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撒切尔夫人智斗工会

(2013-05-15 08:43:48)
标签:

撒切尔夫人

工会罢工

香港码头工人罢工

卡特尔

财经

分类: 媒体.专栏

香港葵涌国际货柜码头工人发起的罢工行动至今已持续两个多星期了,示威人士闯入码头内,打着各种标语,要求加薪,更堵塞通道,阻止货柜车的正常出入。而隶属香港职工会联盟的码头业职工会向罢工人员发放数千港元的生活津贴,并说罢工将会持续下去,直到工人的要求得到满足。


而就在香港码头工人罢工期间,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去世了,享年87岁。撒切尔夫人在任期间政绩卓著,大力推行自由市场经济体制,控制通货膨胀,坚决推行国企私有化。她和盟友里根总统的市场改革,为英美两国数十年繁荣奠定了厚实基础。


当然,不会是所有的英国人都会为撒切尔夫人的离去默哀,甚至有人表示要在她葬礼时举行欢庆会。究其原因,是撒切尔夫人在任期间不遗余力的限制工会权力的举措。如今香港码头工人的罢工,也正是得到了工会的支持。有人认为工会所为是义举,这显然是由于他们对工会一词认识上有误解。


工会是指工人组建成联盟,增加和雇主谈判的力度,以图增加收入、降低劳动强度等目的。就其本质来看,就是一个卡特尔组织。严谨来说,作为卡特尔的工会在逻辑上很难维持,这是因为违反协定者会有意外好处,资方也可以招聘非工会成员取而代之。工会组织罢工时,资方会给予肯复工的人额外好处。


而工会生存之计,是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做法,如通过暴力威胁成员不许复工,并且阻吓资方另外雇用人员。但靠暴力手段不能持久,而洗白才是长远之计。故此,通过民主政治取得政府支持,工会名正言顺地拥有了特权。如英国《1906年劳资纠纷和解条例》便赋予工会会员在劳资冲突中普遍享有法律豁免权。


罢工也因此成了家常便饭,英国1970年电力工人大罢工、19721974年间的矿工大罢工,工会激进好斗,甚至组建武装力量“飞行纠察队”阻止矿厂在劳资纠纷解决前开工,而这也导致了希思政府的下台。在撒切尔夫人上任前的七十年代末,英国工会成员从20世纪初的120多万人发展1200多万人。


工会享有特权,经济环境转差,通货膨胀加剧。在这样一片乱象中,撒切尔夫人上台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她并没有简单取消或者严禁工会组织,而是用极具智慧的办法瓦解工会力量,其做法就是修改及颁布法规,推行了在外人看来是“促进工会内部民主化”制度。


首先是1982年国会通过法案取消了工会所享有的与其个人成员的法律权力所不同的普遍法律豁免权,规定不能强迫工人加入工会;1984年通过《工会法》,增加工会组织的“民主和透明”程度,规定工会的执行委员会必须由全体工会成员不记名投票选出,且至少每五年改选一次;而1988年更通过了《工会与雇佣法》,赋予工会个人成员一系列不受其工会约束的权力,包括有权拒绝参加未经秘密投票而举行的罢工。


表面上的促进工会民主化做法,其实是消解了工会对其成员的强迫性,增加了成员选择罢工与否的自由。但正因为有这样的幌子,撒切尔夫人的改革得以顺利推行。工会组织没有了政府的支持,更一步步被削弱了暴力强迫手段,这如同蛇被打了七寸,动弹不得。


比如英国全国矿工联合会1984年再发起矿工大罢工,由于法例已被修订,罢工违反了没有事先举行内部投票原则,罢工者以武力阻止其他矿工上班,社会舆论对此也不认可。最后警察阻止罢工支持者接近罢工矿场附近,逮捕部分采用暴力的纠察队,持续一年的罢工行动以失败告终。


在撒切尔夫人锲而不舍的努力下,英国工会作用进一步被削弱,规模不断缩小,罢工运动也少了。经济环境的改善,更多的产业工人因此得益。这也是撒切尔夫人广受尊崇的根本原因。


香港因自由港的优势,码头货柜吞吐量多年雄踞全球首位,而新加坡上海等地区的崛起已经在慢慢超越香港。罢工事件无疑会使香港码头业务雪上加霜,甚至予以致命一击。在对待工会和罢工问题上,香港主政者会有撒切尔夫人卓越的洞见吗?(原发接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