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五辑(下)

标签:
碑帖不跳舞翰墨瑰宝上海图书馆印本 |
分类: 藏之法书 |
(原发于书法江湖论坛)
唐俭碑
唐碑迷们终于等来了他们的时刻。
唐俭碑是期待已久了,初唐碑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宝藏值得挖掘,希望编辑同志们继续努力。
底本为吴湖帆藏本,是有载的佳本,关于拓时认证尚待考,但拓工极其精善。如果抛开任何校碑的考证,此碑几乎没有出版过,所以抱持着巨大的好奇,首次展册一定令你大呼过瘾。
圭峰禅师碑

圭峰一直是唐碑印本中年轻而颇具人气的选手,此碑依我个人看法,除去大时代差距(如明显裂纹宽度等)外,相近特征靠一点点笔划(比如同字)争孰早孰晚都没有具备完全的说服力。尤其是从明至清中前期,基本是笔糊涂账,没法建立标准件体系(包括此本在内)。浓墨可涂,淡墨同样可描,对于学书者来说,看拓工更重于看时代,而这才是本书的价值所在。



此册淡墨擦拓,拓工甚精。浓墨水气重常掩字口,而淡墨保留字口信息多,且视觉有外张性,感觉字画比一般所见圭峰早拓肥壮精神,与大家熟悉的东博本褚雁塔风格非常相近,应也是大概同时间所拓。
这种墨染裱边的唐碑见过多次,特征比较一致,小长开本,裱边窄,还常做经折装,有时软封,携带使用便利。我疑这种装潢本就是用作习字帖的,而且都能在册中发现不是为了考据而是为全字画进行的大量填描与修正(此本亦同)。







最后就翰墨瑰宝的选题与选本谈些我的看法:
其实第四、五辑的内容还是有其特色的,但上图的优势珍本资源尚未全面展开,此时出这样“遗补”性质的分辑其时过早,应该在主力均已面世后再行此着。至于未来各辑(如有)的择选,再次整理了一下,本着如下原则:
一、仅录珍本,以价值而不是书体覆盖或者时代覆盖为标准;
二、已原色出版的碑刻尽量避免重复出版,除非新选本时代更早或更有价值;
三、鉴于翰墨瑰宝的出版形式,暂不收入整拓,未来作为“遗补”,可专门出版一辑整拓形式的专辑;
四、尽量收录重要文物,如孤本、一级文物等;
五、石经类因为书法意义有限,暂不收入。
如此,经再次筛选后,共列出20种建议选本:
第一类:孤本
-《岑植德政碑》(项子京藏本)
-《马怀素墓志铭》(顾苓藏本)
-《趙清獻公碑》(費念慈藏本)
第二类:重要一级文物或名碑早拓
-《怀仁集王书三藏圣教序》(蒋衡藏本)北宋拓 一级
-《雁塔三藏圣教序》(张燮藏本)明拓 一级
-《武氏祠畫像題字》(黄易拓本)嘉庆监拓 一级
-《颜真卿书李玄靖碑》(王楠藏本)南宋拓 一级
-《玄秘塔》(龔心釗藏本)宋拓 一级
-《曹全碑並陰》(俞复藏本)明拓
第三类:世存最早拓或出土初拓
-《开母庙石阙铭》(李葆恂藏本)最早拓
-《武榮碑並額》(沈樹鏞藏本)最早拓
-《上尊號碑》(金農藏本)最早拓
-《李孟初碑》(何紹基釋文本)最早拓
-《受禪表》(莫棠藏本)最早拓
-《孫夫人碑並額》(黃易藏本)初拓
-《韩仲良碑》(文素松藏本)初拓
-《梁师亮墓志》(潘景郑藏本)初拓
-《孟璇残碑》(黄膺藏本)初拓
-《開通褒斜道摩崖》(周大烈藏本)乾隆初拓
-《隽敬碑》(沈树镛藏本)初拓
十年前许的愿如今达成一半,不知再十年后,此愿可能如偿一半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