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与安如意,哪一个脸皮厚?
何新对着已有水天同译本《论人生》(培根),删繁就简,也出一个新版本。传为笑话。友huma有段子记曰:
【世知何新尝迻译培根《论人生》,以为必会通中西者,不知何新素不解娵隅。所谓迻译,非就原文译出,乃就水天同先生全译本,删繁就简,若小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者。试举书中《论青年与老年》篇一节于下:「青年人在执行或经营某事的时候,常常所包揽的比所能办到的多,所激起的比所能平伏的多;一下就飞到目的上去,而不顾虑手段和程度;荒荒唐唐地追逐某种偶然遇见的主义;轻于革新,而革新这种举动是会引起新的不便来的;在起始就用极端的补救之法;并且(这是把一切的错误都加重一倍的)不肯承认或挽救错误,就好像一匹训练不足的马一样,既不肯停,也不肯转。有年岁的人过于喜欢反对别人,商量事务商量得过久,冒险过少,后悔太快,并且很少把事务推进到十分彻底的地步的;反之,只要有点稀松平常的成功,他们就很满足了。」(水译本155页)何译如下:「青年的性格如同一匹不羁的野马,藐视既往,目空一切,好走极端。勇于革新而不去估量实际的条件和可能性,结果常因浮躁而改革不成却招致更大的祸患。老年人则正相反。他们常常满足于困守已成之局,思考多于行动,议论多于果断。为了事后不后悔,宁肯事前不冒险。」(何译本59页)则知何全未见原文,所谓译文,实从水译檃括而出。惟何于其《译者的话》中云:“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水先生那个译本中的译笔可能略微古奥了一些。但笔者在重译的过程中,还是从水先生的译文中受益非浅的。”或其时天良犹未全泯,尙内疚神明欤?又有瑞士人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着,署名何新译。然此何新非彼何新也。闻有客问何新:汝非译《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者乎?何即嘿然受之。】
又,一个叫安如意的人,出版一本叫《人生如合初相见》的书。上了排行榜。上新浪瞄了两三篇,如同吃了口劣质鸡蛋,看不下去了。这纯是一个不学无术而又附庸风雅去意淫古人的文风。实在对此书缘何能热门而不解。
今天天涯闲闲书话读些搜书的文章,忽然瞄到一篇文章,说安如意那些文章多位抄袭的。一个叫什么江湖夜雨的人的。不禁好奇之心大起,搜到新浪那本书的连载,和天涯那个叫江湖夜雨的人过去文章,对比了三四篇。差点晕倒。
抽读的安如意几篇文章,基本上就是江湖夜雨的文章改编而成的。一些段落,甚至直抄过去。有兴趣的人,不妨去对比下。虽然都不是什么好蛋,但是至少可以“得啖笑”。
安如意的书新浪专栏:http://book.sina.com.cn/nzt/his/rshengruozcj/index.shtml
江湖夜雨的文章天涯列表:
提示,可随便确定一个诗人名,然后两边对照看。比如薛涛、李季兰,,都可以。
本以为鸡蛋只是劣质、口味差点而已,现在还知道,这知道原来还是用人工合成的。啼笑皆非,顿知世间之事情无奇不有。
无聊且爆笑之余,乱记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