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很早就表达“疫情防控已经有方法,而如何对付经济失速还没有成型讨论”的观点的。
一年已经过去六分之一了,如果没有全球范围的蔓延,我们面对经济的启动的环境还不会那么复杂。
但是,现在疫情在很多国家蔓延,我对其他国家能像我们一样“不惜一切代价”防控疫情的决心和能力、实力都深表怀疑,所以,疫情对全球影响时间的评估需要更悲观一些。
而且,截至目前,日、韩,以及处理不慎就会波及全欧洲的意大利等几个国家是感染人数较多的国家,这也是令世界头疼的问题,因为,无论是日韩还是欧盟,都在全球产业链上有特别的位置,他们运行不畅,会影响相当多的行业。全球疫情不停歇,人流物流也肯定会被阻断,所以从生产到销售,全球经济都面临巨大困难,进而对我国产生巨大的影响,我们到了要特别重视特别深入研究的时候了。
三驾马车,出口是受他国疫情影响最大的,而病毒也是人类的敌人,面对全球疫情,我们有义务输出一些我们已经积累的经验和做法,这个虽然跟出口无关,但是是我们作为一个大国该有的担当。
投资,是少不了戏份的,但是我觉得要反对简单的大水漫灌,简单地堆积土木和产能。从精准的角度,我觉得医疗基础设施的投入可以首当其冲;
其次,疫情下公众对互联网的使用也催生了不少需求,5G基础设施可以更快上马;
刺激内需的角度,金额最大、链条最长的肯定还是房和车,但是房和车刺激起来主要补贴的还是中产和富裕人群,还有副作用,这个方法该怎么使怎么用,手段要精巧,要让未来的副作用少点才好,经济学家们可以多集思广益。
对中低收入人群,我支持撒券帮助大家正常消费肉蛋菜奶柴米油盐和医保教育。
要利用好资本市场,不要仅简单增加信贷投放强度,小企业日子不好过还加杠杆的话,牺牲得更快,股本权益的补充才是强身健体。
如果出现股灾,不能对市场置之不理,市场连续大幅下跌的次生风险绝不仅仅限于股票市场,而适度的财产性收入预期对稳消费稳投资非常有帮助,这个资本市场的有关人士要多研究和呼吁才对,资本市场真的不是简单“炒股票”和“赌博”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