织
|
为了澄清大家的认识,除了进行培训与广泛宣传之外,主要的方法是通过集体汇谈,明确学习型组织的定义(招式)与快速诊断标准(招式)。
招式:定义你的学习型组织
有力的行动源自清晰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虽然每个人都在谈“学习型组织”,但他们心目中的“学习型组织”的内涵却可能存在显著差异,以至于“各说各话”或产生分歧与潜在的冲突。只有通过对话,明确学习型组织的定义与内涵才能消除分歧、达成共识,提高行动的效力。
与此同时,让组织成员说出自己对组织未来的渴望,对于激发组织成员实践学习型组织的热情,找到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切入点和努力方向,也具有重要价值。
这一方法由夏洛特·罗伯茨(Charlotte Roberts)、里克· 罗斯(Rick Ross)和阿特·克雷纳(Art
Kleiner)等人整理。
引导步骤
“定义学习型组织”这一活动至少是为期半天的团体研讨,也可酌情调整为1~2天。大致包括如下6步。
(1)敞开心扉。引导者可以“假如我在一个学习型组织中工作,那
么……”为题,让与会者设想他可以在一个自己真心向往的组织中工作,然后请他描述一下在他的心目中:什么政策、事件或行为使得这个组织欣欣向荣?组织成员
如何行为处事?他们如何与外界发生互动?这个理想中的组织和你现在的组织有何不同?请提炼出五条组织特性。
这一阶段可使用的方法包括对话中的“围圆”和“说话棒”,让每个参与者自由发言,引导人或指定的记录人(最好具备图像式记录技术)记下发言要点;亦可发给
参与者每人若干张卡片,让其在每一张卡片上记录一个要点,然后依次将各个卡片粘贴到白板上(将记录相似观点的卡片粘贴在一起)。
(2)求同存异。根据第一步中汇集的各种观点,让参与者讨论确定(不要使用投票技术)至少5项重要的组织特性。给每一项编上号码,以便后续讨论。
(3)设身处地。引导参与者逐项讨论(2)中得出的5项组织特性:如果组织具备了这个特性,结果会怎么样?能给组织带来什么?能给个人带来什么?
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引导人需要对某些特性进行适当的引导,以激发更深层次的思考。
(4)精选提炼。在讨论(3)的基础上,挑选出最重要的5条,引导大家讨论、修改并最终确定这些特征的措辞与描述。
(5)预想未来。引导参与者讨论:现在要想实现这些目标该怎么办?我们会遇到什么困难或障碍?尤其侧重于需要学习、掌握的新技能和概念。要注意提议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不要变成“发牢骚”或令人产生“畏难情绪”。
(6)设置标杆。通过引导参与者讨论“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自己在进步?有没有什么标记?”这个问题,就上述五项组织特征的进展状况设置阶段性的评价指标,以便组织成员能够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知道组织已经或正在取得进展。
注:本文节选自邱昭良著,《学习型组织新实践》,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6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