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诗谭·十三】锦瑟无端五十弦

(2022-05-12 14:28:49)
标签:

古诗谭

诗话

锦瑟

李商隐

分类: 无声无色
【古诗谭·十三】锦瑟无端五十弦

—无心—

  谈古诗似乎总绕不开《锦瑟》,而谈《锦瑟》总是越谈越觉得可谈之处越多。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本无题,后人依据对无题诗的惯例取前两个字作为诗题,因此才得名《锦瑟》,所以锦瑟二字并非李商隐自己命题,凡以此诗诗题作解的皆为荒谬,如清人查慎行者。

  此诗全诗飘渺,用典既多,细寻却颇无落脚之处,历代诗家皆甚为迷惑,莫衷一是。北宋刘攽《中山诗话》中说:“李商隐有《锦瑟》诗,人莫晓其意……”若不是因为此诗太过诡异,或许可以相竞“古今七律第一”(见前文《【古诗谭·十一】古今七律第一》)。今人评述则多从前人牙慧中来,无甚见解。我于二十年间也两度撰文谈及此诗,皆是着力于“锦瑟”(见《〈锦瑟〉与锦瑟》),此次为整体说。

  本诗迷惑之大者有三:一是诗意到底是什么,二是起首“锦瑟无端五十弦”究属何意,三是其中颔联、颈联用典有何意。一既为总括,需当从二、三说起。

关于首句

  关于“锦瑟无端五十弦”,我于《〈锦瑟〉与锦瑟》一文中已备述,五十弦瑟为上古传说中乐器,后世不存,李商隐时绝没有五十弦之瑟,他自然也不可能见过,而五十弦瑟之不存,皆因其声过于悲,所以此句实欲借其悲氛。起句为总领,解得一个“悲”字,才能解后面用典真意,才能解全诗所述为何。

  前人多认为“锦瑟”指令狐楚家婢女,但以此难解“无端五十弦”所指。而后有人拆解“无端”与“五十弦”,最甚者有清人说“瑟本二十五弦,一断而为五十弦矣,故曰‘无端’也,取断弦之意也。‘一弦一柱’而接‘思华年’三字,意其人年二十五而殁也。”这简直是做算术题了,实在是“伤诗”太过。

  更多诗家认为“无端”为起,引“思华年”,而至最后“此情”。我同此说。

关于中两联

  关于诗中两联,苏东坡说瑟声“适、怨、清、和”,宋人黄朝英更进一步说两联四句分别为“适、怨、清、和”。此说影响甚宽,但后有人如胡应麟者认为此说穿凿。另有解此两句的,几乎都只顾其意境,而未说为何以此典为此意境,遂致纠缠不清。

  我以为,解此两联当着力于“望帝春心托杜鹃”一句。其他三句皆易解,即便不深究,只感意境便能相通,唯“望帝”一句似乎跟另外三句不甚搭界。

  望帝为古蜀国君,名杜宇,治国有方。后来蜀国水患,杜宇不能治,拜楚人鳖灵为相治水有成,杜宇便禅位鳖灵,鳖灵为丛帝。后相传望帝虽然禅位,也有说被鳖灵驱逐,但还心念百姓,常忧国忧民以致吐血。现在以此为说的人极多,并因此而生出《锦瑟》为忧国诗之说,其实荒唐。

  关于望帝禅位,《蜀王本纪》还有所载,“鳖灵治水去后,望帝与其妻通”,因此才惭愧而禅位,这与被逐已几乎同义了。后民间相传杜宇心念情人以致吐血。现今此说似被有意隐匿,此今世美化古人、先人而擅篡历史之恶行,又借互联网偏颇放大,遂至众多讹谬渐成主流。李商隐善写情诗,以此为典的可能性要远大于忧国忧民说。且晚唐人诗多喜写情爱,如白居易便偏把杨妃擅宠写作旖旎长恨,与此同类。

  以望帝私情作解,则两联四句便浑然一处了,而且全诗之意豁然明朗了。以我之见,此两联四句应为“迷、失、哀、幻”,中有一“情”字贯穿,正如释家之“爱别离、求不得”之苦——李商隐好佛,晚年尤甚,有此感不足为奇。

关于诗意

  锦瑟、中两联既解,至“此情”“枉然”,此诗悼亡之意已明。纪昀虽同此说,但“未敢遽以为是,亦未敢遽以为非”,皆因其认为“前六句讬为隐语”而未能解,
【古诗谭·十三】锦瑟无端五十弦


  前人有认为此诗系李商隐反思年少虚度光阴的,多仅从“枉然”论。

  自清末始有人以此诗为感怀国政之作,其根据不从此诗出,而从李商隐其人生经历论,夹杂“不能明说”等等玄虚之语。此论颇令人费解,难道一个人的任意一首诗都会囊入他的所有人生吗?且他有不少写现实之诗,皆不隐晦,何必用此诗矫情呢。今时不少所谓大家颇喜此论,实是故作大言以哗众耳,此种人可谓诗贼

(2021.5.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