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365 |
分类: 国际评论 |
(本文首发 一财网
钱克锦 专栏
再过20天,英国就公投,决定究竟是留在欧盟还是脱离欧盟。
对英国和欧盟来说,这项公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按理说,在英国和欧洲大陆这样的开放社会,这么重要的公共事务应该激起全社会的热烈讨论。
不得不“失声”
有意思的是,英国各政党的辩论倒是很激烈,但欧盟其他国家却集体保持沉默,仿佛这只是英国的内政、不关欧盟前途——直到6月2日,德国总理默克尔才在一个记者会上警告,英国如果脱离欧盟,对大家都没有好处。
当然,不说话不代表没有态度。欧盟大部分国家和政治领袖们,都希望英国能够留下来,欧洲大的经济机构,尤其是金融行业,也希望英国留下。欧盟之所以保持沉默,是怕一旦开口,就被英国“脱派”抓住把柄,效果适得其反。
对于英国“脱派”来说,坚决脱离欧盟的重要理由就是要保持英国的独立性。英国留欧派很担心,如果欧盟的政治家或公共舆论,大张旗鼓地支持英国留下来的话,英国脱派一定会抓住机会说,“看,我们说对了吧。欧陆在干涉我们内政了”,“欧盟更需要英国,而不是英国需要欧盟”。
所以卡梅伦早就发出请求,请欧陆的政治家别说话。他亲自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说,不要公开支持英国留下来。容克可不是喜欢被别人指导的人,但他更不想自己成为唯一一位在任内看着一个重要成员脱离的欧盟委员会主席,所以他听从了卡梅伦的建议,保持了沉默。
卡梅伦(右)和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左)、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在一起。卡梅伦请欧盟保持沉默。(图片来源:politico.eu)
卡梅伦也和默克尔说过,不要公开表态。尤其是去年难民危机以来,默克尔在欧洲各国排斥难民的群体中,形象和信誉都大打折扣,因此更不能表态让英国“脱派”抓住把柄。默克尔也答应了,但她在6月2日还是忍不住开口,而且一开口果然被英国脱派抓住把柄。一名支持脱欧的英国工党议员说,英国公民不需要默克尔指导投票,英国不需要统一市场,英国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英国可以发展外向经济——果然,默克尔给他创造了发表意见的机会。
英国驻欧盟大使,还向其他二十几个成员国的大使逐一叮嘱,在公投之前不要公开表态。到目前为止,这些成员国基本上做到保持沉默。
不仅不说话,欧盟很多活动也因为英国公投而推迟。本来欧盟高级外交代表(相当于欧盟外长)莫盖里尼最近要访问英国,商谈欧洲统一防务问题的,现在也推迟到公投之后——在不确定6月23日之后,英国还是不是欧盟成员国,还谈什么?欧盟早就预定在6月22日和23日举行的峰会,现在也要推迟,因为不知道到时英国还在不在欧盟。
总的说来,欧盟对英国“脱欧”公投所采取的措施,就是“不说话”、“不干事”。
法国不关心
如果说欧盟委员会和德国等首脑,出于保护留欧派的目的而保持沉默的话,法国可不一定。
法国总统奥朗德至今对英国公投也没公开表态,法国舆论也保持沉默。这固然可能与法国这两年经历了太多的事有关:经济停滞、遭遇恐袭、罢工风潮不断。不过也有舆论分析说,法国内心也不关心英国是走还是留,甚至法国内心可能还希望英国走呢。
历史上法国很关心英国和欧陆的关系。1960年代,英国想加入当时的欧洲经济共同体(简称欧共体,是欧盟前身),法国总统戴高乐就认为英国和美国关系太好,加入欧共体会成为美国的“特洛伊木马”,两次否决,结果英国不能加入。1970年代,蓬皮杜当总统,法国改变立场,举行全民公投,结果超过70%的法国人赞同英国加入,英国终于加入欧共体。
现在法国之所以不关心,甚至有点暗暗希望英国脱欧,可能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英国和法国在欧洲市场上的观点相差很大。卡梅伦曾说,如果欧盟能改革提高效率,英国为什么不留下?卡梅伦提出的改革,就是要更灵活规章制度,不要对金融规范得太死,更灵活的劳工制度等,而这些方面法国和英国观念差别极大。
另一方面,从政治上来说,如果英国脱欧,法国就是欧盟内唯一的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国了。那么在国际舞台上,法国就更能代表欧盟。
还有一点就是,虽然欧洲大陆各国政府和政治主流希望英国留下,但从很多媒体网站留言来看,不少欧陆民众对英国也有些不耐烦,希望英国脱离欧盟。
只不过,无论是支持英国留欧,还是暗暗希望英国脱欧,欧陆整体上没有公开发出什么声音。这种沉默究竟能起到什么作用,还真不得而知。
欢迎关注本人微信公号“钱克锦外媒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