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预习、自主学习和题海战术

(2012-02-07 18:21:27)
标签:

教育教学

教学策略

学习方法

赵雨林

杂谈

分类: 教育教学

偶见梁恕俭老师发的博文“恳请赐教:对预备选题的个人思考”,内容真挚深刻,读后欲罢不能,于是一时兴起,点评狗尾续貂,见笑!望同行指教。

No1:预习只是简单的学吗?

提出问题:预习、自习、自主学习,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有种观点认为,没有预习不能上课;还有的强调,预习要在课外进行;预习的使命究竟是什么,不预习行不行?

恕俭观点:预习是学习链条的最初一环,不能割裂,也不要区分课内外。独学是预习,对学也可看作是预习,预习是为群学做铺垫。

点评: 预习、自习、自主学习是针对不同的要求而进行的三种学习状态,似乎不能简单平行评价。

首先预习通常是指教师教学前学生自主进行的学习准备。自习通常是指学生在那些未被教师指定具体教学目标的时间里而进行的学习活动,可以是对当日课业进行复习巩固,也可以是对新功课进行预习,也可以是按照老师的建议进行有关的学习。自主学习则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而开展的学习活动。

关于预习,有三类。一是浏览式预习;二是问题式预习;三是自学式预习。

浏览式预习只是对未来的课堂内容作了浮光掠影式的了解,但对于未来可能在概念上出现的盲点和难点不能做较好的估计。这种方式对文科类科目比较适合。有时由于时间比较短促,所以只能采取简单的浏览式预习的方式作为应对;

问题式预习主要的目的是发现目标内容中的问题点,然后通过老师的课堂或其他帮助下得到解决,这是一种可以使听课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的准备措施;

自学式预习不仅要细致地阅读和研究,而且要根据课后练习或相关的练习册的练习题来验证自己掌握的水平和程度,是一种比较高级的预习方式,实际上也就是自学。不过这种方式对中等程度以上的学生更合适。

所以,预习虽然是自主式学习的重要部分,但还不是自主学习的全部。因为自主学习还包括强化练习、复习巩固、对标自检等内容。

 

No4:课堂展示无时限吗?

提出问题:自学、展示、反馈是高效课堂三部曲,有人说,无限放大展示的作用都不为过。课堂展示可以不要时间限制吗?

恕俭观点:效率是受时间制约的,课堂要追求高效,必然要核算时间成本。展示再必要,也得适可而止、见好就收。必要的收敛是开放的前提,展示时的活跃与自学时的静默结合起来,张弛有度,才符合文武之道。

点评:“适可而止、见好就收”说起来容易。一句话,功夫在课外。课堂的表现永远是不够的,优秀教师的控制力还体现在课堂外。让学生在课外都还在想课内的事,这老师可以在被窝里乐了!

 

No6:高效就是多练吗?

提出问题:考考考,老师的法宝;练练练,学生的经验。题海战术,勤学多练,是应付考试的不二法门。高效课堂也需要多练吗?

恕俭观点:课堂如果仅仅盯着高分与效率,那是对高效课堂的误解;高效如果靠多练来支撑,那是对生本教育的亵渎。高效是以生为本的正常结晶,多练是投机功利的歪门邪道。高效需要练习,更需要核算成本与收益,以身心健康为代价的多练是被唾弃的,以多练换取的高效也无价值可言。

点评:通过做实现知识理解把握比较经济方式一,题海战术是平老师无奈说,采取战术通过学生进行科学的学习策略辅导,让学生习得自主进行练习强化的战术的能力,当然,题型战术获得的效能快乐战术相提并论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