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终于让新浪从新锐变成传统
(2008-11-18 23:18:25)
标签:
新浪互联网实验室奥运司马平邦it |
分类: 蓝话:理想一直为我所爱 |
奥运终于让新浪从新锐变成传统
司马平邦
互联网实验室终于发布了《新媒体在奥运中的价值评价研究报告》,一个我盼望已久的报告,居然有几十页厚,数万字。
新浪网能再次在综合评价中名列第一,既意料之中,也出乎意料。
10年以来,新浪网已经成为央视、人民日报之外的第三号国家级媒体平台,全在于它孜孜以求于主营新闻业务的精深功夫,当然,除了新闻频道外,新浪博客已经拥有全球最大的中文注册用户,而奥运会其实是新浪这个大平台的一次集中展示罢了。
但新浪两年前曾在北京奥运会的官方互联网合作商的竞标中落马,已经为新浪在奥运会后的这次评价中设置了一个很大的障碍,就像一场接力赛,搜狐在第二棒甩了新浪好几个身位,但没想到的是最后还是让新浪后来居上,确也出乎意料。
我想,张朝阳看了这个报告,不郁闷上半个下午才怪。
本报告在描述新浪网的奥运报道特色时说得相当精彩准确:
新浪在体育报道上有着丰富的历史积淀和经验优势,这一点在北京奥运报道中发挥依然出色。同时,新浪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设了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以及阿拉伯语五大外文奥运站,与中文信息同步发布,24小时更新。这五大外文站覆盖了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奥运期间总共发出新闻近3万篇,达到5000多万人次的访问量。
新浪的奥运战略明确,不光开通了五大外文网站传播奥运信息,还在奥运报道之前发起并组建了包括腾讯、网易在内的40余家网络媒体、16家省级权威平面媒体、9家电视台结成奥运报道联盟,为信息传播打下了良好基础。
新浪的行业前瞻性突出,在全面创新的驱动下,新浪在报道品质和内容丰富性上保持着非常巨大的优势。此外,新浪将博客、网络社区、体育频道等优质资源,有机的融合为多元互动平台,这为新浪奥运报道贡献了新的力量。
我想,当你看到“丰富的历史积淀和经验优势”的时候,就不应再把新浪划分到新媒体里而应划到传统媒体里了,而似乎搜狐网作为独家北京奥运会互联网赞助商的某些特征倒更像一家“新媒体”:
搜狐奥运报道不仅开设了奥运村、中国之队、代表团等特色栏目,还独家接入了奥运会官方信息系统(INFO2008)和比赛评论员系统(CIS),将最权威的官方比赛数据转化为网友最关注的赛事赛程、比分直播、奖牌榜、快讯、资料库等五大核心产品。在搜狐平台上,由体育明星、娱乐明星、专家名嘴、记者、评论员、志愿者、赞助商等组成了庞大的奥运博客团。奥运期间搜狐还制作访谈节目127期,访谈各界嘉宾156人,搜狐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先生更是以“官网首席记者”的身份专访获得奖牌的选手以及中国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名流。
所以,我得出的结论是,在传播这件事上,有时“新”未必全是好事,经典和传统的概念里往往也包含依赖和信任。
以我个人为例,我有10年在新浪看体育新闻的习惯,奥运前半段,因为对更多资料的需要而支持了一段时间搜狐,随着比赛日程的推进,或者发现自己最需要的信息类型没有什么改变,而新浪能更提供方便的阅读,就又回来了。
其实,对这种互联网阅读方式真正产生冲击的是腾讯,QQ上的即时弹出窗口有发现有时新闻快得惊人,甚至超过电视转播的字幕,让人觉得奥运是在月球上开的,而只有腾讯才有一条连接地月之间最粗的光纤。
但,这仍不能阻击我会在所见到的新浪体育新闻或者评论上停留时间最长。
“快”是新闻的一种境界。
“信任”却是“快”的境界之上更高的新闻境界。
在“网民对奥运综合门户的偏好”方面,新浪以32%领先腾讯两个百分点列第一,与此类似的是“上传或浏览过奥运博客/图片/视频的网民的网站分布”项,新浪以34.2%只领先腾讯不足6个百分点,这或者也是巨大注册数量的“新浪博客”与巨大注册数量的“腾讯QQ用户”之间的PK,我们看到在这两个网站所占份额之外,其它三强几乎无地自容。
这里或者显示一个互联网的难题颠簸不破的真理:规模用户数量永远是坚定用户粘度最优的支撑原因,而最有价值的互联网新闻境界必须经由用户的“鼠标投票器”来定义。
在“用户对新浪奥运报道的满意度”项下,选择“比较满意”的用户占了所有调查者的六成以上――相信,这是其它中文网站包括其它非中文网站难以望其项背的地方,这也是对所谓“丰富的历史积淀和经验优势”的最好注解,所以我坚持认为如果谁想以新浪为榜样,不重视它的传统属性是不成的。
本报告在专章论述新浪奥运报道的权威性方面,其实也可以归结为新浪的报道方式和报道水准是在向传统靠近:
在8月8日到8月24日期间,新浪制作了金牌专题51个、特别策划专题22个、其他与热点或突发事件相关专题6个,共79个专题。
新浪调动自身丰富的体育明星、奥运冠军、社会名人、行业专家和草根等博客资源,组成了权威的网络媒体奥运专家团。黄健翔、米卢、马德兴、董路、李承鹏、杨澜等都在新浪撰写了大量精彩的评论,受到网友的好评,并被多家国内外媒体引用。
特别需要强调的新浪传统而非新锐的新闻价值观:在本次奥运报道中,新浪坚持“绝对客观、真实、严谨”的准则,没有出现抢报、先报的新闻事故--尤其是在这场中文互联网新闻会战中,有些网站为了为了夺人眼珠,刻意提前虚报夺冠和创纪纪录新闻,虽然领先了时效,却失去了新闻的真实度,并混淆了视听。
虽然新浪博客频道在北京奥运的描述和评论方面以上千万报道源的集合规模给出一个互联网新闻形态的标准“长尾”,但真正吸引超过80%用户的阅读资源仍然来自为网站细致经营的“大头”--低20%意见领袖,奥运期间本人的多篇博文也被推荐到新浪博客首页或别的页面上,亦能深切体会网站在挑选文章方面的用心和策划标题方面的精心。
新浪回归传统新闻价值观的方向,是否正代表了中国互联网门户未来的主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