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昭《格古要论》与王佐《新增格古要论》的比较(四)
(2010-07-22 15:03:45)
标签:
《格古要论》两书古物王佐杂谈 |
(续前)
五
根据我们对两书背景和内容的分析,以及从明清以来所流传的版本来看,两书的影响及我们对两书价值的看法也不一致。
曹昭所撰《格古要论》,从其体例上看,所承南宋赵希鹄的《洞天清录》较多[42],并作了扩充,从而成为当时比较完备的鉴赏古物的专著,书中很多论述也代表了明初金石学家的看法,为后世著作和收藏所要参考的工具书之一,如明代张应文撰《清秘藏》之“叙古今名论目”中提及“周密《云烟过眼录》、《图绘宝鉴》、曹仲眀《格古要论》……等书皆考古之士不可缺者也”[43],其中所引用相关内容也俱出曹昭书。而曹昭《格古要论》在清代以来更是受到重视,乾隆朝编修《四库全书》,“凡分十三门,其铜器、古画、墨迹、碑帖、古研、窑器七门,古人所已论,珍奇、金铁、漆器、绮绣、异木、异石六门,则自昭始创也,赏鉴器玩略具于斯”,肯定了此书的意义;而论及新增时说,以“古人著书据所闻见,而天下奇物安能以数卷括之耶”的理由而否定之。王佐新增本大抵也是此时为后世所轻,认为其内容多为杂抄,见识远不如曹昭本,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只著录曹昭本,后来学者也轻视王佐新增本,这大概是王佐本未被重视之根因。
现在看来,王佐新增《格古要论》所增内容为我们保存了一些古物、碑帖、题跋、宋元遗迹等一系列资料。有些内容原始资料已经不可见,其意义可从前面对两书内容的比较中看出,这部分资料我们是可以直接参考利用的。而与其他文集等资料可以互相印证、对照的内容则需要做对比,并结合时代背景做出比较符合真实的判断,再作参考。同时,因版本流传情况,我们还可以从中得出一些曹昭书因流传而佚失部分的内容。王佐新增本所承袭曹昭《格古要论》体例的框架,也是后世著书的范例,许多内容也成为引述的重要资料[44]。因此,王佐新增部分的内容也是我们今天可以利用的古物鉴赏文献,也是该书的价值所在。
此外,后来的一些著述或书目中所引用《格古要论》一书,对其原著和新增有混乱,如《明史·艺文志》记载,“《格古要论》,十四卷,洪武中,曹照撰。天顺间,王均增辑”[45],其作者就有错误;“曹昭《格古要论》,十三卷,洪武二十一年戊辰序”[46]等。这些都可算作版本流传中的讹误。
总体上来说,对于这两部古物赏鉴专著,我们应该全面、客观地分析其成书背景和内容,重新审视其中有关条目,并结合文物研究和考古发现的新资料,从而对两书所记内容做出科学的辨别。此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以前学者对王佐新增本多持轻视态度,这种态度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从客观实际出发对两书重新认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