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白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分类: 文化/读书 |
https://p2.pstatp.com/large/39a40004c720b1b1e459
2017年9月7日农历七月十七白露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是华夏先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科学的气象历法,从秦汉至今已经沿用了2000多年,既有反映季节的“四时八节”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又有反映气温变化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还有反映天气现象的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更有反映物候现象的惊蛰、清明、小满、芒种,是了解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杭州广播电视报》在2017年为您推出“二十四节气”专栏,并推出由本报采编洪雨奇创作的“追风奇看二十四节气”原创国风漫画。
https://p1.pstatp.com/large/39a80002accd0840e964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白露农谚
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
白露割谷子,霜降摘柿子。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
https://p1.pstatp.com/large/39a60004bfa3ab383130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白露三候: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
本周四9月7日是白露,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白露也是天气转凉的标志。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天气渐凉,清晨时分会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白露。
《诗经》中的名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指的就是白露节气。杜甫诗云:“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白露过后,中秋近了。
古人将白露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白露之日鸿雁来,因为鸿雁二月北飞,八月南飞。后五日玄鸟归,玄鸟就是燕子,属北方之鸟,春分而来,秋分而去。再五日群鸟养羞,“羞”同“馐”,指美食,养羞是诸鸟感知肃杀之气,纷纷储食备冬。
白露养生:养阴祛邪,远离悲秋
俗语说:“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意思是处暑仍热,每天须用一盆水洗澡。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体了,以免着凉,所以又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
白露养生以养阴为主,养阴又是防秋燥的关键,可适当多服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也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
从食补来说,白露时节宜喝粥,“秋食早粥”就是养生专家提倡的一种养生方法,针对脾胃虚弱、消化差的人来说,有补养作用的粥可以健脾胃、补中气。
https://p2.pstatp.com/large/39a30004cdfa990c446c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https://p3.pstatp.com/large/39a90002cb97f9d889b2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https://p2.pstatp.com/large/39a50004bfa1278824b8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https://p2.pstatp.com/large/39a70004bb5ba99115e7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https://p2.pstatp.com/large/39a90002cb9e194cfd59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https://p7.pstatp.com/large/39a40004cbc51e1e9bf1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白露当令食材:山核桃、长豇豆、南湖菱
根据杭帮菜图书《廿四节令菜点》,白露节令菜肴有鲜菱仔鸡、虾茸煎豇豆、三椒干果海参。
白露时节秋意渐浓,各种果实丰收,南湖菱也在这时生长成熟。浙北一带有南湖菱烧仔鸡的食俗,民谚“最忆江南白露日,鲜菱仔鸡入馔时”,说的就是这道时令佳肴——鲜菱仔鸡。这时豇豆口感最好,最宜食用,虾茸煎豇豆就是一道白露时节的家常菜。三椒干果海参这道创新时菜则是用滋补营养的海参,配以白露时节的干果,成菜色彩鲜艳、富有营养。
“白露到,竹竿摇,满地金,扁担挑。”这是浙皖交界山区流传的一句民谣。每年白露,当地人带着准备好的干粮和长竹竿向山林进发,这一天是山民们约定俗成的山核桃开竿日,所以白露也代表着山核桃上市了。
杭州还有节令点心“巨胜奴”,是将面条拉成细如发丝的龙须面生坯,下油锅后稍炸片刻,捞出装盘,形态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