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论坛取代开会吧,关于web2.0企业的升级想法

(2007-12-10 13:28:06)
标签:

IT/科技

分类: 网界评论
    在之前的两篇Blog《Web2.0会不会让民主变得高效呢?钱伯斯演讲感悟1 》《钱伯斯没有忽悠我 web2.0是前景 》都谈到了互联网对提高企业运行效率的观点。最近几件事情的感受让我不得不谈谈我对企业内部Web2.0的想法。
    最近几次在报社内部开会,我觉得效率并不是很高,我们内部开始推行类似的尝试,即在企业内部采用论坛的方式,提高会议的效率。这是一个试验,为什么这样做呢?我觉得在企业里使用Web2.0是一个非常好的想法和实践。细推一下我们在论坛上的工作模式,我们可以看见如果很好的施行对企业的帮助,对效率的提高。
我自己最早泡论坛是从自行车网站开始的,开始时间的确比较晚,差不多是在2002年末开始的,从最早的品路,到东方红、扶轮……仔细想想在这样的论坛上,大家天各一方,但是却无形中完成了很多项目,而且很好的比较快速的完成了一些项目。
    首先说装一辆新的自行车,或者是购买一个新的零件,或者对一个品牌一个新型号车子和零件的讨论,大家都是在论坛上完成的。在论坛上完成这些工作最大的优势我觉得是很有理性,把问题思考的比较完善,也可以互相激励新的想法,和面对面交流类似,而且如果参与的人素质比较高,讨论的更全面,效果更好。自己在回一些技术帖的时候,一般会深思熟虑,这样就保证了交流的高效性。其次回帖前一般也会看别人的帖子,如果发帖人和回帖人都认真考虑之后才动笔,他们也经过了深思熟虑,所以这是一种很高效率的交流,比较快的能够讨论出结果。在一个好的氛围里,大家通常也不会随便跑题,而且大家身各一方,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参与讨论,既不耽误现在手头最重要的工作,同时又很好的完成了讨论的任务。毕竟很多时候大家开会,是为了讨论的是为了交互的。除此之外开会可能还要布置任务,那种点对多点的工作,论坛自然更可以完成。
    再比如一些论坛年底做回顾一年的活动,其实就是大家在论坛上发帖,把自己找到的好帖子号活动推荐了一下,效率也很高,没有面对面的交流,大家只是在自己上网的时候捎带手做一下就完成了。而如果靠线下的方式可能时间未必这样短,成本可能更高。
    反观通常企业内部的会议,以大家要讨论出一个结果的会议为例。这种会议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主持者的话,有时候非常的耽误时间,而且效率非常低,开了很长时间未必最终能够讨论出什么结果。甚至会出现很多人到会场的时候还没有观点,思维根本无法交互。另外在讨论的过程中,大家很多发言未必是真的经过深思熟虑……而这样的会议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大家都没有考虑,用宝贵的面对面交流时间来作基本的思维阐述工作岂不是有些浪费?
    我觉得企业内部完全可以借鉴论坛等线上的工作模式,一个议题可以先在论坛上加以讨论,而后再面对面进行交互和交流,提高效率。当然在落实到线上的时候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不是说搬上来就好。首先就是员工的素质和意识问题,要能够有充分的协作精神。如果没有这个精神,一切也属于白搭。首先是要求大家必须全民参与,必须去仔细思考问题,摆明自己的想法。其次要技术和管理上跟上,能够在一个帖子出现之后,能够监督所有人给予回帖,参与投票。其实如果技术上保障了,我觉得对于企业的量化管理也有帮助,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企业在考核员工的时候都有类似协作精神方面的考核指标,但是通常情况这个指标无法量化,假如HR要求你给出打分的差别,要求你拿出证据,要求你末位淘汰,你怎么办。通常这个指标在管理者眼中只能说是一个印象分,比如好像这个人的协作精神还可以,但是假如这个人比较热心,但是不太爱说话,或者不太爱在领导面前表现的话,你可能就会错误的判断一个人的表现。这样一个印象分要不就是都给分(那还要他干啥),要不就都凭您的印象来(岂不是拍您马屁的占先?)。如果我们把企业内部的协作更多的搬上网,那么至少可以有一个量化考核的基础。如果再配合类似百度知道,或者其它Digg网站的功能,让普通老百姓可以就回复打分,我觉得想对来说公平很多,也能量化的管理。
    这就是我初步的企业web2.0观念。我们在摸索,想必很多人已经迈出了成功的一步,希望能更多人给我们一些建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