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子手记一:教育是彼此的进步与成长

(2009-12-15 11:58:53)
标签:

家庭教育

杂谈

分类: 教子手记

我儿上学有三个多月的这期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孩子上学前,由于很特殊也很普遍的原因,老人不撒手,所以我基本没有机会实施我的教育纲领。终于在孩子真正必须要进入社会即要上学的时候,我有教育孩子的机会了。

当我信心十足,意气风发开始我的教子里程的时候,我自负而傲慢地开始了我的教子手记,终于写到教子手记九以后,我发现我无法也不需要继续了。当然,这没有让我感觉不快,相反我开始感受生活而不是教育给我带来的美好和乐趣。

在所谓的“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老实话讲,我现在很不喜欢“教育”俩字。看起来很多司空见惯的问题,我发现做出和孩子很亲近其实高高在上的样子去教化孩子,实际上根本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而相反,和孩子一起思考,严肃对待孩子的疑惑,带着疑问而不是答案去探索更是捷径,轻松、自由和高尚。

记得前几天,孩子在讲述老师品德课的一句主题语“好习惯,伴一生”,冷不防孩子问道:为什么不讲“坏习惯,伴一生”?那一刻,我突然感觉有些无语。就字面上而言,这两句话都没有什么错,道理很容易阐述。但孩子这样的发问,我能想象到老师对“坏习惯,伴一生”的解读是忽视的,甚至对“习惯,伴一生”的解读也不够,我无意贬损老师的指导,因为这样的类似的情况我自己每天也在发生。所以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很不擅长去讲“坏”的问题,或者根本不知道也不善于从问题的本质而不是结果谈起。

最近以来,我给孩子设立一个秘密计划。坦率地讲,这是我的想法,但我还是总感觉我是否有点多余虽然并不过分,我曾经居然要对孩子进行要求,这使我对自己的做法有了很深刻的怀疑。但到了后来,我感觉不好,便和孩子商量是否可以停止,因为我不喜欢每天去督促别人。因为人家想做自然会做。但我儿却说了让我很激动的话,老爸你可以每天提醒我。我问:你保证不会烦吗?儿子肯定地点头说道:不会!

这件事情让我有更深的体会,就是无论什么想法一定要和孩子商量好,没有问题,孩子的心胸、志向和善良是一般的成人无法比拟的。

对我们成人来讲,我们已经有一个很强烈的框时刻告诉自己,知道什么是我们认为对的,有效率的,有意义的。然后我们就拼命地在孩子身上落实。而在这个急不可耐的过程中,我们忽视了孩子的思考空间和能力,忘记了他们有一颗其实很智慧的大脑。相反,我却发现很多时候不是我在教育孩子,而是孩子在启发我,是生活在教育我。蓦然间,我在反思这样的问题,你为什么一定要想着去教育人家?你凭什么去教育人家?

当然,我对自己很多事情上的做法是很自信的,比如我不给孩子签字,也不告诉孩子作业中什么地方错了,也不会对错的题目进行直接的解答,这样的做法使孩子有更多的自制和自我。终于,我向孩子说明,爸爸不想当你的老师,甚至都不是什么导师,只想做你的朋友,和你共同思考,与你一起分忧!因为我不认为童年的我比你更出色,所以我应该向你学习。

教育一词的感觉很霸道和强势,在我现在看来,就是要实现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态势的改变,是被教育者要求教育者给予指导、帮助的教育,而不是教育者自己主观的对被教育者的指导、帮助。关键的转变就在于教育者知道什么时候应该识趣地离开,什么时候知趣地进入。

前几天,孩子为了完成自己的一个想法(就是自己开始自学下学期的功课,这也是我希翼和窃喜的一件小事),自己规划时间自己完成,遇到问题才来找我。这个过程让我特别感动。于是对孩子说:爸爸觉得你特了不起,别的小朋友的学习都是家里人管的,而你是自己管自己,是你让爸爸来教育你,而不是爸爸要来教育你。而孩子居然很认同我这样的看法,孩子说:对!是我要让你来教育我!我听了后是那么开心。所以,我的教子手记结束了。而继续并取而代之的是——与子手记,记录的将是孩子对我以及我对孩子的启发和思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