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一个我去年在某网站上发的元青花重要帖子(馆藏高清晰图)
标签:
文化蚌埠元青花差点博物馆杂谈 |
本帖最后由 西风. 于 2009/6/21 10:57 编辑
2009年6月8日1时30分左右,睡在梦中的我突然接到安徽蚌埠朋友紧急打来的电话,说蚌埠博物馆着火了,现在消防警笛响彻夜空。我第一想到的就是那件元青花牡丹缠枝纹兽耳大罐,说真的当时感觉就是自己的亲人突然遇到灾难一样,焦急万分。赶紧叫朋友赶快去博物馆抢救文物,一定要问清博物馆人员那件元青花大罐的存放位置,好告诉消防人员。过了1个小时,朋友打电话来说,是科学宫东侧科技馆发生火灾。20多辆消防车正在投入灭火。武警等出动很多名公安干警、解放军武警官兵参与救火。现在力保一墙之隔的博物馆,高压水龙头全部投向那面关系这整个博物馆文物命运的厚墙。我总算坐到地板上,老婆很是不解,她那里知道,我们这些对元青花痴情的“情种”,哪怕一片元青花瓷片都视如生命一样。何况我曾经两次前往蚌埠博物馆上手研究过那件非常珍贵的元青花。我想,这就是我和元青花的不解之缘。bbs.findart.com.cn
朋友天亮又打来电话,火势得到控制,明火已经被扑灭。因蚌埠市领导和博物馆领导指挥得当,公安、消防官兵扑救及时,科学宫西侧博物馆库房终于保住,重要文物未受损失。好像一名值班人员在火灾中丧生了。算是万幸,丧生的值班人员真是痛心,祝福他在天堂一路走好。也许因为他的丧生,才换来博物馆文物的完好无损,才使那件让国人引以为豪的元青花大罐,还会与我们重逢。为了警醒这此重大的火灾事故,为了庆幸元青花牡丹缠枝纹兽耳大罐不弃我们,特此发自己去库房“地宫”上手拍摄的高清晰,供大家共同分享。bbs.findart.com.cn
文物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载体,也是一个国家文化的根基,保护文物,责无旁贷。
此件是目前中国国内馆藏中最顶级的元青花,被国家定为特一级重要文物。此处拍摄采用高清晰设备拍摄,首次展现这件藏品的真实细部特征。
本帖最后由 西风. 于 2009/6/13 01:40 编辑
火灾过后的现场:
http://img3.artxun.com/forumimg/e9/e9d89e3754a6e49d0d6ff457b7869be9.jpg
http://img3.artxun.com/forumimg/4e/4e57a8b3857a2cd7617d1be16b35a11d.jpg
http://img3.artxun.com/forumimg/b0/b0adafec4f22b10c9787129202af4975.jpg
http://img3.artxun.com/forumimg/b9/b990eb2d14cf2c680d10a0c4e77810a5.jpg
http://img3.artxun.com/forumimg/ba/ba84652443983b1ca8363264dfc28283.jpg
本帖最后由 西风. 于 2009/6/13 02:04 编辑
安徽蚌埠馆藏:元青花牡丹缠枝纹兽耳大罐
因为它的美丽和珍贵,曾经作为我书的首页“门面装修”图!可见我是多么的喜欢它!
http://img3.artxun.com/forumimg/fd/fd816a80fe25c8e287ce3b080bc130d5.jpg
本帖最后由 西风. 于 2009/6/13 02:02 编辑
因为编辑《解码元青花瓷器与高仿》一书的需要,也为了研究和学习的需要,上手仔细研究国内馆藏元青花是必须完成的艰巨任务,费了很多周折,终于第一次与它零距离接触。心里真的很激动,但理性提醒我,不要激动,要仔细观看,仔细看看它的特征,比如,釉层酥润特征,构图方法和绘画特点,苏青料的发色,斑点的分布特征,锈斑的自然慢氧化特征,与景德镇仿品的锈斑的不同,凹坑的形成特征和自然分布状况等。bbs.findart.com.cn
本帖最后由 西风. 于 2009/6/13 02:59 编辑
因为去年的拍摄,传给朋友和网络上,这件神秘的元青花和局部近图几乎一夜之间就传遍很多网络。尤其很多在误区里的藏友,拿自己的藏品与这些局部特征对比,开始发生变化,开始怀疑自己曾经的“国宝”元青花。我想这些,远比我在网络上写很多论证文章还要管用,因为它是确切的馆藏,太直接了,这就是的魅力所在。后来在很多网站,陆续发其他馆藏局部图与微观图。bbs.findart.com.cn
本帖最后由 西风. 于 2009/6/13 02:26 编辑
对元青花的辨识,是在我几年中不断考察收集出土标本学习和对比馆藏元青花的过程中成熟的,因为自己机缘的缺陷,所以每次上手馆藏器,都是很仔细很认真的看完每一件,每一寸元青花。就这件元青花,记的我从早晨进库房,一直到下午4点多才出来,一句话,永远看不够。
http://img3.artxun.com/forumimg/86/86f46c7b3d2dca9ce604400627774263.jpg
http://img3.artxun.com/forumimg/48/48264034d13bb112658fffc5d1bf2215.jpg
http://img3.artxun.com/forumimg/5f/5fa3cfe16d91bd9ac2d9ac5356c89011.jpg
http://img3.artxun.com/forumimg/c8/c836d6a9c59fd9149d2d135f77e1fefe.jpg
http://img3.artxun.com/forumimg/55/55322227f2b1a7c5f75e50673e2c5a67.jpg
http://img3.artxun.com/forumimg/a7/a74da9f653dc18d2003af59054a88682.jpg
http://img3.artxun.com/forumimg/84/84237b69067c7ca6333d14818918ba07.jpg
http://img3.artxun.com/forumimg/eb/ebffb167691e1d6767958708ac607a2d.jpg
http://img3.artxun.com/forumimg/24/2451bb4816f0f7410f86ee00b0c21cf8.jpg
http://img3.artxun.com/forumimg/62/6286e48b74c198cb6ac89d22ded8ab4b.jpg
http://img3.artxun.com/forumimg/56/56da599ee5629b18136470d4159d8c1d.jpg
看见了吗?这些花纹图案几乎没有一点败笔,每一笔都凸显画工的技艺高超和娴熟,每一个图案都是“活的”,与景德镇仿品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样珍贵的资料、这样清晰的、只有在我们元青花版能这样及时的看到,别说在现场的心情,就是在网上看到这样精美绝伦的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