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片热评┃《敦刻尔克》,和五星差了一颗星的距离

分类: 电影 |
http://p3.pstatp.com/large/39a3000249f4ec44919e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撰文:小洋楼
在金逸看的iMax,特意选了靠后的座位,开场几分钟确实有沉浸式体验,但十多分钟后开始感到胃里翻江倒海,这和看一些画面不停晃动、使用手持摄像拍出来的文艺片所造成的不适感是相似的,后来我只想电影快点结束。所以,不适应画面晃动感的人不推荐iMax版。
这其实是一部文艺片,因为几乎没有剧情,一周一天一小时三条线组成跳跃式结构。台词极少,反英雄主义,非主流战争片套路。在我看来,和李安的《比利·林恩》有点类似,技术上和技巧上的追求超过了故事的讲述,不过贵在真实表现敦刻尔克逃亡的心态。表演方面,最有质感的演出是那位父亲,去年奥斯卡最佳男配获得者马克·里朗斯。7分
http://p2.pstatp.com/large/39a3000249f5d9f40cdd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壹
《致命魔术》《记忆碎片》《盗梦空间》《蝙蝠侠》《星际穿越》……在《敦刻尔克》之前,克里斯托弗·诺兰拍摄了9部长片,大多是他担任编剧或参与编剧,在各大电影节上22次获提名,15次获奖。这也是诺兰电影的特点,既有作者电影的影子,又不失商业性。
和之前的作品有些不一样,《敦刻尔克》在国内上映后,虽然评价一如既往地高,但口碑并非一边倒的好,豆瓣评分8.6,猫眼观众评分只有8.1,甚至不如《星际特工:千星之城》,也可以看出《敦刻尔克》并非大众喜欢的电影。
有人吐槽剧情单薄,有人认为它像抗日神剧,因为“敌机扔下炸弹后,士兵们居然都爬起来了,海滩上一具尸体也没有”。如果想看场面宏大的40万英法盟军大撤退,那么影片只有一小部分,姑且称之“以小博大”。如果想看和《泰坦尼克》那样跌宕起伏的灾难片剧情,这部影片欠奉。如果想了解“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历史,你同样无法从这部影片得到多少。
诺兰呈现的《敦刻尔克》,并非好莱坞英雄主义电影,而是表现个人在敌军围困下的绝望心态,表现战士在围困面前的自私和懦弱,逃生的本能,和主流战争片背道而驰。从这个方面来说,《敦刻尔克》和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有些类似,同样突出了战争面前个人真实的心理活动,同样在技术和技巧上有追求:诺兰用了IMAX胶片摄影机拍摄,李安用了60帧高清摄影机,目的都是让观众有沉浸式体验,能够走进这些普通战士的内心。
打破时空,用非线性时间状态来讲故事,向来是诺兰电影的特色,之前我们在《盗梦空间》《星际穿越》里都感受过,所以,他的电影以烧脑著称,因为需要动脑去思考时空的关系。
这次他依然使用了自己钟爱的非线性叙事方式,你在《敦刻尔克》中看到的是三条线齐头并进:岸上等待救援的士兵,海上救援的英国平民,空中作战的飞行员。这三组人分别处在一周、一天、一个小时的时间里,也就是说,在一小时47分钟的电影里,一周、一天和一个小时分头叙述,直到影片快结束的时候,他们开始交叉。在影片结尾的时候,他们完全融合在一起,完成了三条线索的重合。
所以,在电影里,讲故事的方式是跳跃的,岸上等待救援的士兵不停遭遇敌军的袭击或轰炸,镜头却突然切换到驾驶民用船只前来救援的英国平民,或者在空中战斗的英军飞行员。那个漂流在海上等待救援的发抖士兵(基里安·墨菲饰)被救上船之后,后面在飞行员的视野里,他又突然出现在敦刻尔克岸边。
这三条线中,反复出现最多的,是不停遭遇德军打击的盟军战士们。他们看起来不堪一击,逃上撤退的军舰后被击沉,逃上第二条军舰后又被击沉,逃上搁浅的荷兰商船后又遭遇沉船。一次次地逃生,一次次地失败,看起来就像没有任何招架能力的倒霉蛋。
一部关于二战的历史战争片里,没有出现一个敌人,也没有熟悉的历史人物如丘吉尔、希特勒等敌我双方,这在战争片里同样是非主流的。诺兰和李安一样,显然都希望以非主流的形式来表现战争,用独特的方式来拍摄一部战争片。
http://p3.pstatp.com/large/39a9000046f1543a669e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http://p2.pstatp.com/large/39a500023c76a0f9db5e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http://p2.pstatp.com/large/39a40002464320060327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贰
虽然,他们不失为一部好作品,但在我看来,距离五星级别的佳片,还是差了一颗星的距离,这就是好作品和经典作品的距离。
所谓经典作品,就是老少皆宜、雅俗共赏,在大家都能接受的故事里讲述了永恒的价值观,比如斯皮尔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说的是八个人救一个人,值不值得?它说值得,因为人的生命高于一切,这是拯救和付出的意义。《泰坦尼克》,整部电影闪烁着人处在灾难面前爱的光芒,这是人性的力量。
伟大的作品,都是有感染人的力量的,可惜《敦刻尔克》表现的只是真实,而欠缺了感染力。
影片最有动人力量的,是那位驾驶着民用船和儿子彼得一起来救士兵的父亲道森,他也代表着超过800艘民用救援船中的一艘。扮演这位父亲的,是去年奥斯卡最佳男配获得者马克·里朗斯。
http://p3.pstatp.com/large/39a800002d152995fdfb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在这部刻意把人的重要性放到最小、突出人的卑微和渺小的作品中,这位父亲的形象无疑是最接近主流英雄式的,也是最立体突出的。“我们要去救他们……如果我们不来的话,我们的家也没了。”
所以,我更喜欢看到这样的《敦刻尔克》,是把营救放在首位,也就是把父亲这一组人物放大,或者看到平民们的舍身和宽容,让我们看到这其中人的伟大的力量,这种力量能够穿透黑暗,给人以更多的温暖和回味。
金句
·道森先生:如果我们不来的话,我们的家也没了。
·道森先生: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发动了战争,为什么要让年轻的孩子们去战场送死?
·指挥官博尔顿:我宁愿葬身大海,也不愿死于敌机的轰炸。
·上校:你看到了什么?博尔顿: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