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小洋楼杭州
小洋楼杭州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7,187
  • 关注人气:33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卤《肥肉》的集体记忆

(2014-03-31 00:35:37)
标签:

文化

分类: 文化/读书

老卤《肥肉》的集体记忆

   南京书衣坊工作室的设计总监朱赢椿应该是中国最知名的图书设计师了,从早些年的《不裁》《蚁呓》到最近几年的《蜗牛慢吞吞》《一个一个人》《平如美棠》,“中国最美的书”他拿过多次,“世界最美的书”拿了两次,成了“获奖专业户”。但是他现在希望转型成为一位艺术家,设计自己创意、策划、写作的书。这次他出席杭州PAGEONE书店的签售会,带来的是他腌制6年之久的一块老卤《肥肉》。



老卤《肥肉》的集体记忆

老卤《肥肉》的集体记忆



中国人的“美食档案”

《肥肉》绝对是一本让人感到吃惊的书。整本书设计成一块逼真的五花肉,书的封皮没有字,一眼看上去,你会以为这是一块真的肥肉。这块肉还真的是朱赢椿设计封面时,特意到菜场买来后扫描、拍照、设计的。

对于这样的设计,朱赢椿还是有点担心读者的接受度,“可能有点冒险,不用肥肉这个封面和书名,也许能更加促进书的销量。但我还是希望在形式上有所突破,我想引导读者,而不是迎合读者”。考虑到读者中有些人还是不喜欢“生肥肉”,所以他特别设计了“双封面”:将书的前勒口反折过来,用内页提供的肉票不粘胶固定,就可以得到一块小肥肉放在中间的第二个封面。

《肥肉》主要讲述物质匮乏年代人们对肥肉的回忆和现代年轻人对肥肉的杂感。2008年,朱赢椿看到朋友写的一篇文章《肥肉》,产生了策划、主编一本关于肥肉的书的想法。此后长达5年约稿,找到百余位8-88岁的作者,其中以中青年名人居多。钟叔河、麦家、阿城、苏童、蒋方舟、殳俏、刘晓庆、杨澜、冯唐等都以自己特有的形式讲述和肥肉的故事、对肥肉的情感。除了文字,里面的肥肉以各种方式存在着:怀旧肉票、割肉的老照片老油画、熏煎烩炙汆脱脂等肉食方式……这块肉,其实是中国人几十年的“美食档案”。

朱赢椿还邀请读者们可以把自己的肥肉故事告诉出版社,这样加印的时候就可以把这些故事都收进去。

因为故事的怀旧感,也为了让年长的读者看得更清楚,《肥肉》的字号特意设计得比较大。另外还有个有意思的创意,随书附赠易果网肉票一张,杭州、北京、上海、天津四地读者可免费兑换8市两价值40元的法国进口猪肉,可谓“读《肥肉》,吃好肉”。

既然是《肥肉》,就要做有营养的好事。除了把自己的版税全部捐献之外,读者们每买一本《肥肉》,就相当于捐献给贵州贫困山区的孩子们5.6元用于改善伙食。

老卤《肥肉》的集体记忆

 

老卤《肥肉》的集体记忆

形式是武器

我曾买过3本朱赢椿设计的书,《不裁》《鼠述》《一个一个人》,当然是因为这几本书独特的设计。《不裁》获得2007年“中国最美的书”和“世界最美的书”,书页未曾裁开,却在内页配了一把纸质的裁纸刀,让读者享受边裁边读的乐趣。他和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周宗伟合作过《鼠述》《蚁呓》《蜗牛慢吞吞》三本书,朱赢椿绘图或拍照、周宗伟撰文,说的都是大自然小生命的故事,《蜗牛慢吞吞》是直接将蜗牛爬过的痕迹拍照作为封面,传递善待小动物和慢生活的理念。他和专栏作家申赋渔合作了《一个一个人》《不哭》《光阴》,其中《一个一个人》作者用回忆的方式串起生命中各个年份认识的人,朱赢椿则用每个年份有代表性的物件进行画面的穿插和设计,形式上非常新颖。

有些读者不喜欢形式感太强的书,认为过于注重设计,会降低对阅读本身的关注。但朱赢椿认为:“形式是武器,形式和内容结合得更好,有什么不好呢?这个时代形式太重要了,因为网络太强大了,纸质书再消极的话,读者会越来越少。书的形式不可或缺,通过设计可以让读者更加关注图书本身,当然书的内容也不能太差。”正因为不可或缺的设计元素,才让他设计的纸质书拥有网络阅读无法取代的阅读美感。

如今朱赢椿已经辞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设计总监的职务和南师大的教职,专心担任书衣坊工作室设计总监。他开始偏向于设计自己写作、策划的书,他希望人们不再仅仅把他看做是图书设计师,而是艺术家。前几年他写作、设计的《设计诗》就是一本非常有设计感的诗歌集,里面的每一首诗按照所描绘的样子呈现出画面感,让人惊讶诗歌还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存在,“这本书争议很大,不过豆瓣评分还不错,7.7。”

现在他在准备的新书《虫字旁》,就像一本观察日记,包括蜘蛛、蜻蜓等带虫字旁的昆虫,“通过人的视角想象虫子的世界,其实人和虫子是一样的”。

 

 

再见!大岛茂

老卤《肥肉》的集体记忆

老卤《肥肉》的集体记忆

影视圈又走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3月14日,日本著名演员宇津井健因慢性呼吸不全去世,享年82岁。

宇津井健曾就读于早稻田大学文学系,不过中途退学,在长达60年的演艺生涯中,他出演了多部影视作品,包括近年来《相棒》《极道鲜师》等多部极具人气的日剧。但他最为中国观众熟悉的还是80年代国内播出的电视剧《血疑》(又名《赤的诱惑》),剧中他饰演幸子(山口百惠)的父亲大岛茂,东都大学医学院的教授。日本大映电视片制作公司当时制作了7部“红色系列片”,除了《血疑》之外,还有《血的锁链》《红色的冲突》等。这些电视剧中的父亲形象,让宇津井健成为观众心目中的“完美父亲”。此外,宇津井健还在多部影视剧中出演过刑警,其率直认真的性格和正义凛然的形象,深入日本民心。

宇津井健与山口百惠之间多年的近似“父女”的情感,是日本演艺界的一段佳话。山口百惠14岁出演的第一部影片《强作欢笑》就和宇津井健演父女,从那时起,他们多次扮演父女。山口百惠在自传中提到,她的亲生父亲在她童年时就抛弃了她和妈妈,但上天又补给了她一个好父亲,那就是宇津井健。宇津井健还作为山口百惠与三浦友和的婚礼见证人,像父亲一样将山口百惠嫁了出去。

2008年,中国曾引进宇津井健参演的电影《心动奇迹:玛丽与三只幼犬的故事》,片中他扮演慈爱的爷爷。2012年10月,宇津井健出演了自己的最后一部戏《世界奇妙物语12秋特别篇之拼桌恋人》。从“慈爱的父亲”到“慈爱的爷爷”,在他出演的逾百部影视作品中,几乎全部都是正面形象。他在自传《克己心》中说:“演员在摄像机的前面,而在摄像机的另一面,还有几百万,几千万的人,我们必须随时意识到这一点,这样演戏就必须是竭尽全力地演。努力不够的话,就不能将观众吸引进画面,当然也不可能让观众感动。”

 

 老卤《肥肉》的集体记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