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央行加息对房地产市场的可能影响-原载于焦点网

(2006-05-05 22:53:33)
分类: 专业乱评

    加息的当晚,焦点网地产频道的记者找到,匆忙间写下以下文字交差,今天稍加修改发表在这里,欢迎大家讨论.

 

加息的目的和影响

加息的目的按照官方的说法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进一步发挥经济手段在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部分学者认为此次加息目的与以往的加息一样是为了调控过热的经济,尤其是打击快速上涨的房地产市场中的投机行为,抑制房价过快增长。

姑且不论这些目标是否可以实现,贷款利息上调,存款利息不变,至少带来两个明确的影响:

一,前几年贷款购买房屋的消费者,他们仅仅是买个房子自己住,并不想参与投机。但是向银行贷了款,就被它套牢。每年按时还款,以为自己对银行的负担在变得轻松起来,结果利息一涨,来年开年一看,负担并不见得轻,甚至更重了。

二是,银行付出的存款利息不变,贷款收回的利息增加,来年的财务报表就好看多了,对于纷纷上市的银行来说,毫无疑问是个大好消息。

 

加息对楼市的影响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当前的房地产市场在局部是相当过热的。

抑制过热的经济,包括过热的房地产市场,这是历年来政府采取各种宏观调控措施时一直强调的。但是这个最渴望实现的目标其实际影响会如何,颇值得我们商榷。

对于一个价格快速上涨,每年递增百分之一、二十的房地产市场来说,其暴涨的动力来源不可能是地方百姓由于收入增加而带来的对房屋的真实需求,投机在其中起重要作用。0.27%的利息增加与房地产市场可能带来的利润相比,对于投机者的影响非常有限。对于已经过热的房地产市场,泡沫性需求挤出了大量真实需求,而他们对小幅度的利息调整不敏感。而那些仅存的真实住房需求的消费者,属于市场中的低端,对成本的增加敏感度高,可能会延迟购买房屋的时间。这样,加息一方面会减少需求,但是要看泡沫的比例,泡沫比例高,则效果不明显。但是另一个影响是让很多购买房屋给自己居住的人增加了难度。

而且应该看到,所有过热的市场,都是卖方市场,出售商品的一方可以把增加的成本在出售时转移到购买一方上,最后的结果不但没有压制住价格,反而导致价格在短期内上涨。杭州在曾经在2004年对不断快速增长的房地产市场采取了对房屋交易征收20%个人所的税的控制手段,希望提高房屋交易时的成本,以抑制投机。结果市场的反应与官方预期相反,房价突然快速上涨,上涨的幅度基本匹配于这个被额外征收的个人所得税。20%的个人所得税没起到抑制作用。0.27%的利息增加是否会对高烧的市场发生作用,还是会推动市场小幅上涨一下,让投机者把这个增加的利息额度转移到房价上,我们还需要观察市场的走向。而从实践的效果来看,以往两年中两次同样目的的加息是否起到一直房地产市场的作用,我想大家都很清楚,作用有限。在一个多种因素纠缠纷乱的市场里,上两次加息是起了推高房价的作用,还是没起到作用,或者起到了有限的抑制作用但是马上被其他泡沫性因素的强大作用所抵消和掩盖?这可真是个谜。

分析到此,我们可以看到袄,意图针对部分大城市房价上涨过快,而采取这样调高利息的做法,不仅没有把握在这些城市带来房价的平稳,有可能会刺激房价上涨,而不论是在这些上涨迅速的城市,还是那些并没有市场异常的城市,那些为自己住房而贷款的百姓却不得不增加多支出一笔利息,使银行的经营更多了一笔亮彩。

之所以形成这种状况,根本原因是我们整个市场的过热,其产生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与行业垄断造成国内投资空间狭窄、利率和汇率调整机制不灵活、土地产权结构和出让模式、以及政府管理与调控措施等许多因素牵扯在一起。在一些完善的市场经济国家,调整利息基本是唯一的宏观调控手段,也是有效的手段。在中国,整个市场体系和管理体制还存在众多漏洞,意图通过一个简单的利息调整去调控市场,而不是去推动全面的市场体系与管理体制的变革,往往可能会让我们看到一个南辕北辙的结果。

 

焦点网文章地址:http://sz.focus.cn/news/2006-04-27/201971.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