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协和妇产科那些事儿(4)

(2010-12-30 17:19:21)
标签:

协和医院

妇产科

门诊

卵巢过度刺激

引产

分类: 小说

我写的不是日记,是小说杂文,里面的人物真真假假,请勿对号入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任何病人来协和看病,首先要过门诊那道关。

门诊病人只有看了专家教授的门诊,教授认定确实需要手术或者必须接受住院检查和治疗的,就会给病人开出一张住院条,上面有病人的基本信息,下面是我们医院的地址,开户银行和账号,住院须知,背面是病人的联系方式。

这张纸条,也就成了门诊病人和病房教授唯一的一个联络点。

肿瘤病房的教授们大多在周四下午出门诊,后来,因为周四下午病人太集中,不利于医疗秩序的维持,一部分教授改到周一下午看门诊。

在我看来,要是不赶紧分流,门诊早晚有一天得发生踩踏事件。

早晨交班迟到,全医院开大会迟到,或者约会男女朋友迟到一点儿,问题都不大,但是,要是跟教授出门诊那天迟到,惨了。

你要侧着身,一手横在肚脐眼儿水平,捂住一个白大衣兜,再利用肘部同时按住另一个白大衣口袋,另一只手按住白大衣的上衣口袋,这样可以保证口袋里的笔记本,便签纸,手机,呼机,钥匙包,图书证,饭卡,开化验单用的蓝色圆珠笔,标记化验单上异常结果,还有标记血型RH因子的红色圆珠笔,写病历用的钢笔,涂改病历上错别字儿的小刮刀,换药用的白胶布等等乱七八糟的东西不被挤丢了。

先挤过排队在最后的大厅里的人,到走廊,再挤到排队在中间水平的走廊里的患者,再挤过狭长的走廊过道,扒拉开严丝合缝挤在一起的病人,进入诊室,再挤过已经马上能见到教授的那一拨病人。坐到教授身边,教授只有空用充满责怪,或者愤怒,或者哀怨,或者无所谓等各种眼神之一看你一眼,甭废话了,这么多活儿呢,赶紧的吧。

有一天刚出完门诊,又饿又困的,都晚上八点了,还得回病房收新住院的病人,心想,今天晚上又不能回我们俩的出租屋小狗窝了。那是1998年冬天,我和大志正在非法同居,要是拿《非诚勿扰2》里的话说,也叫试婚,但是人家是在亚龙湾的鸟巢试,我们是成婚N年之后,才有机会到鸟巢住过几个晚上,我当时躺在四面漏风的大床上说,这地方,将来能火啊。

在电梯里碰到蒋林,他值夜班,正端着从食堂买上来的麻辣烫,我赶紧拿手指头捏一个面筋塞嘴里,问他夜班忙不忙。他说,有个不孕症的在做试管婴儿,打了促排卵针以后,出现了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现在,胸水腹水,心包积液,反正人体内有腔隙的地方,都存着水呢,只能四仰八叉的躺床上,一点儿动不了。计划生育病房还有两个引产的,昨晚肚子上打的针,估计都得今儿晚上生,都怀四五个月了,不知道早干什么去了,才想起不要来。我又顺了一根没有一丝螃蟹腿成分的蟹肉棒塞嘴里,说,几家欢乐几家愁啊,今晚上够你折腾的。他问,过年回老家的火车票买到了吗?我说,买到个屁,火车站人那叫一个人多,要是怀孕的都得挤流产了,蒋林喝了一口麻辣烫的汤,嘴一撇,说,那算什么,就咱们周四下午门诊大厅那架势,都能挤怀孕喽。

后来,协和又合并了西单的邮电医院,简称协和西院。有一次我打车上班,说去协和,出租车司机问我,你去真协和,还是假协和啊?我暗自深吸一口凉气,估计就在这前后不长时间,我们医院诸位院长里最有医院荣誉感,而且说话比较算数的那一位,也同时深吸了一口凉气,后来,就有了做强西院的政策和口号。

我们病房为了响应医院号召,保证西院医疗质量,一部分教授带着下面的副教授,主治医,还有住院医师小喽啰们,另立山头儿,在西院建立了新的妇产科病房,一部分留在东院的教授要保证到西院出一个单元的门诊。有了西院以后,我们的住院条,门诊手册,很多文件性的东西都重新印刷了。当时,社会上正吵吵着全球变暖了,企鹅宝宝没法儿活了,绿色,环保,低碳什么的,还有一群牛人据说跑到水底下开会去了,在我看来,这本身就他妈的不低碳不环保,得多花多少钱啊,倒是可以为以后艺术院校学生学习什么是行为艺术做个教材。

不知道那么多旧版本的纸张,医院都怎么处理了,浪费啊。

有一段时间,国家又把八达岭高速类似的路牌都给换成G多少多少号了。据说,全国的路牌子换下来花了好多银子,这个我倒是不关心,国家做事儿总是有国家的道理的。但是,我最糟心的是,每次到了晚饭时间,我拖着疲惫的身躯,等着老公诉说一天的喜怒哀乐之时,阿姨总说,你先吃吧,他说堵车,要晚些回来,我说堵哪里?她说,还有哪儿?八达岭高速呗。她总说,八达岭那地方有什么好玩的,去一次就行了呗,怎么总有人去看长城呢。

想起很多年前,国家弄211工程,很多医科大学都不再独立存在,例如我的母校,也是我们妇产科大主任郎景和的母校,也是现任协和医院第一大院长赵玉沛的母校,白求恩医科大学就给并到吉林大学了,叫什么吉林大学医学院,不知道得扔掉多少有名头的纸,换多少个公章,至于花多少钱,我就更不知道了。我所知道的是,以前我在向各个部门递交简历时,还是可以用键盘敲出我母校名字的,一个月前,我注册新浪微博的时候,发现不行了,你得选,我的母校已经不在名列之中了,一种没了娘亲的感觉。

无耐,我只好选吉林大学,瞧我一脸不乐意的样子,说不上人家吉大还不乐意呢,亲妈没了,有全国知名的上级单位收留你,你自己个儿就别唧唧歪歪的了。

后来我想,那我以后干脆说自己是协和医大毕业的吧?但是,又觉得在高抬自己,吹牛B的感觉。知道协和医科大学那帮小孩儿都是什么素质吗?当年,这牛B学校一律在江浙,两广一代招生,都是江南才子啊,人家都不在东北录取学生,可能考虑我们东三省那疙瘩的人都出身蛮夷,不会写字念书什么的吧。

这导致,1991年的夏天,我爸捏着厚厚一沓报考志愿为闺女的前途将来大费脑筋之时,压根儿就不知道中国还有个协和医科大学。

有一天,上班的路上,碰到泌尿外科的阎刚,聊起小孩儿上学的事儿,他说想去芳草地小学,据说校长要一个一个的面试家长。我说都考什么啊,他说了一堆乱七八糟的软件硬件的,我都没记住,主要是听的时候,觉得,这对于大考小考无数次,天天和病人,家属斗智斗勇的我们来说,不算是问题。

就记住一条,说校长要看孩子家长的学历,我说,那哪儿能看出什么来呀,现在,咱国家教育水平高了,一般家长都有个学历,年轻时候没好好学过的,上班后也都能混个夜校,函授,在职研究生什么的,还有一群经过原始资本积累,挣到个大钱小钱的,都能读个什么工商管理这个BA,那个BA的。他说,不是那么简单,校长不看你后来念的什么书,只看初始学历,而且,不看爸爸的,专门看孩子妈妈念过多少书。把我听乐了,这校长还真有才。

我说,今天我有个内膜异位症病人手术,可能输尿管附近不好弄,你今天都在医院吗?他说,在啊。我说需要的话我给你打电话啊。他说,咱哥们儿,你啥时候叫,我啥时候到。

医生之间需要友谊,可以节省不少院内不同科室之间的会诊,协助手术等等乱七八糟,互相踢皮球的事情所浪费的时间。

西院的成立,对我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把我这个小大夫在北京这个大都市狭小的活动范围进一步强制性扩大,原来,我只知道东单,王府井,还有我租房子住过的三元桥,和平里,以及后来买了房子的四惠,后来,我又无比熟悉了西单。

我爱北京。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