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历史机遇》连载(39)附录五:新加坡电子政府总体规划(1)

标签:
it大数据 |
附录五:新加坡电子政府总体规划(1)
多年来,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并充分发挥信息通信技术(ICT)在为公众和企业提供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获得了国内的一致肯定。同时,在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发布的各项研究报告中,新加坡电子政务受到了多方面的认可,获得了诸多荣誉。2011年6月,新加坡政府发布了《新加坡电子政务总体规划(2011——2015)》(eGov2015),用以指导下一个阶段新加坡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发展。
eGov2015出台的背景
上世纪80年代,新加坡制定并实施了“国内服务计算机化项目”,随后在2000年至2006年连续发布了电子政务行动计划I和II,特别是2006年“整合政府2010”(iGov2010)计划的发布实施,新加坡政府成功地推出了新服务,挖掘了新渠道,改善了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2010年对新加坡民众的一项电子政务调查显示,接近90%的民众对政府提供的电子服务的质量表示满意,超过90%的人推荐别人使用电子服务与政府沟通。同时,在国际组织和机构的各项研究和排名中,新加坡一直处于前列。持续不断的努力使得新加坡成为电子政务领域不断发展创新的开拓者和领先者。
然而,在外部环境日趋复杂的情况下,政府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是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互动性需求。特别是web2.0时代的到来和社交网络工具的广泛使用,使得政府开始思考如何利用这些平台与公众进行互动交流、分享信息、表达思想。二是面对日益复杂的环境,政府部门之间的协作变得更加重要,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的协同成为有效决策的前提和基础。三是公众参与制定政策的需求与日俱增,新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更加渴望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现自己的智慧,发挥作为国家一份子的力量。
面对已经取得的优异成绩和面临的巨大挑战,新加坡政府适时推出了《新加坡电子政务总体规划(2011-2015)》(eGov2015),同时也是新加坡《智慧国2015》(iN2015)十年规划的一部分。以期巩固已有成绩,在巨大的挑战中寻求机遇,引领新加坡走在下一轮电子政务发展浪潮的前沿。
eGov2015的核心内容
(一)愿景
eGov2015的愿景是建立一个与国民互动、共同创新的合作型政府。即借助信息通信技术的力量创造一个政府、私营部门和公众共同努力,无缝融合的互动环境。
为了实现这一愿景,规划提出了三项战略重点,同时也是战略目标。
1.共同创造更大的价值(Co-creating)
政府将继续利用ICT提高公共服务的内容丰富度和质量,通过搭建新的平台,与私营部门和公众合作,发挥他们的力量,共同创造新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渠道。
一是政府作为服务提供者。充分发挥政府网站作为直接面向公众发布信息和提供服务的重要渠道的作用,提高政府网站的服务水平,向用户提供无缝融合的浏览体验。规划中正式推出mGov@SG这项公共服务,mGov@SG作为一站式政府移动网站,汇集了40多项移动服务,包括基于手机浏览器、本地应用程序和短信的服务等。此外,新加坡政府致力于为公众和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如搭建一个名为OneInbox的一站式可信平台,有针对性地向用户进行电子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