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限购救市融资限贷 |
7月29日《国土资源报》
近期房价下跌呈蔓延态势,70个大中城市中,6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分别下跌的城市由前一个月的35个急增到55个,二手房环比下跌的也达到52个。被认为最抗跌的一线城市的上半年住宅月均成交量下降也达到三成。惨淡的市场让各地为放松限购找到了足够理由。从最开始个别城市玩“试探游戏”,到近日武汉完全放开140平方米以上住房限购的明确政策,放松限购已名正言顺地登场。
毫无疑问,限购这种完全行政化手段必然会退出。这符合“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基本思路,关键是要找准机会。若从去行政干预角度来理解地方政府的行为,在当前交易不振、房价下跌,没必要限购的时候退出,则并无不妥。只是在地方财政与房地产市场尤其是土地市场有着“亲密”关系的情况下,像《常州日报》这样的官方媒体还以头版头条鼓动购房,就难免令社会产生政府救市的解读。
不过,即便是地方政府为了救市,只怕效果也不佳。房地产市场走入低迷,主要是因为供大于求。由于两套住房之内并不限购,放开限购对有居住需求的购房者并无影响,只是放开了对投资需求者的限制。投资需求者要大量入场得有雄厚的资金支撑。真正的投资者从来都是追涨杀跌,不会轻易杀入普遍不被看好的房地产市场。
此外,投资需求者往往不是完全自掏腰包,而是通过融资来获得资金支持。放开限购只是放开了资金流向的空间,若资金渠道不同时放开,放开限购对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便无本质影响。目前就处于此种状况。
一是银行还在执行限贷,而放松限贷的政策手段由中央掌握,且中央为调整产业结构并无任何放松房贷的迹象。银行深知房地产是受货币影响最明显的行业,为资金安全考虑必定会尽量减少对房地产市场各类贷款的发放。
二是宏观上并没有全面放松货币的举动。尽管6月广义货币M2增长14.7%,但总体仍处于近年来的低水平。一、二季度虽通过定向宽松释放了一些货币,但都明确要求投向棚户区改造、中西部铁路建设、“三农”和小微企业方面,并不是像2008年年底那样对市场全面进行资金漫灌。
三是中央强调要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预期将把2014年M2的增长率控制在13%左右。从往年上半年信贷规模超下半年的趋势来看,下半年的宏观上货币估计不会更宽松,可能还会有适度收缩。
融资是投资的根,决定着投资市场的兴衰。温州连跌3年多,鄂尔多斯一蹶不振,都是由于本地资金链条断裂、融资渠道堵塞所致。唯一的变数在于,国内市场消费和出口都难以短期内有所好转,加上产能过剩严重,定向投放的货币可能会因为收益不明显而通过其他渠道进入房地产市场。但由于资金规模有限且目前监管较严格,总体影响不会很大。
总的来说,各地放开限购可看作是地方政府退出房地产调控的一个政策调整。至于它对房地产市场的刺激,倒是无需多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