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代表癖的孩子

(2010-04-26 03:38:28)
标签:

育儿

措辞

咒语

八股文

四川

杂谈

分类: 生活小乐

    从丽江度假回来,转到成都有点公事。约了本地朋友吃饭叙旧,听到有关某位朋友孩子的故事。小帅哥读初三,一天他妈妈被老师叫去办公室看他写的作文,有关重建后如何感恩的文章,要求表达出对全国人民支持四川灾区的真情感谢。大概和我们以前受过的教育一样,前半部分写得和八股文似的,无异样。他妈妈看到最后一段才知道老师叫她来的原因,小帅哥写到:“我代表中央代表国务院感谢无私支援四川灾区的人们...”

    忍住肚子被爆笑震裂成碎片的剧痛,妈妈当着老师的面问他为啥会想到写这么一句。他说,每次看到电视里有人讲这个的时候,似乎就是表达最隆重最正式的感谢方式。所以他觉得只有这样的语句才能表达他认为的感激之情。

    看来官方文章有时候也得注意一下措辞了,就像每次大会的结束都是:“让我们紧密团结在...高举...伟大旗帜...争取更大的胜利”,估计有一天也会被某个小朋友写到作为里,以表达激昂的心情。

    在大部分时候,我们是被代表的,但是长期的被代表训练,会使得被代表者以为代表者发表的措辞是常态,是真理,是不假思索的万灵咒语,他会习惯这种逻辑,并最终形成这样的思维逻辑,就像义和团以肉体扑向长枪时候口里念着咒语无所畏惧。林语堂说过:“中国就有这么一群奇怪的人,本身是最底阶层,利益每天都在被损害,却具有统治阶级的意识。在动物世界里找这么弱智的东西都几乎不可能。”这句话不能用来批评孩子,只能批评让孩子变得弱智的根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