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谁来推动国家财政预算阳光化
(2010-03-11 12:11:56)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事评论 |
靠谁来推动国家财政预算阳光化
文/魏英杰
今年的国家财政预算报告长达80页,账目更为详细,且配备了五大本说明书,这也许是两会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文本。未曾想,预算审议却遭遇冷场。全国人大代表叶青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在小组分组审议中,“没有一个人谈到预算报告”。(综合央视《新闻1+1》、《中国青年报》报道)
国家财政预算报告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形容都不过分。政府在过去一年里钱都花哪里去了,又是怎么花的,下一年准备怎么花,这里头涉及政府运作及其监督的核心。如全国政协委员侯欣一所称,预算报告是人大代表监督政府最为实质的一环。另一方面,预算报告从几年前仍属于“机密”文件到如今的人手一份,财政预算公开化改革已有很大进步;但是,目前存在的不足也很明显:一是预算报告的文本不好读,二是留给代表委员们讨论审议的时间太短。
应该说,这里既有专业性的难题,也有程序安排的原因,还有着观念方面的问题。可不管怎么说,这些其实都是老话题了。道理许多人都明白,每年两会期间这事情也都倍受关注。你看,连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高强都认为,政府预算公开的实际执行情况不令人满意。然而,尽管各方都有一定共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却一直都未能取得关键性突破。有句话说“改革进入深水区”,推动财政预算阳光化的进程大抵也是如此——相关讨论和建议要么停留在“应该如此”的理想化层面,要么老调重弹,每年都把陈年老酒再次端上桌面。
这说明,遭遇瓶颈的财政预算公开化改革,需要一股强大的动力来推动前进。这个动力若非来自于政府本身,只能是向外寻求。于前者,我们都知道这恰恰是相关改革裹足不前的主要原因。所以,能够对相关改革形成压力、起到鞭策作用的,还在于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有些代表和委员抱怨预算审议时间太短,甚或觉得说了也没用,却没有意识到,自己恰是那股足以改变现状的力量。
有句名言大家耳熟能详——“无代表不纳税”。这是来自英国的一句格言,意思是没有人民代表的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换言之,没有人民的同意,人民可以不纳税。这句口号曾经掀起几多风起云涌的历史大事件,这里且不提了。需要指出的是,这句话所蕴含的道理并不仅仅如此。试想,未经代表同意政府不能征税,这不就意味着政府花钱同样也要经过代表的同意吗?征税及其开支均涉及纳税人的钱,当然都要获得人民代表的同意。这也就是说,人大代表完全有权利要求政府公开财政预算报告,而这就包括公开多少、如何公开以及公开后如何开支等等方面的内容。
人大代表是干什么的?不就是代表人民来约束和监督政府吗。因此,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理由,而且也应当充分履行自身职责,推动和实现政府财政预算阳光化。这份报告不仅要读得懂,还应安排足够时间(比如提前发放报告文本)以便代表们认真审议。总之,这是代表们的权利,也是不可推卸的职责。如果有人因为报告不好懂或时间不够而放弃这一权利,就等于放弃自身职责,表明这个人不适合坐在代表的座位上。
电影《锦衣卫》中,女主角赵薇说:“这个世界真的变了吗?我们老百姓怎么活得这么没有尊严?”甄子丹回答:“尊严不是别人给的,是靠自己争取的。”道理就是这样,推动财政预算阳光化的控制器其实就在代表们自己手里——当然,归根结底是在广大民众的手里。
2010年3月10日
文/魏英杰
今年的国家财政预算报告长达80页,账目更为详细,且配备了五大本说明书,这也许是两会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文本。未曾想,预算审议却遭遇冷场。全国人大代表叶青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在小组分组审议中,“没有一个人谈到预算报告”。(综合央视《新闻1+1》、《中国青年报》报道)
国家财政预算报告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形容都不过分。政府在过去一年里钱都花哪里去了,又是怎么花的,下一年准备怎么花,这里头涉及政府运作及其监督的核心。如全国政协委员侯欣一所称,预算报告是人大代表监督政府最为实质的一环。另一方面,预算报告从几年前仍属于“机密”文件到如今的人手一份,财政预算公开化改革已有很大进步;但是,目前存在的不足也很明显:一是预算报告的文本不好读,二是留给代表委员们讨论审议的时间太短。
应该说,这里既有专业性的难题,也有程序安排的原因,还有着观念方面的问题。可不管怎么说,这些其实都是老话题了。道理许多人都明白,每年两会期间这事情也都倍受关注。你看,连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高强都认为,政府预算公开的实际执行情况不令人满意。然而,尽管各方都有一定共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却一直都未能取得关键性突破。有句话说“改革进入深水区”,推动财政预算阳光化的进程大抵也是如此——相关讨论和建议要么停留在“应该如此”的理想化层面,要么老调重弹,每年都把陈年老酒再次端上桌面。
这说明,遭遇瓶颈的财政预算公开化改革,需要一股强大的动力来推动前进。这个动力若非来自于政府本身,只能是向外寻求。于前者,我们都知道这恰恰是相关改革裹足不前的主要原因。所以,能够对相关改革形成压力、起到鞭策作用的,还在于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有些代表和委员抱怨预算审议时间太短,甚或觉得说了也没用,却没有意识到,自己恰是那股足以改变现状的力量。
有句名言大家耳熟能详——“无代表不纳税”。这是来自英国的一句格言,意思是没有人民代表的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换言之,没有人民的同意,人民可以不纳税。这句口号曾经掀起几多风起云涌的历史大事件,这里且不提了。需要指出的是,这句话所蕴含的道理并不仅仅如此。试想,未经代表同意政府不能征税,这不就意味着政府花钱同样也要经过代表的同意吗?征税及其开支均涉及纳税人的钱,当然都要获得人民代表的同意。这也就是说,人大代表完全有权利要求政府公开财政预算报告,而这就包括公开多少、如何公开以及公开后如何开支等等方面的内容。
人大代表是干什么的?不就是代表人民来约束和监督政府吗。因此,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理由,而且也应当充分履行自身职责,推动和实现政府财政预算阳光化。这份报告不仅要读得懂,还应安排足够时间(比如提前发放报告文本)以便代表们认真审议。总之,这是代表们的权利,也是不可推卸的职责。如果有人因为报告不好懂或时间不够而放弃这一权利,就等于放弃自身职责,表明这个人不适合坐在代表的座位上。
电影《锦衣卫》中,女主角赵薇说:“这个世界真的变了吗?我们老百姓怎么活得这么没有尊严?”甄子丹回答:“尊严不是别人给的,是靠自己争取的。”道理就是这样,推动财政预算阳光化的控制器其实就在代表们自己手里——当然,归根结底是在广大民众的手里。
2010年3月10日
前一篇:校长培训计划离公费旅游有多远
后一篇:春天,来读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