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里走了很远才到一个关键的地方,是个灌肠馆。
北京也有灌肠,一般是油炸的。红薯粉之类作原料,总之是淀粉,切成薄片,油煎,而后粘蒜汁吃。爸爸还给我做过。但是山西的灌肠和北京却有天壤之别。
http://blog.cnw.cn/attachments/2006/10/20061008_88311763c75e27fd83bd18c63926ef07.jpg灌肠)" />
杨记是太原的老字号,店不大,吃的人很多,我俩进去的时候没地方坐。现在这家店也经营别的项目,除了灌肠还有凉粉、凉皮和麻辣烫,但是麻辣烫的确和四川或者北京的都不一样,没有串都放在一个大碗里,直接拿热汤烫。
山西的凉皮、凉粉和陕西、河南等地也不一样。陕西凉皮和山西凉面配料一样简单,辣椒、醋水、盐水、酸水,其中辣椒是魂。但是山西的凉皮和凉粉却略显复杂,魂是卤。卤和北京人常吃的打卤面很像,糊糊的,里面偶尔有个鸡蛋丝(外面的店就是这样)。
http://blog.cnw.cn/attachments/2006/10/20061008_c27e2d99cc465df4944def7a9358ca89.jpg灌肠)" />
调味台,关键的是左边的卤盆。给个特写
http://blog.cnw.cn/attachments/2006/10/20061008_14eb8565fbd901bd3976a4f79098755a.jpg灌肠)" />
这就是端上来的灌肠,配好了料。
http://blog.cnw.cn/attachments/2006/10/20061008_4222c14371395f5a0e5ff947a1585a92.jpg灌肠)" />
http://blog.cnw.cn/attachments/2006/10/20061008_82d1a72b933120237cc11015a8cf9386.jpg灌肠)" />
这是杨记卖的,一块钱一碗,灌肠很多。下面的照片是在一个高档酒店里供应的灌肠,也许好看些,但是我觉得味道差不多。那家高档酒店好像是灌肠的发源地的人开的。忘记地名了,反正是太原市属的一个县。
想起来,那个地方叫做清徐,现在清徐开矿办厂、身家百万的富翁很多是从卖灌肠起家的。清徐人的“暴发”对有悠久灌肠历史的太原市民刺激很大,他们也 ... 现在,“杨记灌肠”、“贾记灌肠”都可以算是太原灌肠市场的老字号了。
http://blog.cnw.cn/attachments/2006/10/20061008_cb16b1617fd534aee27d8f75c135136b.jpg灌肠)" />
要精致些。
以下是原料。
http://blog.cnw.cn/attachments/2006/10/20061008_fe378d31be41d9b54cc3504033097730.jpg灌肠)" />
http://blog.cnw.cn/attachments/2006/10/20061008_e63fffc6a4c76c4071985b98410adfc6.jpg灌肠)" />
总之灌肠要看肠子口感如何,再有就是卤和辣椒的味道。
在杨记灌肠店我们还吃了凉粉和凉皮,如上所述和陕、豫地区不同。
http://blog.cnw.cn/attachments/2006/10/20061008_ee010ff7d099e1c8e53f1eb40265b4a2.jpg灌肠)" />
凉粉
http://blog.cnw.cn/attachments/2006/10/20061008_e8309c66f86e9ea508b8ff7a117b44f5.jpg灌肠)" />
凉皮。
灌肠店我们对面是两个花季少女,趁着10。1出来买东西,席间还不时拿出买到的小饰品把玩一下。他们是要了灌肠和麻辣烫,显然对后者不满意。想想朋友当年估计也是这样,约四五个好朋友,周日带着零花钱出来玩,钱不多所以看得多,饿了自然不会去餐馆里大快朵颐,只能在这里找些小吃,边吃边谈些校内外的趣闻(70年代生的人上中学还不知道什么是八卦新闻,也没有今天的春春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