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司马平邦
司马平邦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4,842
  • 关注人气:190,22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萨米大冒险》有点儿让中国电影下不来台

(2012-10-07 16:28:47)
标签:

司马平邦

萨米大冒险

娱乐

分类: 白话:全是大实话

《萨米大冒险》有点儿让中国电影下不来台

司马平邦

《萨米大冒险》有点儿让中国电影下不来台

十一长假,随随便便进电影院看了一部比利时的3D动画片《萨米大冒险》,像意外捡了个宝贝。

从没听说比利时的电影或者儿童电影有多强大,不过看到《萨米大冒险》和它的3D特效水平还是吓了一跳,是一大跳。

好莱坞的3D制作无疑是世界最高水平的,不过,除《阿凡达》和《变形金刚》这样的精品外,至少我在中国市场上看到的好莱坞3D片垃圾也是一堆一堆的――许多都是所谓的“伪3D”,上半年,《泰坦尼克号》也被这样处理又上画一次,不过它的“伪3D”伪得很巧妙,这在于看着它没有那种头疼欲裂想跳楼的感受罢了。

《萨米大冒险》的3D,优处是精细,它没有《阿凡达》那绚烂斑斓的森林世界,但在处理透明或半透明的海底世界时,亦做到了处处精心,从专业上说,特技制作或摄影成像中叠加影像的比例、距离感都能做到了合乎人眼的自然要求,要知道,这部电影的主要观众是儿童,儿童看它,首要一点是不能产生任何视觉疲劳――否则,孩子们可能不知道自己放松休息,而是更睁大了眼睛或更眯起眼睛使劲适应画面,一部电影下来,身心愉悦就会变成视觉伤害。

我想,看那些“伪3D”,首先要投保险的是观众们的眼神。

我不知道比利时的电影特技师们是怎样如此精细地完成电影的。

比如,电影一开始的画面,一个海边的大沙坑,镜头渐渐拉起,一个个小颗粒蠕动着爬近,很快变成一群刚刚破壳而出的小海龟,它们争先恐后地想爬出沙坑爬进大海。我想说,那个大沙坑和那群蠕动的小海龟的精细设计,奠定了这部电影的精致品质,坐在电影院里,你能听到同一时间身前身后孩子们的惊叫声。

不过,毕竟是欧洲人拍的儿童电影,故事的逻辑和诉求的理念,亦可能有令中国孩子们陌生之处,比如电影中两只雄性海龟萨米和雷的成长故事,即两个小男孩如何长成两个大男人的,尤其是雷的个性与行为方式被设计得很有趣,开始阶段竟然抢了萨米的很多风头,中文翻译的这个“雷”字也特别好;但恕我直言,电影里萨米与雌海龟莎莉之间,即一个小男孩与一上小女孩青梅竹马的爱情故事,或者因太过曲折,而又有太多拗口的哲理,很容易让中国的孩子们听了不知所以,这件事的悖论逻辑是:你让那些正在对卡通感十足的小海龟发生浓厚兴趣的中国儿童们同时能全盘接受故事中的传达的相对丰富和深刻的道理,比如传说中的什么水底秘密通道,还有找到人生的什么最重要的东西,恐怕不容易。

但我仍然可以在电影院里时常听到孩子们的笑声,因为不管故事里的道理讲到什么程度,画面的精彩、精细却从来没有削弱过,对那些可能不完全理解故事的小孩子们来说,他们光是接受影像的愉悦就已足够。

其实,说实话,一度这个故事到底最终要表达的意思,连我也像猜谜一样被强烈吸引了,真到最后谜底揭开。

《萨米大冒险》给一些号称3D技术已经做到如何出色的中国电影一个小小的下马威,比如,它的绝大多数影像都是传达明亮环境中的某些事件,而与当下电影更多喜欢在光线低暗的环境下制造3D效果大大不同,我想,画面的明亮对普通观众来说本身就是愉悦,所以,建议国内那些想拍3D电影的制片商能多来看看《萨米大冒险》,好电影不只是电影人拍出来的,也是观众们看出来的,那些一看起来就会带来生理龃龉的3D电影该刹刹车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