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读爱情
(2010-03-15 09:41:16)
标签:
杂谈 |
春天,来读爱情
文/孤云
这些日子,到处都是一片郁郁葱葱,满眼望去春光无限。这时候,如果让你带本书到茶馆、咖啡厅,究竟带哪本好呢?
春天是个发情的季节,不如读爱情吧。这让人想起,自己曾经在情人节里癫狂地读情书的美妙往事。有些事情,任何时候都可以做;还有些事情,在特定时候做会变得格外有趣。别的不说,情人节里读情书,一般都是闲着没事干给惹的,除非他临时抓狂想写情书而找不到词汇。大家都出门约会去了,何以解忧呢,其中一个选项就是读情书聊以自慰。同理可证,在春天里读点爱情故事,肯定错不到哪儿去。
近来出了不少关于爱情的新书,最想读的是诺贝尔奖得主帕慕克的《纯真图书馆》。这部小说所讲的故事,换了别人来写,一定会被骂成庸俗滥情。这书讲的是,伊斯坦布尔一个富家公子凯末尔与一名媛茜贝尔订婚,又爱上了意外相遇的出身贫寒的远方表妹,当他最终与茜贝尔解除婚约,远房表妹却已离他而去。瞧瞧,富家公子、大家闺秀、穷表妹……这些要素可不都是畅销小说里的老俗套嘛。
不过,接下来的情节足够吸引人:失恋的凯末尔追随着恋人的影子,穿行于穷困的后街陋巷,流连于露天影院以及被民族主义的炸弹破坏的街道上,从而看到了另一个伊斯坦布尔……为了平复爱的痛苦,他悉心收集心上人爱过的、甚至是触碰过的一切,将它们珍藏进自己的“纯真图书馆”。至此,大致可以肯定,这位文学大家写的不仅仅是爱情。他凭吊的,也许还是一个不复存在的旧日的伊斯坦布尔。
这本书,应该是献给作者的故乡伊斯坦布尔的情书。光这一点,足以让这部小说与众不同,值得期待。在春日阳光下,独坐在遥远的东方国度里,想象着异国城市的往昔(而不是今日)风貌,那该是多么惬意的事情。
阿尼科·热尔的《萨冈之恋》,应该也是一个不错的阅读选择。但是,读这本书需要足够大条的神经,否则你或许会感到有些不适。作者原是法文版《花花公子》的女主编,当年她由于找法国一批作家约稿,认识了萨冈——这个充满传奇与神秘色彩的女人。这本书讲的就是作者与萨冈、佩姬(萨冈的同性恋女友)、贝尔纳(萨冈的情人)之间错综复杂的爱情纠葛。具体情节不用展开,这中间的关系就让人快崩溃了。难以接受这一切的话,还是绕着走为好。毕竟,不是所有的爱情都是美好的,正如不是所有的阅读都是令人感到温馨。
还有一部自传体小说值得一提,这就是《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纳博科夫第一部用英文写作的小说。小说写于纳博科夫流亡欧洲的最后几年,在写作这部小说前,作者背叛了自己的爱人薇拉,计划与一个年轻女子私奔,但是最终他还是回到了妻儿身边。有时候人就是这样,吃不到的都是好的;只有吃不到也得不到,他/她才会醒悟,放到碗里的其实也很不错。简单概括,这是一部关于背叛爱情的爱情的爱情小说。如果想了解纳博科夫,这部小说或许可以提供一些帮助。当然,任何时候都别忘了,这只是一部小说。
至此,上述三部作品已经提供了关于爱情的几种基本模型,三角恋、多角恋、异性恋、同性恋……倘若加上日本小说《杀戮之病》、《最后的家庭》里所涉及的变态恋种种,在这个春天里,用不着亲历爱情,我们便可以从中感受不同的爱情故事带来的怦然心动。阅读爱情,这是春天里值得尝试或冒险的心灵活动。他人的爱情,终究与自己漠不相关,因而我们得以在一个安全的距离里看他生看他死,看他为爱死去活来。
特别是,当爱已经成为自己人生中的一个传说,我们所能做的也许只有这么多了。
2010年3月10日
文/孤云
这些日子,到处都是一片郁郁葱葱,满眼望去春光无限。这时候,如果让你带本书到茶馆、咖啡厅,究竟带哪本好呢?
春天是个发情的季节,不如读爱情吧。这让人想起,自己曾经在情人节里癫狂地读情书的美妙往事。有些事情,任何时候都可以做;还有些事情,在特定时候做会变得格外有趣。别的不说,情人节里读情书,一般都是闲着没事干给惹的,除非他临时抓狂想写情书而找不到词汇。大家都出门约会去了,何以解忧呢,其中一个选项就是读情书聊以自慰。同理可证,在春天里读点爱情故事,肯定错不到哪儿去。
近来出了不少关于爱情的新书,最想读的是诺贝尔奖得主帕慕克的《纯真图书馆》。这部小说所讲的故事,换了别人来写,一定会被骂成庸俗滥情。这书讲的是,伊斯坦布尔一个富家公子凯末尔与一名媛茜贝尔订婚,又爱上了意外相遇的出身贫寒的远方表妹,当他最终与茜贝尔解除婚约,远房表妹却已离他而去。瞧瞧,富家公子、大家闺秀、穷表妹……这些要素可不都是畅销小说里的老俗套嘛。
不过,接下来的情节足够吸引人:失恋的凯末尔追随着恋人的影子,穿行于穷困的后街陋巷,流连于露天影院以及被民族主义的炸弹破坏的街道上,从而看到了另一个伊斯坦布尔……为了平复爱的痛苦,他悉心收集心上人爱过的、甚至是触碰过的一切,将它们珍藏进自己的“纯真图书馆”。至此,大致可以肯定,这位文学大家写的不仅仅是爱情。他凭吊的,也许还是一个不复存在的旧日的伊斯坦布尔。
这本书,应该是献给作者的故乡伊斯坦布尔的情书。光这一点,足以让这部小说与众不同,值得期待。在春日阳光下,独坐在遥远的东方国度里,想象着异国城市的往昔(而不是今日)风貌,那该是多么惬意的事情。
阿尼科·热尔的《萨冈之恋》,应该也是一个不错的阅读选择。但是,读这本书需要足够大条的神经,否则你或许会感到有些不适。作者原是法文版《花花公子》的女主编,当年她由于找法国一批作家约稿,认识了萨冈——这个充满传奇与神秘色彩的女人。这本书讲的就是作者与萨冈、佩姬(萨冈的同性恋女友)、贝尔纳(萨冈的情人)之间错综复杂的爱情纠葛。具体情节不用展开,这中间的关系就让人快崩溃了。难以接受这一切的话,还是绕着走为好。毕竟,不是所有的爱情都是美好的,正如不是所有的阅读都是令人感到温馨。
还有一部自传体小说值得一提,这就是《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纳博科夫第一部用英文写作的小说。小说写于纳博科夫流亡欧洲的最后几年,在写作这部小说前,作者背叛了自己的爱人薇拉,计划与一个年轻女子私奔,但是最终他还是回到了妻儿身边。有时候人就是这样,吃不到的都是好的;只有吃不到也得不到,他/她才会醒悟,放到碗里的其实也很不错。简单概括,这是一部关于背叛爱情的爱情的爱情小说。如果想了解纳博科夫,这部小说或许可以提供一些帮助。当然,任何时候都别忘了,这只是一部小说。
至此,上述三部作品已经提供了关于爱情的几种基本模型,三角恋、多角恋、异性恋、同性恋……倘若加上日本小说《杀戮之病》、《最后的家庭》里所涉及的变态恋种种,在这个春天里,用不着亲历爱情,我们便可以从中感受不同的爱情故事带来的怦然心动。阅读爱情,这是春天里值得尝试或冒险的心灵活动。他人的爱情,终究与自己漠不相关,因而我们得以在一个安全的距离里看他生看他死,看他为爱死去活来。
特别是,当爱已经成为自己人生中的一个传说,我们所能做的也许只有这么多了。
2010年3月10日
前一篇:靠谁来推动国家财政预算阳光化
后一篇:建了拆拆了建,如此折腾为哪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