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校园 |
分类: 时评·文艺理论·文史研究 |
一些高中女生参与通过QQ群、论坛等方式风行于网络的“后宫游戏”,让人惊忧。
游戏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勾心斗角而步步高升。一位参加游戏的17岁高二女生讲了她是怎样从秀女越过才人直接晋升为贵妃的:每天用心服侍皇上,巴结皇后,讨好掌事姑姑。原来那个贵妃有过几次跟皇后不合。她用姐妹的身份撮合原贵妃和世子约会,再利用小太监去告密。结果,原贵妃被贬为宫女,她坐上了那个位置。
这不禁使人联想到那些历史上的后宫斗争。战国时,楚怀王宠郑袖。后又来一美人。郑袖在面临失宠危机时,心生一计,对美人说:“大王恶人以鼻气触之,子见王必掩其鼻。”美人听了她的话。怀王问郑袖:“美人见寡人,辄掩鼻,何也?”郑袖说:“嫌大王体臭,故恶闻之。”怀王大怒,命劓美人鼻。郑袖遂专宠。辽朝天祐帝耶律洪基宠爱才貌双全的萧观音,引起婢女单登的嫉妒。单登生出一条毒计,请萧皇后抄下十首艳情词送给自己。萧皇后写完,见还有空白处,就写了自己的《怀古》:“宫中只数赵家妆,败雨残云误汉王。唯有痴情一片月,肯窥飞燕入昭阳。”单登将这张纸交给佞臣耶律乙辛。耶律乙辛给皇帝说萧皇后和伶人赵唯一通奸,并说诗中暗含赵唯一的名字,是表示对他的思恋之情。结果萧皇后被赐死。
高中女生后宫游戏的现实意义,不在于感受历史的血腥,也不在于获得娱乐的快感,而在于踏入社会前的训练。从这个意义来说,我感到喜忧参半:喜的是,经过这样的训练,在她们踏入社会面对阴暗面的时候,不至于惶然不知所措;忧的是,沉浸在这种搞阴谋设圈套的阴霾中,她们的心灵将受到戕害。
吟诗赋词也是游戏中后宫判定人才的重要方式。游园赏景、诗会、晋升品位时的殿试都要通过即兴作诗来考核。如果有文学素养且能出口成诗,就会得到赏识和晋升。这样一来,参与游戏的同学常常觉得肚子里墨水不够用,抽空就抱着唐诗宋词狂背一通。
面对这一情况,我同样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同学们有了阅读写作的积极性,水平得到快速提升;忧的是这种行动的动力,居然是为了当上贵妃娘娘或保住这个位置!若按照易中天先生说的“不问动机,只看效果”来衡量,这倒是好事。但这个动机就牵涉着思想教育,怎能不问动机呢?
侍寝是皇后皇妃都要做的事情。侍寝的时候只能由皇上和侍寝妃子对话,其他人不得打扰。
这点儿我就只有忧了。虽然只是文字交流,但谈的是床笫之事,总不能用性教育来解释吧?这不是涉黄吗?这些女孩儿未必就热衷于如此,但按“皇宫”中规矩,妃子要尽力讨得皇上宠爱才能晋升,所以要曲意逢迎。这不是扭曲灵魂吗?
这件事也像大禹治水那样,宜疏不宜堵。一是堵不住,再是越堵冲的口就越大。是否想想办法,改造一下,将那些糟粕的东西去掉。或是创造新的既健康又有趣味的游戏。当然,这就需要专业人士的努力了。
王婆卖瓜:选材独特,分析辩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