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诗谭·五】《将进酒》与《惜罇空》

(2022-05-03 15:25:31)
标签:

古诗谭

诗话

李白

将进酒

惜罇空

分类: 无声无色
【古诗谭·五】《将进酒》与《惜罇空》

—无心—

  再说《将进酒》。(之前曾有文《〈将进酒 〉之“将”读音考略》)

  近年来,一则关于《将进酒》的“异见”越传越广,附和者也越来越多,且使用的词句越来越惊世骇俗,诸如“《将进酒》并非原版”、“学了首假的《将进酒》”、“原版《将进酒》不符合社会和谐所以不让读”等等等等。明白人一看便知,这不过是博眼球的噱头而已,这类文字中不会有什么真正的学问。

《惜罇空》

  这些“异见”所指的所谓“原版”《将进酒》,便是敦煌残卷中的《惜罇空》。“罇”与“樽”同,所以更多被写为《惜樽空》。
【惜樽空_敦煌甲.jpg、惜樽空_敦煌乙.jpg、惜樽空_敦煌丙.jpg】

  敦煌残卷中有三份唐人手抄的《惜罇空》,分别被编号为甲、乙、丙本。三本中,甲、乙本内容一样,乙本字迹潦草且模糊不清,而丙本内容相去甚多(方家认为明显是错讹太多);仅甲本中有诗题,在李白诗的篇内,而乙、丙本中诗题、作者全无。综合来看,甲本为其中最可取为研究者。

  《全敦煌诗》卷五中收录了从甲本中整理出来的《惜罇空》。
【古诗谭·五】《将进酒》与《惜罇空》

  《惜罇空》与《将进酒》的区别还是挺明显的,除个别字词或因传颂抄录可能产生的差别以外,在内容上偏离较大的有这么几处:

  1. 第三、四句中,《惜罇空》为“床头明镜”、“朝如青云”,《将进酒》为“高堂明镜”、“朝如青丝”;
  2. 第七句,《惜罇空》为“天生吾徒有俊才”,《将进酒》为“天生我才必有用”;
  3. 《惜罇空》中“古来贤圣死尽”最为惊世骇俗,《将进酒》中为“古来圣贤寂寞”;
  4. 《惜罇空》中“岑夫子,丹丘生”之后没有《将进酒》中的“将进酒,杯莫停”;
  5. 《惜罇空》中“与君歌一曲”之后句为“请君为我倾”,《将进酒》中为“请君为我倾耳听”;
  6. 《惜罇空》中“钟鼓玉帛岂足贵”,在《将进酒》中为“钟鼓馔玉不足贵”。

  之所以在近年来《惜罇空》突然火热盛传,最主要是因为上面第45两条。鼓吹者莫不认为“皆死尽”痛快淋漓,如酒后骂街一样爽,更像李白的风格;而“请君为我倾”是让同饮之人为自己倒酒而不是向对方敬酒,也能显出李白目中无人的豪气。另外,因为《惜罇空》是唐人版本,而《将进酒》现存最早版本为宋刻本,所以鼓吹者认定《惜罇空》才是真的,而《将进酒》是宋人擅改的。

  但是,《惜罇空》为手抄本,并非官版,为个人凭喜好或接触所限而选取的版本可能性大。

《将进酒》

  《将进酒》虽然现存最早的版本只有宋刻本,但对其诗的记述相当清楚。

  《李太白文集》中,《将进酒》诗题下注有“一为《惜空樽酒》”,明确指出此诗另有别名,却也非《惜罇空》。诗中在一些句子下也有注释,与今本最大不同一句在于“岑夫子,丹丘生,进酒杯莫停”,而在注中列“进酒杯莫停”为别体。在“古来圣贤皆寂寞”一句下面也注有“一作死尽”,说明当时也承认确有如《惜罇空》的版本。
【古诗谭·五】《将进酒》与《惜罇空》【古诗谭·五】《将进酒》与《惜罇空》

  唐代殷璠的《河岳英灵集》中《将进酒》与现今版本基本相同。
【古诗谭·五】《将进酒》与《惜罇空》

  《李太白文集》、《河岳英灵集》虽仅存宋版,但都是据以前官版而定,即便有所取舍,也会首先经过考证,选取最为有据的版本。《李太白文集》更是在主流版本之外保留了当时仍在流传的其他版本。

《将进酒》与《惜罇空》最大分别

  二者最大的分别其实并不在于很能哗众的“寂寞”与“死尽”,而在于“将进酒,杯莫停”以及“请君为我倾耳听”与“请君为我倾”。

  “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很明显这是在劝酒,朋友席间最普通不过,而《将进酒》的诗题也从此而来。

  没有“将进酒,杯莫停”,“请君为我倾”就变成了“你们俩给我倒酒”,虽显得有些颐指气使,但在好友酒席间也未尝不可能。以这个意义讲,《惜罇空》为题更贴切。

  究竟哪个版本更“真”,不妨从成诗的现实场景来考虑。

成诗场景

  先介绍诗中两位关键人物——岑夫子和丹丘生。岑夫子为诗人岑勋,丹丘生为隐士元丹丘,二人皆是李白好友,李白多首诗中都曾提到二人。从李白所留的诗来看,三人曾不止一次聚饮。

  古人的诗得以留下来,或是自己写下来的,或是现场有别人来记录。这三个人小聚畅饮,席间即兴放歌作诗,应该没有当场书记之人,此诗显然为三人各自回家后所记,如此就难免有差别。尤其是李白席间一通大放厥词,很可能他自己回家就先醉了,而另外两人脑子里还萦绕着他的诗,于是写下来过后又与李白印证。

  李白狂放但不粗鄙,在他的诗里,即便是“脱剑膝前横”的江湖豪侠在喝酒喝到“眼花耳热后”也只有豪言而无秽语。他自号“青莲居士”,想见是自诩清雅,另外两人也都是雅士,席间或许真有“死尽”等词句,但李白清醒后应不会再用,若说《将进酒》是擅改过的,那李白自己改动的可能性最大。

  根据成诗的情形,当时此诗应该并没有题,诗题是根据诗的内容后加的,而记录版本的不同造成了诗题的不同。


  从整诗来看,《惜罇空》虽然读来更自然流畅,但言辞过于贴俗,造诣明显不如今本《将进酒》。宋刻本《李太白文集》中《将进酒》多处注有别体,说明当时此诗的流传版本不止一个,甚至连诗题都不止一个。

  可见,《将进酒》就是李白的原诗,《惜罇空》或可认为是未经润色的“草稿”。

(2021.2.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