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寺庙春秋:元帅庙奉祀的是何元帅

(2011-10-31 18:09:41)
标签:

福州

寺庙

元帅

雷海青

戏神

唐玄宗

分类: 八闽三山---故乡风物

寺庙春秋:元帅庙奉祀的是何元帅
    
 寺庙春秋:元帅庙奉祀的是何元帅


 福州主城区有一条鼓西路,因位于早已拆毁的鼓楼的西面而得名。这条路上有一支路名肃威路,这是一条“将军路”,为纪念民国11年出任福建省长的“肃威将军”萨镇冰而命名,很现代;无独有偶,不远处还有一条元帅路,取名却很古代。据清《榕城考古略》载,这里原是福州的一条内河,“其南河墘,俗称虎婆宫河墘,亦曰元帅庙河墘”,河墘者,福州俗语也,指紧靠河沿,可知填河改路后始有其名。


 沿着元帅路寻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小庙“虎婆宫”,我已有专文此不赘述。继续前行,临近“双抛桥”--曾经的水陆码头,现繁华已歇成了观赏旱桥,街头果然见一寺庙侧身在酒楼饭店夹缝中,抬头见正面大门上镶“祖殿元帅庙”匾额。看架式,也是和大多寺庙一样历经刼难,而刼后余生,而灾后重建。庙里狭长如弄堂,昏黑似黃昏。迈进大门往里走,过了一会儿眼睛才逐渐适应,才能专注于庙里的匾联塑像。正面深处一龛,塑一神金身靠帔插翎,上书“九天风火院三田都元帅”,只是神像太小气势不够。旁边有一对联:佛号歌舞菩萨,道称会乐天尊,说明了元帅的身份,主管歌舞娱乐是戏神或大点说是艺神,且跻身佛道两界。中国的神灵为扩大影响,争夺信徒,多采取手段让自己脚踏两只船,于是这戏神既是菩萨又是天尊就不足为怪了。
   在这昏暗之中,让人有一种在时光隧道穿越的感觉。这一头旧庙产被占难索回,损毁严重,元气已失,丝竹之声不闻。那一头宋元之际,又经清乾隆间扩建,矗立着唐宫殿式建筑,气势恢宏,流金溢彩,雕梁画栋,富丽堂皇。主殿供奉田元帅,殿内还建有戏台一座, 左右两厢置有观戏楼台,斗拱藻井,构造精巧,装饰华美;庙内辟天井,井边有一株树围极其粗壮的古榕树。田元帅塑像十分高大,神案前刻有“启化宫田元帅”六字,田元帅两旁有分执乐器的男女侍者四人。神案两旁还侍立有两个与人等高的男女塑像,男袒胸,手执二胡作演奏状,女身着舞衣,手执夹板,载歌载舞,栩栩如生。尚有年轻男女二尊塑像金花、银花。每逢农历八月二十三日,田元帅寿诞,常有戏班送匾,各戏班还隆重举行庆祝活动,艺人们举觞庆祝,场面十分热闹。


   庙内奉祀的三田都元帅或说是田都元帅、田元帅,是旧时福建闽剧、莆仙戏、梨园戏等地方剧种的保护神。其事迹或传说是可考的,比较一致的说法,其俗名为雷海青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宫廷乐师。据《三教搜神大全》载:唐时苏氏有女,野外偶感星宿投怀,未嫁生子,弃之于田间,为一雷姓收养名雷海青。后苏氏认回,因弃之田野收之田户,遂以田为姓。教其音律,举凡乐器无不精通,且善谱曲。后被召入宫,供奉为乐工,演奏乐曲,编排舞蹈,深得唐玄宗的器重,成为唐代乐坛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而闽人多认为其为泉州南安人。
   另据《明皇杂录》载:天宝末安禄山叛兵攻入长安,掠文武朝臣及宫嫔、乐师,带至洛阳,在凝碧池作宴,露刃威迫乐师奏乐。雷将乐器掷地痛哭,以示抗拒,被安禄山肢解示众。王维当时也被叛军拘禁,闻之赋诗曰:“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更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这故事清洪升在戏曲《长生殿》中也有所演绎。
   《三教搜神大全》说雷海青以田为姓; 民间传说又说,雷死后,英魂不散,紧随李隆基,冥冥中保护唐玄宗逃难。一次,见安禄山叛军追之将至,雷海青在空中显圣,率领神兵点火煽风逼退追兵。旧时“雷”字写作“靁”,其时“靁”字帅旗上部为浓烟所蔽,只露三个“田”字,故人们称雷海青为田元帅或三田都元帅。安史之乱平定后,李隆基敕封他为梨园总管,其后,南宋高宗赵构封他为田都元帅。


   中国是个崇神造神的国度,各行各业也都有自己的保护神,造酒业杜康、制笔业蒙恬、建筑业鲁班,连娼妓也有自己的保护神管仲。而剧种繁多,所祀戏神因地区剧种不同而不同,戏曲行当多称“梨园”当然尊其创设者唐玄宗为祖师爷为戏神了。而八闽梨园界独辟蹊径,把唐玄宗敕封的梨园总管雷海青奉为戏神。其后,闽台的戏剧、曲艺、武术界均奉其为行业祖师求其保护。祈求神灵保佑总的思路是:讨好和贿赂。旧时福州戏班林立,新戏班成立,要供祀戏神田元帅,要备上厚礼,带上小神龛到元帅庙“过炉分香”; 要到元帅庙演戏娱神,头场戏戏金要奉献给祖殿。逢年过节、元帅诞辰,庙内外演戏、评话、伬唱,热门非凡。后分香各地、分炉众多,影响遍及福州十邑和台湾,信徒们都尊福州元帅庙为祖庙。
   如今戏曲、评话、伬唱在福州均已萧条,元帅庙虽经恢复,也无法与周边的餐馆歌厅抗衡。门面挂灯笼,刷金字,留不住来来往往行人的目光;灯红酒绿之下星星香火越发暗淡。可庙中还是有值得一看的珍贵文物:一是清乾隆甲子年(1744年)戏剧票友组织“兰桂社”和“兰桂联社”分别赠送给元帅庙的“乐管钧天”、“鉴殿”的匾额,印证了清初以来戏曲、音乐繁荣和票友组织的众多,而当时这里已成为福州城内戏曲及音乐会社活动的中心。二是林则徐在考中进士的清嘉庆辛未年(1811年),题赠的“恩威显赫”金字匾额,右边落款为“侯官进士林元抚敬叩”,侯官今为福州、林则徐字元抚。可见元帅庙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及其影响,且与林则徐关系十分密切。

 

寺庙春秋:元帅庙奉祀的是何元帅

寺庙春秋:元帅庙奉祀的是何元帅

寺庙春秋:元帅庙奉祀的是何元帅

寺庙春秋:元帅庙奉祀的是何元帅

寺庙春秋:元帅庙奉祀的是何元帅

寺庙春秋:元帅庙奉祀的是何元帅

寺庙春秋:元帅庙奉祀的是何元帅

寺庙春秋:元帅庙奉祀的是何元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