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间门司马平邦家居 |
赶在记忆被格式化之前要想好
司马平邦
罗嘉良在微电影《时间门》里给每个观众都提出了这个问题,你的生命里到底哪一段时间对你最重要,最不能忘记。
在一部微电影里玩时空穿越,是件相当冒险的事,多重时空的迭加,必然带来故事信息含量的急遽增加,也很容易带来对更多时间长度的需求,《时间门》里的罗嘉良(饰男主角凯),商界成功人士,在结婚纪念日突然昏厥,醒来后被告知他大脑记忆区正在出现痿缩,人生的过往记忆正在一点一点被病魔格式化。
就在半个月前,科林·法莱尔主演的《完全回忆》讲的也是一个类似的记忆消失的故事,当然,那个故事里主人公大脑里的记忆之所以被格式化,是为了人为硬性添加另一段记忆,让他成为生活中的另一种人,在那样的故事里,人不过是目的、方法和利益的工具而已。
倒是如《时间门》这样的小清新,即使引入失忆和时空穿越,到底讨论的还是人和人性,而且是主人公的人和人性,要唤起的是人的良知。
眼看着就要失忆的凯,幸运地赶上科技已经到了可以帮他将某段记忆存储起来以供回首的先进,其实这在现在的高科技条件下也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东东,关于医学和病理学的科学实验已经到了可以通懂人类梦境内容的地步,所以,将你的某一段记忆储存起来,即使是让它们脱离开你的头颅并不算什么新玩艺,但最难的倒是有幸使用这种新科技的人们,你究竟想把哪一段存起来,这将证明它们是最宝贵的;或者你自己到底想把哪一段记忆抹去,这可以证明它们是最可怕或最令人厌恶的。
《时间门》为凯的身边其实设计了两个女人,一个是他的妻子,一个是他的女秘书,他失忆之时恰恰就是女秘书一人在身边――我觉得若这是一部大电影,那他选择记忆的内容里一定会跟这个女秘书发生点儿什么,我理解那样的故事才叫电影式的浪漫,而这次由红星美凯龙公司资助拍摄的这部献给12月3日爱家日的微电影里,凯则义无返顾地选择了最为传统或正统的价值取向。
虽然,这部微电影只是一个兼具广告推广功能的小作,但无论是企业还是导演看来都非常明白,到底什么样的家庭伦理才是对大众最有亲和力的,电影中的凯回到那条一眼望不到边的时光走廊,打开一窗又一窗的门,他最后在与妻子、女儿共享天伦的画面中停留下来。
每个看这部微电影的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但我相信凯给出的这个答案一定是最大公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