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猫学棋记

(2021-06-22 20:18:57)
标签:

围棋

体育

北京

分类: 家有棋童
作者:小猫妈妈

       

娃大名卓玉,但行走江湖我爱用娃”小猫”这个称呼。回忆小猫学棋及比赛的经过,发现小猫实际上是没有大费周折的。放弃挣扎瓶颈期好像有,又好像模糊不清。


启蒙阶段——打好基础

2017年3月,我猫准备学围棋。和王老师沟通,希望能在娃四岁初的时候启蒙,被王老师无情地拒绝了,他认为孩子还是五岁来比较好,让我们再愉快地玩半年。这个flag立得特别好,“愉快地玩”!(因为学棋了,就不能愉快地玩耍了啊!)在等新启蒙班的这半年里,我经常和孩子说:我们将要去学一个特别好玩的游戏——围棋。孩子比较呆萌,在我诱哄之下,他当时一定是觉得围棋是这天下最好玩的游戏,至少比他的乐高好玩多了!

2017年9月3日,我们正式开始启蒙。第一次进去胖墩儿围棋教室,娃爸嫌弃了一下,课间问我”这地儿行不行?”我告诉他:”放心吧,这是以家和我单位为活动半径,最好的围棋班了,其他的我都去实地试听过。”在猫爸的怀疑中,我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陪读生涯。

王老师要求家长做笔记,回家帮助孩子复习。我坐在孩子身后,看着他从数气开始,然后学习征子……每节课后,王老师都留了相应的作业。第一节课后作业就是在棋盘上摆阿基米德螺线。小猫回家完成的特别好,孩子高兴地说:“妈妈,在棋盘上摆一个蜗牛,就能下好棋了,这游戏太有趣啦。”带着这份有趣,下面的作业就是在棋盘上练习扫描法。王老师要求,扫描法最好能一秒摆两到三颗棋子。然而小猫是一个特别端方的小孩,也就是慢吞吞的蜗牛性格。记得刚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开家长会,主班老师告诉我,别的小朋友都喝完水坐好了,我家小猫才大摇大摆地走到喝水间,拿起杯子接水,等他喝好水出来大家都开始唱歌了。面对要求速度的扫描法,小猫开始怀疑围棋这个游戏。那三周的晚上,我和小猫一直练习扫描法,并用手机计时。娃从最开始一只手从棋罐里捏棋子出来,端端正正地摆在棋盘交叉点上,到双手抓两把棋子先放在棋盘上,等待计时开始,两只手一起把棋子往棋盘上划拉。经过多次练习,终于能达到王老师的一秒摆两到三颗棋子的要求。这为后来在棋盘上摆题、做题打下了速度基础。

第二个大型作业就是四角八向摆定式。这个作业比较轻松,孩子能自己很好地完成。接下来就是攻克高目定式。这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大型定式,一共32手,里面包含了四个战斗,还有三个先手便宜以及多种让人吃不透的高级技术。我当时笔记记录得非常详细,回家先按照老师要求扫描法摆定式,之后再按照先后手的方式摆定式。苦练了几周,娃可以用20秒就摆好。

学完吃子技巧后,我和小猫侧重多做手筋题目和死活题目,王老师推荐的张杰系列棋书很好,内容与版式均适合这么小的孩子。小猫当时特别听话,王老师留的作业,小猫可以每天按时按量地完成,不打折,不哭闹。也可能是我太厉害,他知道哭闹没啥效果?或者是真被我忽悠了,觉得围棋好玩?

教室的墙上贴着:围棋需要天天见面,不搞突击。小猫学棋的这三年多的时间,确实做到了”天天见面不搞突击”这条要求。包括大年三十,他都会例行地做题、下棋。小猫幼儿园五点下学,到家五点十分,我们就开始做题。每天定量,一共48道题目:手筋4页,死活4页。孩子先在棋盘上用棋子正面把题目摆出来,再把棋子翻过来做题。我会陪在旁边拿着答案看着,如果孩子的解题顺序和书中答案不一样,2段以下还是要尊重答案,2段以上会在书上做标记,等到上课时间去请教老师。张杰系列的书籍,每一本都是我陪着做过三遍以上,所以小猫在级位阶段基本保持两个月一个级别的晋升速度。

完成作业的同时,课堂十分重要。如果孩子高效地专注于课堂,关注老师所讲的内容,他自己完全可以学会,这样一来,在启蒙阶段,我的效用就从做笔记转而变成重点关注孩子的听讲状态。如果发现孩子走神,适时地提醒一下、帮助孩子回到课堂即可。当然笔记也是要认真写的,这里特别感谢小宝爸爸,当时在QQ群里求助某个定式的时候,小宝爸爸无私的把前辈的笔记分享给我,这是胖墩儿的传承。

另外值得一说的是集训。启蒙班是不参加寒暑假集训的,这个时候要按照老师要求完成作业;初级班后就可以参加集训了。集训期间,既有系统性地对学过的知识进行讲解和训练,也有小朋友两两对弈、更贴近比赛效果、促进综合实战能力的提高,更有在体力上的训练、习惯的培养(王老师要求不准剩饭,据说还讲各种让孩子们喜欢到抓狂的小故事)。 

第一次参加围棋集训时小猫才六岁!那天我在单位无心工作,熬到下午四点半接孩子的时候,我第一个冲到围棋教室门口,发现孩子得意地拿着王老师奖励的书籍出来了。娃说特别开心,然而实际上累惨了,钻进车上直接秒睡,可是这种辛苦是值得并且有收获的。第一次集训后,小猫已经稳稳地站上了弈城15级。

每次集训小猫都是全程参加,为了围棋集训,数学课就应孩子要求安排在晚上。集训后都能愉快地去打围棋级位比赛。

小学前围棋集训的另一大收获,是帮助小猫顺利调整了中午必须睡觉的生活习惯,成功完成了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

围棋集训不光提高棋艺、提供意志品质、调整生活习惯,还有幼小衔接的功效!这是我事先想不到的。


低段时期——逐渐放手       

借助集训之威,小猫在上小学之前就打上了业余2段。这份成绩还是值得小小骄傲的。

2段之后,作业的完成方式相应地做出调整:开始在书上写,只有个别题才去棋盘上摆做。2段之后,有一点特别明显:孩子自己会用书后的答案了。题目都是他自己先写,尔后对照答案进行订正,这是宝贵的自主学习的萌芽啊!我会定期帮助他整理错题,将书上的错题再用围棋棋谱管理软件猫踢狗打印下来,让小猫重新做,达到复习的目的。娃2段升3段很快,整理错题是不小的助力。但小猫弟弟的出生后,这个工作就停滞了,所以我后来反思,后面进步比较慢,都赖二猫!

这一时期小猫积累了大量的网棋经验。娃每天下两到三盘网棋。输赢都是一个接受的过程,在刚刚开始下网棋的时候,赢了就从书房跑出来欢呼雀跃;输了,从摔鼠标、推凳子到坐在椅子上默默地流泪,各种不寻常的表演。我偶尔会问”你怎么又输了啊?”孩子立马堂而皇之地怼回来:“你行你上”!是啊,我又不行,那就只能笑而不语,自己要做的就是赢了抱一下,输了摸摸头。当然这个情绪双向亢奋的过程非常短暂,娃的心理显著在走向强悍、强大,乃至我已经好久好久没有看见孩子因为下网棋发脾气了。


高段时期——关注心理        

3段是高段的起点,2段到3段虽然段格差了一个数字,技术和博弈心理却存在云泥之别。2段以下我还能陪着做题,到了3段,就完全是孩子自主加研究式地学习了,这大抵就是研究生和本科的差距吧,我猜测。

3段之后,娃每天会去做欧老师布置的101网作业,并同时开始《死活1000题》和《3600题》(初级)两本书。不仅3段,即便打上5段,依然继续做欧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及龟速推进《3600题》的中级、高级等两册难啃的骨头。

在围棋上养成的学习习惯,对学校的学习是有直接效果。这里必须凡尔赛一下,小猫学校作业不用我看顾,额外的两个数学班的作业也不用我监督、催促。平常数学的刷题任务他自己安排完成,好像也不用我过多关注。我只需要听写生字和单词就好了,偶尔帮着改改作文。

感谢围棋课堂,感谢假期集训。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2019年底寒假的集训无疾而终,耽误了一个宝贵的集训时间,后面更是耽误了大半年的围棋大课时间。等到2020年8月开始比赛的时候,孩子比赛状态特别不好。在那段不能上课的日子,孩子只能在网上下棋、做题,缺乏面对面下棋的训练与紧张氛围的激励,一下进入比赛环境中,孩子明显难以适应,导致3段升4段小猫整整挣扎了四次,每次去比赛都是只能赢一盘、两盘。从赛场出来,孩子垂头丧气,耷拉着肩膀,有时候泪水流过脸上,形成了两条黑印子,看着让人心疼。但是我们没有人能帮助他,赛场就是对平时学习的检验,对心态的挑战。面对对手在棋力、体能、年龄、理解能力、策略等等多方碾压,小猫只能靠自己扛起来,靠自己坚持,靠自己去走向成熟。

最戏剧性的比赛是2020年晚报杯个人赛,那是小猫第四次打4段。

第一天的比赛中,小猫自己赢了一盘,轮空一盘,成绩垫底。回家的路上我们彼此无言,到家后我就炸了,质问小猫为什么对1、2段对手的比赛都能输?当时我们娘俩都需要发泄对彼此的不满,他哭,我吵,二猫被吓得瑟瑟发抖。猫爸把我拉开,告诉我冷静,不断提醒不要给孩子负面情绪,要帮助而不是发泄!对啊,娃输了已经充满了挫败感,我这里在把自己的坏心情也施加给孩子,对娃多么不公。我相信这种情况不止在我家发生。

在猫爸的帮助下,我冷静下来,想办法给孩子提供帮助。当晚把求助电话打给了贾老师,他安慰孩子现在不上技术问题,是心理上的小怯懦,并从技术角度给了孩子几点意见。之后一夜无话。

第二天,小猫坚持去比赛,我放弃了,姥爷陪着去赛场。下午四点左右,姥爷发来成绩单:全胜,以第一名的成绩晋升业余4段!嘿!比赛充满了戏剧性,胜负不可预知,从一盘不赢,到全胜,绝对不只反应围棋技术问题,还体现孩子心理从崩溃到重建的完整进程,这可能就是成长。这里要鼓励小朋友多参加围棋竞赛,帮助小娃克服恐惧心理,塑造孩子顽强、果敢、坚韧的意志品质,比赛本身就会激励棋童们,形成正向引导。

另外从这几次3段升4段的比赛中,家长也有不同程度的成长:孩子遇到困难,请不要向孩子发泄自己的情绪。家长需要向孩子提供帮助,而不是指责孩子,推卸责任。

第一次参加5段比赛,小猫又一次成长了。孩子准备了“大招”金井栏,结果裁判上来就问”你和谁学的棋?学了啥啊?”小朋友的逻辑里没有险恶二字,本着“亲师友,习礼仪”的优秀品质,娃一一作答。当场裁判就在棋盘上将“金井栏”拆解,讲授如何避免与化解,引来一众棋童围观。小猫瞬间崩溃,再加上那天发烧,也不敢声张此事,就可怜地默默忍受下来。回家后,我们引导孩子,不用依赖期望对手犯错的侥幸;欧老师也告诉娃不要依赖“必杀技”“骗着”,要培养健全的自信。是的,不要因为输的太多而开始找“必杀技”“大招”这种邪魔外道,赢要赢得堂堂正正,输要输的大大方方,才是高手应该有的心理状态,要知道棋虽小道、品德最尊!经过引导,孩子很快走出这场比赛的阴霾,并且也懂得了面对这类盘外招的应对方法。

业余5段既是小猫的围棋证书结业标志,也是围棋水平的新开始。祝愿我的小猫能够继续保有披荆斩棘的勇力和征服未知的信念,踏上漫漫未来之路。





附,王老师博客中记录的孩子围棋升段历程。


王卓玉,男,小名小猫

2017年09月,幼儿园大班,开始学棋,时年5岁

2019年04月,学前班,打上业余1段,1年7个月

2019年08月,学前班,打上业余2段,1年11个月

2019年12月,一年级,打上业余3段,2年3个月

2020年11月,二年级,打上业余4段,3年2个月

2021年05月,二年级,打上业余5段,3年8个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