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嘉辰的学棋之路(作者:家长)

(2021-03-02 12:10:10)
标签:

围棋

教育

北京

2020年

分类: 家有棋童

张嘉辰的学棋之路

 


序篇


那天,接到大牛(张嘉辰小名)晋升5段的消息时,真是又意外又惊喜,又感慨又激动,亟不可待地将这个好消息立刻分享给周围的亲朋好友、老师同学,当然第一个想到了给围棋王老师报喜。王老师的第一回复是:

哇偶!祝贺张嘉辰5段!这是只靠才能、不肯努力的典范。

如果聪明人愿意下一点笨功夫,张嘉辰同学早就打上了,而且可以把目标定为弈城7段。这样,就一只脚迈进985院校了。

祝贺张嘉辰!成为棋童界最牛的一枚!

那天忽然觉得他长大了。

 

短短数行,一语中的,评价非常中肯,个中原因只有我能深刻体会!虽说现在的业余5段不比从前的含金量,但毕竟每个时代,能够打败同年代的竞争对手,从众多的小棋童中脱颖而出,成功挤进前15%,这个难度还是一直未变,何况媒体报导平均2000名小棋手中才锤炼出一位5段,无论数据是否真实可靠,也能说明当下学棋路上披荆斩棘的艰难险阻与优胜劣汰的残酷现实,而且对于业余爱好者,这个级别还是令每一位棋童和家长大大欣慰,值得好好总结一下。

于是,王老师照例布置了两篇作文:

妈妈写一篇,记录孩子在学棋过程中的经历,等娶媳妇时让他好好看看。

小伙子写一篇,越长越好。中学期间,可以一文多用,这样的题材、这样的成绩,绝对罕见和出类拔萃。

按照惯例,我也知道这个任务逃不掉,何况大牛每当看到别人家长为自己孩子书写的一篇篇真情实意又精彩纷呈的文章时,总是憧憬着那一天——等他打上5段时,我能为他亲自撰写一篇属于自己的围棋成长经历。我心里同样在期盼着这一天,可是,和其他优秀棋童相比,大牛的升段速度实在是太一般,甚至属于慢了,普通得都总结不出什么好的学习方法或者什么宝贵经验,而且相较于才华横溢的其他家长,不善言辞、理工科出身的我担心自己文笔不行,写不到位有点汗颜呐!可王老师却鼓励我:

实事求是,完整地记录吧。这段经历,独一无二;这份成绩,恐怕也是阶段性高点,一份最好成绩。

很值得。

详实,是最好的文笔。

是的,无论文采如何,跟孩子一起并肩作战、砥砺前行与其他家长无异,应该好好整理一下思路开始了,但是工作的繁忙又让我一拖再拖,想等到假期再说,但假期又有新的任务。最后反复衡量,还是痛下决心先以这个事情首当其冲,也担心拖太久会忘了许多个中细节。

 


启蒙期


大牛的围棋启蒙并不算早。幼儿园大班时,班里已经有好几个男孩女孩学棋一段时间了,也分别打入2级、1级的水平,他还不懂什么是围棋、围棋是干什么的,只是班里的小朋友在学,他也要学。其它的兴趣班像钢琴、跆拳道也是因为班里不少同学在学,他也要求报名,从小就好胜,不愿被落下。虽然各类才艺报名都显得过于草率,并未判断是否是真爱,但好在有同路伙伴,也是值得庆幸的。

我们是幼儿园大班2015年春季开学时正式开始学棋的。刚报名时,没有同期零基础的班级,就和妹妹、还有一个四岁的小朋友一起学各种吃子方法,由一个温柔美丽的女老师教课。女老师根本管不住这几个调皮捣蛋坐不住的小豆包,进度缓慢却充满欢乐。不久,又有一拨同龄孩子报名,终于组建了正规班,这回是男老师一脸严肃地重新开始启蒙,总算能够镇住这些精力充沛的小小子们了。每周上一次课,每次1.5小时,回家练练吃子,快乐教育从此开启!

很快一学期就要过去,有些家长沉不住气了,一致上表老师说进度太慢,无法去参加比赛,要求增课,每周两次。在场的就我反对,当时认为才艺班不是为了陶冶情操、快乐学习嘛,怎么能这么急功近利?经过商榷,围棋老师说我可以继续选择一周来一次,我只好妥协了,因为这意味着我们进度和作业都不一样,怎么跟这个班呀?只能服从大众,卷入体制中去。现实就是这样,个人在体制面前无力对抗,只有屈从,要么彻底离开这个环境,但我想踏入另一种体制也未必就能快乐长久,还是将就适应吧。

刚开始,我还是未能进入体制状态,可以说后来也一直未能全部投入到围棋中,因为学太多兴趣班和文化课,大牛的围棋只是其中并不重要的一个,这也导致他的长进从来都不是突飞猛进,但却一直稳步前进。

学棋碰到的第一个暑假,我就选择了出去度假。因为我是一名大学老师,有假期,当时工作没那么忙,而且前几年为了孩子的学习,我有意放下一些事情,只为陪伴他们度过快乐的童年,所以每个假期我都推掉所有工作,安排度假和共同学习才艺。因此,刚开始觉得假期集训围棋太不可思议了,怎么能让孩子小小年纪就窝在教室中度过呢?要有快乐的童年啊!于是毫不犹豫地出门Happy了。

等开学回来后发现形势不妙,原来上课时的手下败将全变成小小高手,大牛一下子跟不上了,输棋输地直埋怨我不该出去玩,我劝他别着急,妈妈总会有办法。于是,我适时给他降低了班型,让他能够偶尔赢棋,我知道必须有成就感才能维持住兴趣,靠毅力坚持——那是绝不符合人性的,成人如果不断遭遇挫折尚不能保持理智,何况一个几岁的孩子又怎能面对屡屡失败还坦然处之呢?所以,想办法保持他的成就感才是学习任何才艺和学科的不二法宝,这一点我深谙其中道理,但具体操作时一定要使出浑身解数,全方位解决实际问题。于是,我又跟围棋老师充分沟通,孩子低谷时老师的一句表扬顶千斤,所幸碰到的老师都极乐意配合,当然也不是毫无道理地赞扬,只是小小地关注就能四两拨千斤。在孩子瓶颈期和老师的不断沟通,共同帮助孩子度过难关也是我在大牛学习各种才艺时常用的法宝。还有陪伴他一起学习,因为面对困难谁都会惧怕,产生痛苦,这时耐心陪伴就会减轻他的焦虑情绪,所以我亲自陪他上课、下棋、做作业,很快,上了七次课居然就战胜了我,我也是暗暗佩服小孩子的学习能力。不久,大牛又重新回到原来的班级,到了学期末,围棋老师说这个班已是大牛的天下了。大牛也毫不谦虚地说:“第一,这个班是我的天下了!”这当然跟我想的各种办法不无关系,但更重要的一点是他喜欢围棋,而且记忆力好,下棋极为认真,从不下快棋,认真思考而后落子,上课也是效率极高,发言积极,抓住课堂,这是他能学好很多才艺的根本所在,毕竟内在动力是最本质的基石。

第一次打10级是学棋半年以后的事情了,我也第一次尝到在赛场外等待的那份煎熬和焦灼,漫漫长路,这才是第一场啊!由于前期的快乐教育使得他进步缓慢,所以打得有点艰难。虽然过了,但他自己出来都不禁感叹“太难了”!但是这次的证书让我改变了教育理念,证书给了孩子莫大的鼓舞,虽然有些功利,但的确能激励他认识自己,继续战斗!我不再排斥这一纸证书,觉得奋斗过后见彩虹,那种快乐是其它事情难以替代的。后来,我一直给孩子灌输这个观念,只有不停奋斗才能永远充实快乐。这一点我们也以身作则,我自己从未放弃过工作,不断创造成绩,获奖证书纷至沓来;孩子爸爸更是勤奋创业,将自己的事业不断推向新高。我们的家风就是热爱事业、奋斗不止!这一点还是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孩子,大牛是有明确的目标后愿意付诸行动、偶尔能吃苦的孩子!

接下来就按部就班地学棋。每次参加北外附校的级位比赛都能一次通过,除了2级比赛打了两次。那是寒假过后的赛事,我照例还是安排度假不参加集训,一个假期又落了别人一截,但寒假时间短,还好,落的不多,所以大牛在赛前依然特别自信,不断安慰十分紧张的妹妹,自己反倒有点轻敌,竟然输了!始料未及但也在情理之中。那次妹妹却过了5级,我们出去为妹妹庆祝,他也照吃不误,很快忘了出赛场时的难过。

2级过后,又是暑假,虽然没再安排整个假期的放纵,但是加入了钢琴集训,围棋还是靠后站,只是零星地去下棋、上课。很快,原来的同伴有些已经1级了,该备战段位赛,我并不着急,劝大牛稳扎稳打,慢慢来吧,毕竟还学着其它兴趣班,这个时候——一年级的暑假已经加上奥数、英语,还有足球、跆拳道,给围棋的时间太少,不能要求太高。而且我和孩子爸爸的教育理念出现严重分歧:我注重才艺培养,认为低年级时多投入,等高年级时再强调学业,不耽误事,还能丰富业余生活,有“特长自信”;爸爸则注重文化课学习,认为所有才艺都是浪费时间,只有成绩优秀才能让孩子在班里具备真正的自信。都有道理吧,但是导致大牛的兴趣班一直兼顾父母的双重理念,只能齐头并进,确实辛苦!

相对其它才艺,大牛算是喜欢围棋的,因为其它才艺都跟我闹过无数回退班,唯有围棋在4段前从未说过退出,还总是盼着能够参加集训。“集训、集训,全天的,对,不度假了”,这是大牛假期经常央求我的,可我们的音乐、文化课、度假总是在假期排得满当当的,几乎没有围棋的份,只能偶尔插空去集训个半天一天,一个暑假加起来也没几天。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能跟上班级的节奏已经是奇迹了,这还是得益于他上课的专注与效率,这个优点在升1段前的那一学期被老师经常表扬,甚至到最后他说听表扬都听腻了,这也算是他的一种学习能力吧。虽然喜欢,但他不是那种痴迷型,1段前从未下过网棋,除了上课以外,几乎不再摸棋,他更不是努力型,很少做围棋题,也许是其它兴趣班占用了太多的精力,段位前的围棋一直靠着课堂认真下棋,专心听讲维持着输输赢赢的状态,甚至到学期末时还总能后来者居上。记得2017寒假前的升段赛,他在班里又是稳居第一,围棋老师逗他说:“这次比赛,谁能通过?”举了好几个学生的名字,他都说不行,老师就纳闷了问“那谁行?”,大牛自信地说“我行”,这事儿让老师当成段子笑了好一阵。后来果然如他所言,顺利通过1段比赛,但还是像以前一样,第一局总是输,紧张所致,输给了班里平时棋艺不如他的小棋手。大牛比赛也是属于慢热型,后面连胜,渐入佳境,最终六胜一负,这是他打比赛中最好的一次成绩了,从来没有全胜的骄人战绩,但却能在繁忙中跟上队伍,作为家长,我对他的围棋一直赞许有加。

   

  

成长期


到段位后,看似一帆风顺、快乐学棋的启蒙期总算度过了,实则进入漫长的成长期。所谓成长,并不只是身体、年龄的增长,历经风雨、面对挫折后的继续坚持才是真正的成长。

大牛的1段至2段,2段至3段的过程可真是一波三折,曲折坎坷,每每想起都历历在目。本来应该是小组第一的实力升1段的,底子还可以,围棋老师建议可以马上试试2段,而我认为应该稳步前进,而且不想跑远受苦参加比赛,结果等了半年才报上郊区的比赛,想着积攒了这么长时间应该没问题的,以前不都是三个月升一级嘛,而且在围棋班里还是名列前茅,所以自信满满,结果以小分败北。偶尔一次挫折我俩并未放在心上,继续每周上课,课后还是不下棋。虽然升段后围棋老师帮注册了一个弈城1段的账号,但我们对弈城毫无经验,不知道线下1段水平根本达不到弈城1段,所以接连降级,使得他对网棋一开始充满了逆反,我们也不知道从最低级打起,所以既然连遭挫败、不喜欢也就停止了。可谁知道,过了一段时间,第二次打2段,依旧小分卡住了。这次是我有事不能陪同,孩子爸爸破天荒陪了一次,原以为上次差点,这次应该无悬念了,结果气得爸爸回家就踢他,要求他每天练2盘。我倒是觉得爸爸太大惊小怪,一次比赛失利就气急败坏,还是带孩子太少,那我每天面对两个兴风作浪的小妖孽咋活呢?还每天练棋,以为孩子每天没事干就等着下棋吗?他的兴趣班作业都在排队呢,每天做什么都已经无缝规划好的,哪有围棋的时间?那时候,我依然没意识到围棋需要更多的课外功夫。

大牛上了段位班后,我已经跟不上他的围棋课,听不懂,计算跟不上,所以很少陪同上课。但是,我还是觉得有点不对劲,怎么会这么长时间过不了呢?专程去问了围棋老师,才知道大牛这学期,不知是被夸多了,还是骄傲浮躁,总之上课不专心,挤眉弄眼,被老师批了也无所谓,两次都没升段也不放在心上,继续不认真,在学校里也是脏乱差,作业做得一塌糊涂,无奈老师让他坐第一排特殊位置才有所好转,但最后的考试还是让人抓狂,尤其奥数的考试居然都没妹妹考得好,家里有两个班里垫底的可是令我伤透脑筋、快崩溃了。看来,围棋学不好,其它的状态好不到哪,必须要狠狠地惩罚了,偶尔发下狠还是能遏制一下嚣张的气焰。

紧接着,暑假又是钢琴和音基的集训,围棋还是插空集训。这次我自己陪同,首先管住课堂纪律,然后看他下棋,找出他的短板和问题所在,跟他一起探讨对弈的思路。感觉状态慢慢回来了,可是比赛成绩却令人大跌眼镜,一次比一次排名靠后。我无比郁闷,百思不得其解,怎么回事,最近感觉上课认真了,又积累了几个月,怎么还打不上,反倒越来越差了?总是时常苦思冥想,忽然,有一天,我自己悟出,大牛和同学都上同样的课,不比别人多付出,凭什么就能杀出条血路呢?要比同学多下课外功夫才行啊!于是我和大牛商量,除了上课和老师布置的那点作业,能否多下下网棋?我很肯定地说:“如果你下够100盘网棋,一定能升2段。”大牛也是被一次次的失败刺激了,立刻开始行动,开学后的国庆假期,我们哪也没去,就在家里下网棋。等到2017年底冬季围棋段位赛时,他真的就下够了100盘(加上刚注册时下的网棋),不管怎样,赛前完成了承诺。比赛当天,首先轮空了一盘,接着又赢5盘,小分基础并不好,我也一直紧张地在赛场外来回踱步,穿着棉靴的脚被冻到没有知觉,最后终于等到通过的消息,以第13名的成绩——守门员级挤进了2段行列。整整一年,打了5次才勉强迈上一个台阶,真是太不容易,和以前的比赛形成鲜明的反差,让我们第一次尝到段位赛的难度,当时就想那5段该多难啊?何其遥远,算了,我们还是打上3段就告一段落吧。

也就是这次比赛,大牛今后的围棋学习出现了十分关键的转折点。那还是因为在比赛间隙与其他家长聊天,当时并不认识,后来才知道是黄昱齐的家长,感恩这段缘分。当时都说起自己的孩子,居然都是同龄同年级的,别人在打4段比赛,我们还在2段挣扎,怎么回事?具体问了问相关情况才知道他们是在胖墩儿棋校,网棋已积累千余盘,而且每天的网棋是必修课,学的进度和周围孩子的努力程度都令我瞠目结舌,惊讶无比。原来自己真是井底之蛙,只看到大牛在围棋班里的几个小伙伴面前学得还可以,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原来大家学得都如此拼命啊,怪不得大牛成绩越来越弱呢,只上课,才下100盘网棋,平日里又不另外做题又不打谱,凭什么过呢?只能是差距越来越大呀!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决定立刻行动,准备年前考察一下胖墩儿棋校,同时问了问想一起去的家长,大家还是觉得道远不愿奔波劳累。但是,我很坚定,路途遥远不怕,只要适合他们当下的学习,并主动承揽他们三个小伙伴的接送问题。我决定带领他们一起去体验,胖墩儿棋校王老师看了看他们的对局,很中肯地评价了他们的实际水平,而最后的体验结果并不理想,原因是嫌条件简陋,最主要当然是陌生环境不熟悉,舍不得原先学棋氛围,大家都处得融洽欢乐,怎么能说走就走呢?确实有感情,小孩子如此,大人何尝不是,但是我还是理性做出选择。这回轮到我给孩子们讲道理了,我首先充分肯定了前期培训班的启蒙效果,然后讲到段位班需要和更多的选手对弈,而胖墩儿当时上百名2段以上的选手确实是震撼到了我,我们三个孩子如果能和这么多不同的棋童对局,一定能进步非常快的。我了解大牛很看重小伙伴们的意见,只要有同行一起,别的都不是问题了,终于三个小兄弟选择了胖墩儿棋校。

过完寒假,我们开始了新的征程。王老师给这三个2段棋童定下半年内打上3段的目标,制定了网棋的任务,要求他们分别注册低级别的弈城账号,要求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往上打,并让他们分别买了围棋的书籍。可是他们从启蒙开始就没有养成这些学习习惯,长大了更难管理,还是像从前一样,只上课,不做任何课外功夫。那时候我们几个家长轮流接送,倒也不觉得辛苦。平均每周上一天半的围棋,虽然回家不努力,但在胖墩儿耗的时间还是不短的。犹记得接送他们的路上,经常聊起在新机构的感受,已经觉察到他们慢慢地喜欢上了胖墩儿棋校,对几位老师更是非常认可,上课效率也高了,吸收程度增强了,认识的同学也越来越多,课间还可以在门前撒欢儿跑,这是之前不曾有的体验。总之,爱上了,只要喜欢,发自内心的接受,我想没有什么学不好的。

转眼一学期过去,同去的徐英博如期打上了3段,而大牛也经历过23段的考验了,成绩从二十几名冲进了十几名,有进步,但确实没法和其他同学比,胖墩儿有的是三个月升一个段位的小棋童,但人家的努力程度我们望尘莫及。王老师也经常提点大牛,说学围棋就像学英语,光上课,下课不背单词,英语怎么能提高?道理似乎都懂,但落到实际行动真是太难了。

暑假如期来临,大牛也想尽快升3段,于是7月份给自己安排了一周多的全天集训,把钢琴考级排到了后面。同时,王越贤爸爸也帮他连续报了三场段位赛,真是感谢家长朋友的热心帮忙,在胖墩儿遇到很多热情家长,很是感动。接下来,我想三场比赛,应该可以过了吧。可是,名次在一点点地往前接近,甚至有时一场比赛下来就进步一个名次,但还是没过。731日的最后假期比赛,我提前跟大牛说好,无论今天过与不过,该练钢琴了,考级只剩下20天,钢琴可是突击不来的,围棋必须放一放。唉,总是在冲突矛盾中选择了其它才艺。值得一提的是,钢琴当时在备考6级时,大牛已经应付了半年的钢琴课,一直在喊退班,说对音乐没兴趣了,心里已然是放弃状态,弹奏程度远远达不到考级要求。老师都劝我们放弃吧,但我从未想过退缩,我知道大牛的音乐潜力和学习能力。于是,我拿出时间陪大牛参加钢琴集训,每天3个小时弹奏远远达不到要求,因为他落的太多,但回家又死活不愿练,我真是又气又急,生平第一次为钢琴学习打了他,可并不奏效。急中生智,我想到大牛学什么都喜欢和小伙伴一起,因此请求钢琴老师让他集训完后能够在琴房继续练习,这样大家一起练就不觉得枯燥了。就这样,第二周集训,我们大半天都泡在琴房里,由于练习的加强,大牛的弹奏突飞猛进,进步着实惊人,久违的成就感来了,动力自然也就来了。到了第三周,大牛自己主动请缨,要求全天在琴房练习,于是我们一大早就到琴房,一直呆到晚上9点关门,全天泡在那里,连吃饭都不离开,并且说自己已经喜欢上了钢琴,今后要坚持学下去。我的天呐,从烦躁到喜欢,从不愿到自觉每天练近9个小时,我不知道他的心路历程,也不知道他的小手到底累不累,只有暗暗佩服。

整个8月份,练完钢琴考完级,我们就出去度假了,一直没再碰过围棋。到了开学际,想起连续5次升3段受挫,想起小棋童们如火如荼的假期集训,又会出现一大批的高手甩他几条街,大牛的感觉是彻底完蛋了,肯定要输得一塌糊涂,怎么办?连上课的勇气都没了,那颗脆弱的小心脏真是五味杂陈、胆战心惊,即便钢琴的奇迹成绩也不能挽救他的低落情绪。我还是照例挺身而出,在他最需要的时候和他并肩作战,共度难关。还好,第一次课没输的那么惨。其实,高手们都基本升3到高段班了,他所在的低段班又上来一批新2段,所以差距不大,不会太惨,很快他就找回了自信。而这个时候,我也意识到钢琴、围棋两个十分耗时耗力的兴趣班实在太难兼顾,何况还有各类文化课和体育课同时并进呢,精力有限,只能二选一,否则什么都学不好,而且2段和3段的坎坷经历摆在眼前!大牛既舍不得围棋,又不愿放弃钢琴,在艰难地抉择后,他还是选择了一直喜欢的围棋,虽然我觉得他音乐更有天赋,钢琴对于他来说没有围棋费时费力,而且音乐通过个人苦练可以过级。围棋需要竞争,突出重围,感觉命运都不掌握在自己手里,但我还是尊重他的选择。为了音乐学习也不停止,就让他改为参加学校的管乐团学打击乐,本想打击乐对于他来说简单,能够给围棋腾出点时间,但后来才知道还是依旧占用大量的时间。

到了开学后的10月有场段位赛,在石景山区,离家不远,我想让大牛试试,知道这个阶段难度肯定大,不为通过,只为看看自己的排名到底还差多远?那一场,我几乎在赛场外整整站了一天,因为每一局比赛完,小选手们都可以到院子里等待下一轮的安排,我就可以见到他,和他聊聊刚才的棋局。许多家长都和我一样不愿走开,隔着栏杆盼望着能在他们休息时见到孩子,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孩子们什么时候才能体谅到父母的含辛茹苦呢!

这次比赛没有通过,但成绩让我意外,他不但没有退步,反倒离3段的名次更加接近,每次都进步一点点。我们没有伤心难过,反倒找到了一点比赛的感觉。接下来,我从大牛钢琴学习的经验中得出,他就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起学,回家让他做题、打谱、下网棋,实在太难了,道理讲了一箩筐都无济于事。既然这样,我就因材施教,那就增加围棋上课次数,重新安排兴趣班时间,尽量给围棋让道,时不时地让他每周上四次课,成全他喜爱上课的学习方式,围棋书依旧崭新地摆在书柜里,网棋只是在假期时补一补,盘数积累很久也上不了200盘。这个阶段王老师又给我微信说:

午间休息,张嘉辰一直在玩,比如纸牌或手机游戏,而张宇轩4段、陈唯恒5段却在下棋,这就是学棋时间差不多那两个孩子能快速进步的原因。我批评的,就是这份自律和时间管理。

可以鼓励,不过,同为激励手法,鼓励短暂、批评漫长,批评的效果远远好于鼓励。

 

我在给你留言的时刻,蒲钰小姑娘和蔡君逸在下棋,几个大孩子在玩手机游戏,张嘉辰在用棋子摆图形玩,冯先宇在一本一本地看书。

如何用好碎块化的时间片,是他们的基本功,也是咱们的学习经历。我想训练孩子这个能力。

 

毕竟大牛不是痴迷和努力型的,不过是普通再普通的大众棋童,做不到自觉自愿练棋,对这样的孩子要出成绩,只能靠外力了,只有请王老师帮忙盯着他中午继续下棋。多亏王老师认真负责,中午增加训练的这个阶段明显涨棋了。到了年底又是冬季赛,这个时候大牛在低段班里已经鲜有对手,总是梦寐以求能早日进高段班。这次比赛,第一天51负,前面基础较好,再赢一盘就稳当了,但还是没想到第二天一大早连输两盘,最后一盘棋时,我已经紧张地坐立不安了,手心直出汗,看到有实力的家长们悠闲自在,我却如坐针毡。没办法啊,毕竟在胖墩儿3段已经普及,而他已经是第7次冲击3段,又是打了整整一年!我很难做到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淡泊自然和心境平和。还好关键时刻,大牛总能不掉链子,这次3段的通过让我们紧绷的这根弦总算放松一些,可以好好过个年,不敢想象那次过不了会怎样影响到过年的心情。我想但凡投入的家长都心有灵犀吧,孩子的每一小步都是如何牵动着家长这颗心呐!

   

  

收获期


跌宕起伏的2段、3段虽然经过了不少波折与痛苦,但却锻炼了孩子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学棋毅力,倒是另有一番收获,家长和孩子均获益匪浅。

终于踏入了高段班,这个时候,适时停棋还是继续坚持又让我失眠焦虑了很久。一方面孩子爸爸极力反对才艺学习,给我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我也认为低段都那么难以攀登,高段更是感觉路漫漫其修远兮,何时是个尽头啊?而且进入高年级,功课的繁重和其它兴趣班同时进行,背负着双重教育理念压得孩子也累,我何尝不心疼呢!但大牛坚定的态度让我无力反驳,为了能够学围棋,他答应提高各门课程的学习效率,作业尽量全部在学校做完,甚至说把奥数作业也带到学校做完,这股精神让我打心里佩服,但还是担心他小小年纪太辛苦了,不如暂缓围棋,继续管乐团的训练,或者多参加体育锻炼,毕竟那么瘦!可是怎么劝说都无效,围棋是最爱,坚决不放弃,我只好和他一起尽量瞒着爸爸继续硬扛吧,我也做好了小学升不完段位、初中再战的思想准备了。

 进入4段的备战期后,我还是继续因材施教,多让他上课,回来不用再盯着做其它,毕竟课外作业多做一点都让我心力憔悴、筋疲力尽,这样各自欢喜。于是,我将大牛周末的两个整天全部安排了围棋课,以补他平时不愿碰棋的短板,果然还是凑效,只用了八个月时间就打上了4段,居然比23段还快,真是意外惊喜,意外收获。

当然4段也并非一路顺风,因为之前2段和3段的多次比赛打击了积极性,我轻易不敢报名,直等他自己认为有实力了,愿意参赛才替他报名。第一次去的时候早上连输三盘,这是自打学棋以来就没有第一个早晨就输的这么彻底的,直接被打击的完全不能接受,所以中午吃完饭,死活闹着不再进赛场了,倔劲又开始犯了。我和徐英博、还有徐英博爸爸轮流做工作都无效。徐英博一直劝到该入场了,没时间了只好先进去了,小兄弟真是够意思了!眼看入场时间就要截止了,我真是心急如焚,拖也拖不动,吼叫也无用,一位热心阿姨看我在拉扯孩子,就把他抱过去,安抚情绪。大约又过了十几分钟,似乎心情稳定了,但让他进去却还是不肯。我想在我的字典里就没有放弃二字,今天横竖都得给我下完棋,哪有碰上一点点挫折就退缩了,必须勇敢面对失败。于是,我使出浑身力气,让徐英博爸爸帮忙,生拉硬拽将他拖到入口处,这时工作人员发现了,赶忙询问情况,我将原由说明,工作人员非常赞成我的坚持,先将大牛情绪稳定下来,然后由其中一名服务人员亲自将他带入场,我还一度担心他情绪波动,会继续输棋怎么办?但工作人员坚决肯定我的做法,并对我说中午有一孩子哭闹,家长就只好妥协带回家了。他们认为这种让步不利于孩子的磨练,我也赞同。继续在焦急与担心中度过了第一盘棋,工作人员赶紧跑下楼向我汇报说大牛赢了第一盘棋,我的心终于放下,知道后面就会好很多,也觉得他平时和小朋友下棋还是赢的居多,不至于这么惨吧。终于,下午的四盘棋下完,大牛挺直了腰板出来对我说:“妈妈,我赢了三盘。”真是让人惊喜,我赶紧夸赞鼓励了一番,讲了一堆坚持到底的大道理,让他深刻体会到契而不舍、持之以恒的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让他专门去感谢了工作人员对他的帮助,他才扭转局势。要懂得感恩,我认为这样的挫折教育是必须的,不仅收获了道理,更是收获了一颗懂得感恩的心。

回家路上,徐英博和我辩论起来,因为两人第一天的成绩不好,觉得第二天没必要来了,反正过不了,而我坚持认为继续比赛是对名次的一个冲刺,坚持到底是一种竞技精神。大牛倒是不反对过来继续参赛,我觉得他成长了,虽然第二天没发挥好,全输了,但他已不再气恼,总算能坦然面对失败了,也是好事,又收获了一点点处变不惊的心态。

这次比赛让我意识到很久没参加比赛了,缺乏比赛经验,缺乏现场发挥的能力,还需要一些时日打磨。所以接下来我开始张罗报名比赛,积累实战经验,6月份,他生日当天去了国家儿童中心打友谊赛,虽然达不到过段的名次,但却意外拿到了生平中第一个围棋奖状,名次也有所进步,前20,比上回的28名好多了,在进步,异常兴奋。

暑假7月,我又给他报名晚报杯,这是混合比赛,但他遇到的对手基本都是3段,所以并没占便宜,还是输多赢少,感觉离4段还有很长的距离。8月初又有比赛,我们选择了较近的地方打比赛,那次抢报时非常巧,刚开始由于紧张输错码,痛失机会,我已不报任何希望,过半小时又进入点击碰碰运气,不想竟然抢到了。每次报名的秒杀也是许多家长的痛啊,有些家长为了这个报名一两天都没心思做其它事,做好各种战斗准备为了那一秒的发挥,唉,过来人都懂得!

说实话,那次比赛我内心深处是认为他过不了的,只是让他锻炼一次而已,毕竟前几次比赛名次并不接近4段,而且还是有距离的,可以说2段、3段的阴影挥之不去,怎么可能才打第四次就能过呢?所以我并未跟随他去,而是让他随徐英博和徐英博爸爸一起去了,我留在家里陪妹妹学习。没想到第一天竟然赢了五盘,排名非常靠前,徐英博也赢了四盘棋,两个小伙伴都有希望。后来想想这成绩也并非偶然,毕竟当时在班里已经很少有3段对手了,还经常赢一些4段选手,所以他觉得自己应该是有实力了,才让我开始连续报名的。但是,比赛还是出了点状况,当天晚上回来不知怎地,大牛半夜忽然拉肚子,早晨起来萎靡不振,没有食欲,吃不进早饭,但是他不想放弃,我只好亲自陪同过去,希望他坚持下完就好。就这样进了赛场,第一局输了,第二局又输了,我紧张起来,关键的最后一局迟迟不出来,没有任何消息。我又担心他身体吃不消,在赛场门前焦灼地踱步。而徐英博则背水一战,沉稳发挥,最后险胜,已经出来半天了。还是没有大牛的消息,我不断派徐英博进去看看,说从窗户外看还在下,只好等,这种折磨人的等待不知经历了多少回。终于下完了,统计成绩也显得漫长无比,再派徐英博进去打探,他隔着窗户和大牛比划手势。大牛比了一个六,赢了6盘,我终于松一小口气,想他小分应该没问题,又似乎过了很久,终于走出个张4段。虽然内心高兴,但身体已快支撑不住,带病打完比赛并通过,这是唯一的一次。两位难兄难弟竟然都过了,大牛最后一局以半目险胜,出乎意料,皆大欢喜。向王老师汇报成绩时,他又核实了一遍,毕竟两个小伙伴都不是努力型的,有点难以置信,相较于他俩的付出这已经算是快的了。确实没想到大牛比我预期的时间提前进入了4段,不到一年,意外成绩,意外收获!于是我又立刻安排了度假模式出去逍遥了,也没再继续集训。

通过4段的比赛,我总结一条学棋经验——给他找难兄难弟。像他这样的普通大众选手,找同伴是很容易的,毕竟属于大多数群体!我想父母的陪伴很重要,但很难代替他的同龄人,而小伙伴们会遇到同样的问题、面对同样的困难,更有共同语言,他们一起学习、一起失败、一起重新开始、一起收获成果!这种一起成长的过程是难能可贵的,而且会减轻过程中的痛苦,加强成功时的快感!感谢大牛身边无数的小棋童,有很多难兄难弟陪伴他一起迈过一个个坎,这是何其幸也!

接下来,终于挨到最后一个段位的比赛了。这个时候已经是五年级了,文化课、小升初的压力接踵而来,身边陆陆续续又有一些小棋童放弃了无比耗费精力的围棋课。完全能理解这个中原因,毕竟不走职业道路,升好学才是硬道理,而且越到高段位,目标越渺茫,学业与学棋矛盾,希望与绝望并存,内心的激烈斗争翻江倒海,让人夜不能寐!可小孩子并不懂得这其中的纠结滋味,只是觉得喜欢,必须往下学,不管有无时间,没有理由放弃。对我的性格而言,一般也是不轻言放弃的,只好顶着各方压力继续扛。好在大牛的各项学习效率极高,作业总是在学校全部解决,管乐团也在一年内从C团升入了A团,还兼任了B团的声部长,回家无需再练习,这给我俩的压力就减少很多。于是,我们决定再接再厉,看能否再创新高?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管乐团虽然无需再回家练习,但每周AB团的排练占用了大量的业余时间,围棋两整天的培训根本保证不了,只能1天半3次课了,很快孩子又累的不行,我想身体重要,乐团和围棋不能拖垮了孩子,于是果断停掉1次管乐团和1次早起的围棋课,让孩子能睡个懒觉,不必太紧张。但对于像大牛这样主要靠上课学棋的孩子似乎又雪上加霜,每周缩为2次的围棋课,那感觉5段就更遥远了!

与此同时,我一直都在关注着群里老师与家长们总结的各种经验和学习方法,毕竟要备战5段,既然上课都保证不了次数,还是要想想其它办法!群里老师总结高段班有80%的同学死活题不过关,而高段班阶段,七成死活题,三成网棋,功夫在课堂以外。比赛,是检验功夫下得对不对的一个尺度。群里有的家长也提出学习围棋需要在苦练和效率面前找到平衡点;有的家长认为死活题的基本功训练很重要,持续训练几个月就能出好的效果;有的家长说孩子没怎么做题,但由衷地喜欢下棋,每天都能下一到两盘,在某个阶段就能飞快涨棋;有些家长总结小棋童们有些喜欢做《3600题》,有些喜欢做《1000题》,有些觉得还是做101网站题库好,并且应该按照老师要求的一道道做好,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或者反复做了擦,擦了做,一个部分一个部分地解决,又开始讨论每天应该做多少道题、下多少盘棋?设置多少分钟做多少道题?总之,如果孩子在课堂上能够高效学习,课下再用点功,就事半功倍了,并一致认可喜欢做题的多做题,喜欢下棋的多下棋,都是能够涨棋的途径,而且比的还是基本功,不练好基本功,要下出好的整盘棋来,有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都总结的极其到位,条条大路通罗马,要设计出适合自家孩子的,不能拿个方法就套用。感谢高素质的老师和家长朋友们,这些宝贵的经验我均在认真吸收,苦于大牛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学习经历和课外功夫,也就无法参与讨论、分享,还是想想他该走哪条路吧?

这个时候班里的黄允凡以非常快速的时间升了5段,大概只用了四个月吧。这大大刺激了大牛,为什么呢?他觉得这证明:5段不是都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通过,而且他偶尔也能下赢黄允凡,再说,据他了解黄允凡每天就做10道题、打1遍谱,相比较每天做几十道题又下棋的小朋友们,这还是很容易做到的。所以似乎5段近在眼前,开始下决心向黄允凡标准看齐。首先就是让我买书,黄允凡做什么书,我们就买什么书,但老师还是推荐了适合他做的书,结果又买了一堆的书,家里的围棋书加起来都快两尺厚了,都是崭新新的;然后确实下了两周左右的功夫,每天无论多晚,哪怕已经11点以后了,都要雷打不动地完成这10道题和1遍谱,决心满满,并让我们监督他。可惜最后还是好景不长,坚持不下去了,围棋书依旧整齐地束之高阁了。唉,我总是检讨刚开始没有养成好的学棋习惯,后面太难了。

虽然升入4段增强了自信心,感觉下棋状态也不错,总能赢班里大部分同级别孩子,但5段可不是儿戏,201912月初的那场比赛就让他充分领教了5段绝非轻而易举!那是第一次45的比赛,这是征得他同意才报名的,之前有比赛,他说水平未到不让报,我尊重他的这种“稳重”,这次报名是有了心理准备的,因为总能赢身边的小朋友,雄心勃勃,一副势在必得的架势。我开始怀疑了,难道他真能这么短期内打上5段?而老师们却给他当头一棒,说他能赢三盘就不错了,甚至返打4段也未必能过,我想还是让他试试水吧!

比赛前,害怕他又出现上回4段赛早晨连输后闹场子的局面,我提前反复叮嘱要能承受失败,他答应了,这次奶奶跟着前往。果然如我所料,不折不扣连输,但有上回教训和之前交代,他中午没闹腾,吃了饭,甚至着急期待下午的比赛。估计他内心深处认为上回下午不就扳回了三盘吗,这次应该也能。然而更残酷的现实打击的他淬不及防,下午只赢了2盘,其中1盘是轮空,也就是说靠实力只赢了1盘,又是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惨局,不能接受,完全不能接受这个现实。这回闹的更凶了,变本加厉,先是路上在车里猛踹车门,一路打开车窗,那是寒冷的冬季啊,冷风把奶奶吹的头疼。到家了,又闹着不回家要住宾馆。好容易被奶奶哄回家,又开始要钱出去住酒店,不吃饭绝食,怎么劝也不顶用,埋怨奶奶说话不算话,干脆摔门而去。孩子爸爸又在忙着应酬,关键时刻我总是那么无助,没办法追上大牛,只好任他消失在冰冷的黑夜中,不知去哪里寻找他。还好他冷静后又敲门回来,看了许久的电视,吃了点东西,又时不时地发泄一下,一直闹到12点,倒是并没打算放弃第二天的比赛,我想他是明白我坚持的底线的,但这个破脾气真是让我头疼不已。睡了一觉,第二天起床主动提出让奶奶继续陪着去比完赛,终于理智了。虽然第一局跟一位大人下,但还是实力赢了,这下好多了,又赢了一局,最后一局还是输了。结束后,他主动给我打电话汇报成绩,并提出下午的管乐团课让我请假,他要去上围棋。我欣然应允,支持他的决定,当时就从赛场直接送到了欧老师的围棋班。

我知道这次比赛又让他成长了不少,收获了更深层次的挫折教育。那天晚上睡觉前,他对我说以后每天都要弄围棋,让我报名今后的每一场升段赛,不升段的不报。我心疼地抚摸着他的头,让他进被窝,并告诉他任何时候、这辈子爸爸妈妈都永远支持你,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他才幸福地睡觉了。大牛的脾气太大,每一次的失败,每一次地大动干戈,每一次的与他对抗,我都身心疲惫,但最后看到他又一次成熟了一些,所有的痛苦与无奈似乎都淡忘了,但我还是决定经常记录下他每一次刻骨铭心的成长经历。

很快一学期结束后,我们终于迎来了第一个没有其它太多课外班占道的寒假,这回我答应让大牛全天围棋集训,以免总出现过完假期我们就被甩到后面的恶梦局面。可老天开玩笑,这个假期居然爆发了始料未及的新冠疫情,又浇灭了大牛的集训梦想,只能在家靠自觉了。刚开始还可以,每天保证下盘棋,做题是不做的,每天打一个谱,每个谱只打一遍,不愿反复,所以进展缓慢。我想通过网络赛刺激一下他,结果可想而知,努力太少,几场比赛下来,名次越来越靠后,直接打击地不允许我报任何比赛了,网棋也在弈城1段上下反复浮动,死活升不上去。不服气的他就直接注册个弈城3段,还是只有下跌的份,棋力一路下滑。这时候,孩子爸爸又一再严肃强调,必须停止围棋,不要再浪费时间了,对升学毫无用。大牛听到后乐开了花,正中下怀,反正5段那么难,看不到希望了,爸爸都不让我学了,我还学什么呀?终于给我提出坚决退出,不再继续了,这是学围棋以来唯一的一次放弃!我骑虎难下,觉得临门一脚了,还是有些可惜吧!但大牛决心已定,真的就不再摸棋了,在家抗疫期间,中间有2个月没再碰棋,左右劝说都不行,彻底站到爸爸的队伍中了。

劝说无用,威逼利诱也无效,又到了另想办法的时候了。因为大半年在家看守两个神兽做作业,又有工作缠身,我也是濒临崩溃。孩子爸爸果断决定,为两个孩子请了家庭教师,全职专门负责他们的学习。没想到两个孩子超级喜欢这个小姐姐,相处地非常好。我就和老师谈了大牛的学棋状况,希望通过老师的魅力能够让他重拾围棋,我的话他是听腻味了,也许借助外力能够有效。果然大牛答应了,从6月份以后开始每天下网棋,暑假的时候每天3盘棋,还是不做题、不打谱,等假期结束,突飞猛进,已经打到野狐5段了,网棋在这个时候也积累到600盘左右了。

等到胖墩儿再次开学,大牛在班里又鲜有对手了,甚至觉得有些课没有高手,他就不去了,说实在话,高手们一波一波地升5段走了,也该轮到他们过了,跟着大队伍,就算走的慢,也该到目的地了。于是国庆节我们又信心十足地报名比赛了,关键时刻我亲自陪同,结果却更惨,一天7盘棋就赢了2盘,其中一盘还是轮空赢的。这让我又感到眼前一片黑暗,这离的也太远了吧,而且眼看胖墩围棋的这期课就要截止了,孩子爸爸绝对不可能再让续报,毕竟6年级了,不能拿小升初不当回事,不能再冒险了!但我也总结了,这次比赛的惨败源于10个月没有参加现场比赛,毕竟平日里下棋水平和状态都挺好的,怎么可能是这个名次呢?一定是输在了心态,尤其因为早晨没赢棋,觉得不可能过了,心理防线彻底崩盘,内心深处已然放弃,就再难有锐气拼杀了,只能束手投降了!我分析的没错,大牛没有反驳,我倒是好奇这次怎么不闹了,大牛平静地对我说:“闹也没用”,他又长大了,成熟沉稳了,一定又有新的收获了!

转眼下个月,2020117-8日,胖墩儿的这期课结束了,晚报杯如期而至,我对大牛说:“这是你最后一次机会了,如果打不过,就暂停吧!”我也做好了认命的思想准备,毕竟上回差太远,这才过了一个月,不太可能过,以后还能否学棋就难说了,也许就只能4段了。但大牛却非常平淡地对我说:“妈妈,这次我能过,关键在心态!”我吃了一惊,暗自思量这孩子又成熟了,不免感到几分宽慰,但还是直犯嘀咕,难道到了收获的季节吗?的确,正值秋意浓浓,也许呢!

其实我心里还是缺乏信心,所以没有亲自陪同他去,仍然让奶奶跟着去了。第一天居然41负,成绩基础还不错,但我还是不相信只打3次比赛就能过5段?所以第二天还是没跟着去,结果又赢了2盘,这成绩对5段来说还是不保险,而最后两局还被分别安排了和65段选手对弈,没希望了,棋力肯定不敌高手啊,输了估计小分够呛!我在家里坐不住了,开始紧张地无法做任何事情,一个下午我六神无主,唯有不断盯着微信群里的成绩表,又跟赛场的老师不断联系,分析他的战况和排名,那种紧张和焦灼令人难忘。最后终于以前4的成绩末位荣升5段!天呐,真是不敢相信,5段仅打了3次就晋升了,比我预期的时间提前完成任务了,真是兴奋难以言表,这种兴奋让我和全家人持续了很长时间,至今提起来也激动无比。也许是这个证书梦想了太久;也许是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恰到好处地拿到了;也许是成绩来的太快有些意外惊喜;也许是因为告一段落,不再东奔西跑地打比赛了;也许今后可以凭兴趣学棋了,不再被比赛拿证而苦恼了;也许是随着六年级的到来,各个才艺兴趣班也都学到了一个阶段性高点,到了收获的时候;也许是他通过每一次的折磨又成熟了一些;也许是我多年的心血和拼尽全力得到了相应的回报;也许是……

太多的也许,一言难尽我当时的心情。总之,在成长中收获了成绩,收获了历练;收获了师恩,收获了关爱;收获了朋友,收获了友谊;收获了太多太多………

     

  

结束语


当王老师得到消息时,这个结局同样令他意外,王老师说就将意外写进去,这反而特别真实!王老师也感慨万千,给我回忆了孩子们学棋的点点滴滴:

集训前全天上课时,午饭后必须下两盘棋,否则不准去玩。那段时间涨棋特别快。

现在还是三级防疫,市场监管部门不让管午饭。孩子们都只能跟家长去吃。希望这样的日子快点过去。

呵呵,回想起来,我是觉得孩子们抢饭吃特别可爱,这一拨特别好的孩子,忽然就长大了。

现在看,那段时间全天上课,起了较大作用。呵呵,孩子为了吃饱午饭,不得不在午饭之后下23盘棋,好在,一起下棋的小伙伴们,今天都是45段了。

 

王老师又查询了一下张嘉辰同学的成绩单,很感动,我都记不清他具体什么时间打上的这些段位,幸亏老师的详实记录:

张嘉辰同学:

201801月转学来胖墩儿棋校,当时2段。

201812月,打上3段。 

201908月,打上4段。 

202011月,打上5段。

 

王老师是个有情怀的人,又畅想了孩子们的未来:

可以预见:十年之后、大学期间,这些孩子将因棋形成一个圈子;二三十年后,这些昔日的学棋同学,更会成为一个社会圈子,大家一起创业、联手投融资、相互帮衬。

他们将是一生的兄弟。

 

接收到老师们的殷切期望,又收到群里家长朋友们的声声祝福,走到这时,我唯有感谢,感谢胖墩围棋的所有老师和同学们,营造这么好的学棋氛围,带动了每个孩子成长,包括不怎么努力的张嘉辰也随着大队伍进步了。感谢各位家长,感恩大家共同创造的学习环境,感恩所有人!

6年的学棋路程,27次的现场比赛,连最后的撰写总结都经历了两台电脑的死机黑屏,真是一场场酸甜苦辣,一番番春秋冬夏,我们跌跌撞撞终于攀上了一个制高点,应是“历经坎坷终无悔,未教年华虚度!”今后的路还很长,老师们希望他不要就此彻底扔掉了围棋,闲暇时坚持偶尔下下棋做做题,并叮嘱围棋5段以后的提高才会对小孩逻辑思维能力和意志力产生真正的积极影响。我想5段的确对孩子们是个很好的鼓励,相信围棋的学习对每个小棋童的一生都影响深远,一定是受益终生、不可估量的!

即将完稿时,才发现洋洋万余字,没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和经验总结。大牛靠的是上课的专注效率与执着的热爱,靠的是小伙伴们的一路陪伴共患难,靠的是老师们的外力相助和谆谆教导,靠的是围棋家长们的热心帮助与鼓励关心,靠的是家长的因材施教与坚持不懈,确实很多方面不足,甚至是反例,在围棋的系统学习上我是语竭词穷,更多表述的是学棋过程中的斗智斗勇、互相博弈,当然也不乏培养了他跆拳道中所学的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的精神。这让我想到了歌词中“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这也是王老师的肯定——这份成绩独一无二。大牛也是独特的,倔强又好强、刚毅又脆弱,有才能却不肯努力,总之两个字“难带”,想起来真是一部部血泪史!

最后铭记2020年,记住这个不平凡且伟大的一年,对我们每一位中国人都意义非凡,尤其后疫情时代的那个秋季,每月都有比赛,甚至有些月份周周有赛事,不仅我们收获了很多,胖墩儿也囊获了一批晋级的小选手,少儿棋坛上又磨练出无数的精英棋手。少年强则中国强,从围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芒,从这里看到了围棋的明天,看到了孩子们的希望,更是看到了祖国的未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