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法治 |
许多人反对联邦制,说了很多理由,不外乎是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并且总能找到这样或那样的理由证明其他成功采用联邦制的国家与我们何其不同。那么,什么是联邦制呢?联邦制和我国现行的政治制度有什么不同呢?
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各不相同,但归纳起来,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单一制,一类是复合制。单一制又有两种,一种是地方自治制,一种是中央集权制。复合制也有两种,一种是联邦制,一种是邦联制。
复合制和单一制的区别是,复合制国家有多个掌握权力的政府,单一制国家只有一个掌握权力的政府。从权力来源看,联邦制和地方自治制是“分权”的制度,邦联制和中央集权制则是“授权”的制度。
联邦制是复合制的一种,其核心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相互独立,其权力都由人民直接授予,既不是上级授予下级也不是下级授予上级。复合制的另一种是邦联制,相对于邦联制而言,联邦制的特点是具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特别是在外交、国防和保障公民基本人权这三个方面,中央政府负有完全的权责。
我国现行的中央集权制是单一制的一种,其核心是地方政府是中央政府在地方的代表,其权力由中央授予,中央可以随时调整对地方的授权。而单一制的另一种地方自治制,其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分配相对固定,地方的权力受宪法保障,中央不能随意侵犯。
世界上采用联邦制的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德国、澳大利亚、巴西、印度等。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大国都采用联邦制,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尽管联邦制起源于欧洲小国,但从现代联邦制的实践来看,联邦制完全可以说是专门为大国设计的制度,他既保留了大国的统一强大的优越性,又克服了传统单一制大国管理不便的缺点,为大国解决由于地区差异带来的不稳定性,跳出治乱循环、合久必分的怪圈提供了绝好的方案。
用我们中国人习惯的语言来说,联邦制较好的解决了民主与集中的矛盾。我们知道,民主最大的问题在于它的运行效率比集权要低,尤其在大国,决策的过程可能漫长而充满争议。但集权则往往意味着决策的简单化,大国因为地区与文化的差异很大,某地区的成功经验经中央推广的结果往往变成灾难。联邦制下,它对外维持一个强有力的统一国家,对内则充分放权,让不同地区的人民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决定自己的政策,最大限度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说得理论化一点,联邦制这种中央和地方政府相互独立的架构,其本质是一种纵向分权,这种分权的目的,与横向分权(如三权分立)一样是为了避免政府滥用权力。当人民的权利被某级政府侵害的时候,人民可以从另一级政府寻求救济,这种救济,就如同三权分立下,当人民的权利被行政机构侵害,可以从司法机构得到救济一样。这样,当人民在权利受到侵害时(这是不可避免的)就能得到最大可能的救济,避免了政府和人民(即公权和私权)矛盾的扩大化,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发生暴乱甚至革命而导致社会动荡的可能性。
在目前的中国,甚至没有一部法律来界定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因此,往往出现“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现象。一方面,中央视自己的需要不断调整对地方的授权,严重干扰了地方的正常施政,另一方面,地方也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性地执行中央的法律命令,造成政令不通,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因此,我们完全需要通过实行联邦制,稳定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赋予各级地方更大更稳定的自治权,来改变目前的混乱局面。
有人会说,不采用联邦制,只要我们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法律化(甚至宪法化),也就是采用单一制中的地方自治制,不是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吗?没错,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但由于权力渊源上的根本性差异,地方政府的独立性不强,法律(甚至宪法)的修改往往取决于中央政府的意志,因此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当然,在目前的情况下,这或许是一个比较切实可行的好办法。但是,我们的最佳选择仍然是更稳定的联邦制,更何况还有解决台湾问题和民族地方自治问题的需要。
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各不相同,但归纳起来,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单一制,一类是复合制。单一制又有两种,一种是地方自治制,一种是中央集权制。复合制也有两种,一种是联邦制,一种是邦联制。
复合制和单一制的区别是,复合制国家有多个掌握权力的政府,单一制国家只有一个掌握权力的政府。从权力来源看,联邦制和地方自治制是“分权”的制度,邦联制和中央集权制则是“授权”的制度。
联邦制是复合制的一种,其核心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相互独立,其权力都由人民直接授予,既不是上级授予下级也不是下级授予上级。复合制的另一种是邦联制,相对于邦联制而言,联邦制的特点是具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特别是在外交、国防和保障公民基本人权这三个方面,中央政府负有完全的权责。
我国现行的中央集权制是单一制的一种,其核心是地方政府是中央政府在地方的代表,其权力由中央授予,中央可以随时调整对地方的授权。而单一制的另一种地方自治制,其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分配相对固定,地方的权力受宪法保障,中央不能随意侵犯。
世界上采用联邦制的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德国、澳大利亚、巴西、印度等。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大国都采用联邦制,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尽管联邦制起源于欧洲小国,但从现代联邦制的实践来看,联邦制完全可以说是专门为大国设计的制度,他既保留了大国的统一强大的优越性,又克服了传统单一制大国管理不便的缺点,为大国解决由于地区差异带来的不稳定性,跳出治乱循环、合久必分的怪圈提供了绝好的方案。
用我们中国人习惯的语言来说,联邦制较好的解决了民主与集中的矛盾。我们知道,民主最大的问题在于它的运行效率比集权要低,尤其在大国,决策的过程可能漫长而充满争议。但集权则往往意味着决策的简单化,大国因为地区与文化的差异很大,某地区的成功经验经中央推广的结果往往变成灾难。联邦制下,它对外维持一个强有力的统一国家,对内则充分放权,让不同地区的人民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决定自己的政策,最大限度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说得理论化一点,联邦制这种中央和地方政府相互独立的架构,其本质是一种纵向分权,这种分权的目的,与横向分权(如三权分立)一样是为了避免政府滥用权力。当人民的权利被某级政府侵害的时候,人民可以从另一级政府寻求救济,这种救济,就如同三权分立下,当人民的权利被行政机构侵害,可以从司法机构得到救济一样。这样,当人民在权利受到侵害时(这是不可避免的)就能得到最大可能的救济,避免了政府和人民(即公权和私权)矛盾的扩大化,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发生暴乱甚至革命而导致社会动荡的可能性。
在目前的中国,甚至没有一部法律来界定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因此,往往出现“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现象。一方面,中央视自己的需要不断调整对地方的授权,严重干扰了地方的正常施政,另一方面,地方也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性地执行中央的法律命令,造成政令不通,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因此,我们完全需要通过实行联邦制,稳定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赋予各级地方更大更稳定的自治权,来改变目前的混乱局面。
有人会说,不采用联邦制,只要我们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法律化(甚至宪法化),也就是采用单一制中的地方自治制,不是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吗?没错,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但由于权力渊源上的根本性差异,地方政府的独立性不强,法律(甚至宪法)的修改往往取决于中央政府的意志,因此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当然,在目前的情况下,这或许是一个比较切实可行的好办法。但是,我们的最佳选择仍然是更稳定的联邦制,更何况还有解决台湾问题和民族地方自治问题的需要。
文章引用自:http://huazi.tianyablog.com
前一篇:为什么最高法院不宜发布司法解释?
后一篇:六权宪法和间接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