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博物院“故宫法书新编”第九辑(苏轼墨迹流水篇上)

标签:
台北故宫法书书法碑帖印本故宫法书新编苏轼苏东坡文化 |
分类: 藏之法书 |
(原2011-12-7发于“中国书法江湖”论坛)
苏轼入手后份量还是很足的,两册加起来相当于鹡鸰颂3倍的页数。
新编所用纸张一直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尤其是其硬度。在你将其揉成“故纸”之前,他会一直硬挺着,整本书摆在那里四角不沾地,呈弓形。
一如期待,在大致保持原有内容的基础上收入了黄州寒食帖;也一如猜想,原藏兰千山馆的桤木诗还是没有出现。
偶的第八册蔡襄墨迹还在台湾“省亲”,所以无法对新编宋四家的总体表现提供参照系,只针对苏轼两册谈谈感想。
大致来说,这两册延续了新编的传统风格(看过前面第六册评述的朋友当能明白我的意思),较淡较柔,不锐不焦。现在我已比较习惯对偶尔出现的放大页视而不见了,那纯粹就是为了版式统一凑页数的,比多余还多余。
由于大部分所收均为尺牍,所以这回的擂台不如先从内部开始,自己人掐个不亦乐乎。
“宝月帖”:
在整册中表现处中等偏下,75分。一般台北故宫的书首帖都会格外精制,这回却没能让人惊喜。
“致运句太博尺牍”
尽管原件墨剥落较严重,印制的倒是有进步,笔锋渐露,可得85分
本来淡墨的帖子应是新编力量所在,但这个的表现也就算中规中矩,85分
京酒帖
尽管俺的图拍得不怎么样,但这个贴终于让人看到期待中的细节力,90分
又是一件水平以下的(当然,标准是以之前新编的平均水平而论),80分
局部瞧瞧(实物比偶拍得好),这样的大卷表现终于对得起期待,90-95分
如果单论文跋这一页,我认为是全书中印得效果最好的,可以给个100分
刚看完令人兴奋的长卷,这帖相形就更拿不出手,无论锐度还是墨色层次都列本册倒数第一,并略有镶边现象。70分
最后的收尾比较漂亮,90分,纵观本册有点“蛇头虎尾”http://www.guohuaquan.com/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mile.gif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